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37)
诗║李耀文
第六章~第二十二节
黄巢起义夺长安
残敌未剿成祸患


唐朝至末年,宦官专政权。
藩镇相割据,党朋之争乱。
懿宗与信宗,后宫尽寻欢。
骄奢又淫逸,腐朽到极点。
不理朝政事,贪图享乐玩。
贵族与地主,剥削更凶残。
百姓无活路,背井离家园;
公元八七五,濮州之盐贩。
名曰王仙芝,农民有几千。❶
长垣举义旗,同把朝廷反;
时至第二年,冤句之盐贩。
大名曰黄巢,率众亦造反。❷
响应王仙芝,联合去作战。
湖北和安徽,山东与河南。
屡战胜官军,其势如火燃;
公元八七八,王仙芝转战,
湖北与江西,与官兵周旋。
兵败而战死,撒手离人寰;
义军归黄巢,一人来统管。
黄巢善骑射,史书可粗谈。
仗义喜任侠,文武才学全。❸
冲天大将军,自封此军衔。
率军再北上,沂濮被攻陷。
然后又西进,气势如狂澜;
公元八八零,黄巢入河南。
攻克洛阳城,士气增不减。
不剽财与货,军队纪律严。
沿途参义军,兵数达百万。
时至当年底,义军破潼关。
乘胜向前进,直逼唐长安。
僖宗惊又乱,慌忙逃四川;
公元八八一,义军入长安。
散发财与物,百姓得抚安。
黄巢登基于,唐宫含元殿。
建国号大齐,称帝把旨传;
未建根据地,余敌没剿完。
农民起义者,历少无经验。
残敌不消灭,结果养祸患;
公元八八三,唐军来平叛。
联合各军阀,一起来攻坚。
黄巢抗不住,只得离长安。
时至第二年,义军伤亡惨。
败退到山东,无力再复元。
退至狼虎谷,粮草已用完。
黄巢遂自杀,义军从此散。
注:❶王仙芝(?—878年),字号不详,濮州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唐朝末年起义军领袖。
早年贩卖私盐,混迹江湖。乾符元年(874年),起兵于长垣,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海内诸豪都统,吸收黄巢和庞勋部众,反唐斗争迅猛发展,采用流动作战方针。唐僖宗采用镇压和招降双重策略,册封“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王仙芝打算投降,遭到黄巢强烈反对。
乾符五年(878年),为左散骑常侍曾元裕所围,战死于黄梅县。
❷黄巢(?-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曹县西北)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喜任侠,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次年,在蕲州阻止王仙芝降唐,与仙芝分兵,独立作战。乾符四年(877年),攻陷郓州,杀死天平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置官属,众至十余万。北攻中原不利,遂南渡长江,经江西、浙西、浙东,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乾符六年(879年),围攻广州。
广明元年(880年),进入洛阳,突破潼关,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不久长安为唐军包围,物资供应困难。中和三年(883年)退出长安。东进先克蔡州(今河南汝南),进围陈州(今河南淮阳)三百天,不下,兵力疲敝,致为李克用等部所破,主力瓦解。
中和四年(884年),退至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一说为其甥林言所杀。时年六十五岁。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黄巢在起义中提出并实践了“均平”的口号,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❸任侠,打击强暴帮助弱小的侠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