








故园,你在我梦里
仲夏的夜晚,星光闪烁,柔美的月色抚摸着纱窗,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童年的时光。我倚在窗边,那久远的风飘荡着梦里的歌谣,随着思绪来到了我的心上。点点夜色,几许惆怅,越发的激起我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与遐想!化作雨滴,让我的相思随雨流淌;化作风儿,轻轻地来到儿时的地方;化作流星,极速的飞往家乡;化作……。霎时,我的泪水已噙满眼眶。

带着浓浓的乡愁,积聚着厚厚的思念。清晨,天也蓝蓝,水也蓝蓝,携一朵白云,顶着炎炎的烈日,驾车驰往久别的故园。走在夏日里,炙热的骄阳散落在地面上,像我的心一般的滚烫。路旁的杨柳,高耸的白杨,向我们招手,随微风荡漾。翠竹清幽,花草遍地,田野里散发着醉人的芳香,让人精神振奋,让人忘却忧伤。沿着弯弯的的小路,踏着似曾相识的小桥,穿过了清清的泥河,带着近乡情更怯的心情,急切盼望飞到梦中的地方。

由于,近年来的地方建设和大规模的城乡改造。我的家乡已经拆迁搬走了,记忆中的老屋成了杂树丛生,一片荒凉,再也辨认不出回家的方向。梦中的老屋,你在哪里?当年的白杨,你在何方?寻不见我儿时戏水的荷塘,再也看不见我慈祥的爹娘。眼前的景色顿时化作一片凄凉。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暗自悲伤?“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这首诗道出了我此时此刻的心境。让人思绪万千,感慨千万,久久难以释怀。这里有我儿时的欢乐,儿时的轻狂。爹娘虽远去,但爹娘的音容笑貌永远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往事,如雨随风,惟有回忆,成了我的风景。乡愁是歌,一首唱不完的思念;乡愁是酒,回味悠长醇厚;乡愁是我今生的美好情怀。愿思念永恒,乡情永远。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红尘里,惟有叹息与蹉跎!遂填词一首,抒我情怀:
[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梦幻故园
炎炎夏日沐骄阳,缕缕柔情欲断肠。路旁垂柳随风漾,田园稻谷香,蜜蜂狂、竹翠云翔。苦寻觅、野草长,故里茫茫。[过]忆往昔、青瓦红墙,老树成荫,童戏荷塘。转瞬流年,青丝霜鬓,不见爹娘。弹指间,红尘万怅,伤心处、洒泪千行。寂寞彷徨,黯然神伤,满目凄凉。



耿培荣,女,笔名淮南寒梅,中华辞赋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散曲分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南煤矿诗词学会会员、淮南市国学研究会会员,淮南硖石诗词学会副会长、淮南舜耕山散曲社社长等,多有散文、诗、词、曲、赋在国内各大刊物、媒体、网络平台发表。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坐落于舜耕山麓。它枕着松涛,偎着淮河,纵情在美丽的八公山,放歌于四季如春的淮南。望着如诗如画的舜耕山脉,松柏翠绿,云烟袅袅,群山萦绕,此起彼伏的山峦逶迤壮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进这座古城,走进舜耕山麓,让人流连忘返,使人遐想无限!安徽淮南舜耕山散曲社成立于2014年9月,在淮南文坛是首创,并于2019年12月,挂靠于淮南硖石诗词学会。不仅推动了淮南散曲创作的发展,也让散曲文化像一朵娇艳的鲜花绽放在舜耕山上。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依托淮南市田家庵区老年大学而建立,选举了耿培荣同志为散曲社社长。赵迎光校长、王胜利先生、苏林生先生皆为名誉社长。具有省级优秀教师证书的唐加成先生担任舜耕山散曲社的教学工作,兼任学术顾问。同时,聘请资深高级教师时英武先生同为学术顾问。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已经历了八个春秋。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本社先后在《中国当代散曲》、《楚风汉韵》、《炳烛诗书画》、《淮上风雅颂》、《中华散曲》等全国性的权威刊物上都有多篇作品发表,并取得颇丰的成绩。其中,全体社员参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的组稿活动,收录了本社29位社员的145篇散曲作品,并专题介绍了淮南舜耕山散曲社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021年4月,本散曲社荣获《红船百年》全国诗词创作大赛团体一等奖,其中九人获得个人一等奖。2022年5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诗颂建军九十五周年”诗词创作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12人获得个人一等奖。另外,舜耕山散曲社还辑集了《舜耕山散曲集》、《舜耕山辞赋集》、《舜耕山辞赋集2》、《舜耕山辞赋集3》等作品。这些成绩的取得,令人可喜可贺!
成立至今,舜耕山散曲社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各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在本社成立八周年之际,真诚祝愿散曲社越走越远,越办越好!敬请关注公众号,欢迎各界人士和散曲爱好者们携手共进,共同来繁荣和发扬散曲文化!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声明: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