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颍上县南照集赋
巍巍桐柏,百鸟徜徉。晨曦缕缕,大地茫茫,观太白山峰之郁郁葱葱,仰淮源大亭似雕栋画梁。汇聚流水于山川湖泊,湍流千里经春暖冬凉。穿越密林小道,径入悬崖之上。傲游丘陵平原,途经南照流淌。东流入海,南泄入江。三江交汇,自然通畅。

南照集镇,接颍上霍邱,连阜南固始,坐皖豫二省交界。临两岸浇灌万顷沃土,鱼米乡养肓千村家园。春秋时期,楚国平王荒游筑台。大唐盛世,宁都汴梁南粮北运。穿越清河入颍达汴,因濒清河口,故又名漕口镇。

南照古镇,北依肥沃丰产之平原,南靠常年奔流以淮源。东菜园连岗田之湾地,西菜园接国道而进山。观古镇井字形之大街,览道路两边相对门面。修木板合门又合拍,门面房屋山连屋檐。铺长条以青石大道,辗车轮而深迹论年。门面后院,种植果树鲜花。宅中家眷,享受自然恩点。井字中间有长沟一条,沟边拾级设木栏几段。时时见,夏时孩童戏水,冬日老汉钓竿。

南照古集,晨映东方之紫气,夕照淮河以波澜。人有古朴气质,地产丰富资源。天地人和兮,春满人间!独特地理之位置,成就南照以福源。集市贸易而繁荣,客商络绎应奔延。明清二代,商贾云集。沿习至今,贸易兴隆。规模之大,扼豫皖之咽喉。商业之盛,赛城市而喧哗。俗称小南京,临淮不夜港。顺河岸之建筑,有回教东西清真寺,有佛教东岳供神庙。雕梁画栋,大唐尉迟公监修。庙存古迹,兰亭石刻。大小铁钟,石龟临风。明代北街树双塔,太祖感恩建寺院。当年旱蝗,幼年太祖父母相继去世,孤身无靠乃入皇觉寺院。游历北照寺安息,驻于南照寺修行。漕口镇因寺更名曰“南照镇”。

南照物产,丰富优良。阡陌流金,遍地宝藏。古今富饶地,堪称鱼米乡。春临麦绿于花黄,桃李杏花飘香。夏季瓜果之上市,蔬菜百味回肠。秋天五谷以丰登,百粮进库入仓。冬日必然以收藏,牛羊家禽喂养。南照人财两旺,文化底蕴优良。回汉二教并居,南北戏台竞唱。花鼓灯老少齐上,梆子戏全家对花腔。每逢节日,旱船丑角闹笑,㨄搁之孩童长竹上。绣球飞舞,龙舞狮跃。南照花鼓,别开生面,淮腔淮调,古韵悠扬。南照人诙谐戏谑多幽默,邻里间嘻笑怒骂皆文章。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水稻两季收获,小麦穗穗饱满。高梁红光满面,红芋吃胖儿男。小米粒多,把腰累弯。玉米憨笑,农户高产。红柿满树,灵枣密甜,酥瓜香脆,西瓜滾圆。长街叫卖,菱角瓜子和青莲。北大街,粮油棉麻,蔬菜干鲜。北街以北,小林一片,交易牛羊猪狗,配品种情缘。西大街,木料堆积如山,毛竹大小分类,木器古朴美观。东大街,药店医院,十里八乡有大病小难,求医除疾能解除痛源。剧场戏台,演才子佳人,唱方言声腔。售日用百货,兼文具纸砚。順河街,茶馆饭店,远程客人,住十里香饭店。

逢集庙会,人声喧哗。带着土产家禽,推着五谷杂粮。买回家常备日用,敬老人糕点香茶。周边村八方潮水齐聚集,远方客船运车载常来往,南照集四街八巷都爆满,做生意讲话交易大声喊。感恩自然,给南照以福报,同样给于磨难;旧有干旱水涝。洪则田毁渠垮,旱则流断禾焦。李闯王两洗南照,抢走财产食粮。日本鬼二次三光,姑娘们躲藏僻乡。集镇里外,一片恐慌。国民党不加抵抗,南照人受尽祸殃。千年悠悠之南照兮,千年沧桑!

今非昔比,改革开放,建筑水库,淮河变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国道省道车流繁忙。科技文化全面进步,农民健身先进之乡。黄砂市场,享誉皖西北及豫东等地。大米、水产、蔬菜和畜牧四大产业势头兴旺。淮河大桥,文化广场,水塔高耸,街道宽敞。新街楼房林立,商厦百货八方。南北各路特产,农家坐地品尝。国强必民富,民富国永康。南照学子,全国留芳。人才辈岀,家富国强。看大桥横跨淮河,架高铁空中飞翔。人杰地灵兮,百福千祥。




白翠萍,女,网名诗画白翠萍。淮南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江淮女子诗词学会副会长,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副社长,安徽省高级书画师,悠然亭画社社长。近年主要著作有诗词集《悠然五月风》,小说《诗画人生》以及画册《国画牡丹》等。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坐落于舜耕山麓。它枕着松涛,偎着淮河,纵情在美丽的八公山,放歌于四季如春的淮南。望着如诗如画的舜耕山脉,松柏翠绿,云烟袅袅,群山萦绕,此起彼伏的山峦逶迤壮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进这座古城,走进舜耕山麓,让人流连忘返,使人遐想无限!安徽淮南舜耕山散曲社成立于2014年9月,在淮南文坛是首创,并于2019年12月,挂靠于淮南硖石诗词学会。不仅推动了淮南散曲创作的发展,也让散曲文化像一朵娇艳的鲜花绽放在舜耕山上。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依托淮南市田家庵区老年大学而建立,选举了耿培荣同志为散曲社社长。赵迎光校长、王胜利先生、苏林生先生皆为名誉社长。具有省级优秀教师证书的唐加成先生担任舜耕山散曲社的教学工作,兼任学术顾问。同时,聘请资深高级教师时英武先生同为学术顾问。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已经历了八个春秋。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本社先后在《中国当代散曲》、《楚风汉韵》、《炳烛诗书画》、《淮上风雅颂》、《中华散曲》等全国性的权威刊物上都有多篇作品发表,并取得颇丰的成绩。其中,全体社员参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的组稿活动,收录了本社29位社员的145篇散曲作品,并专题介绍了淮南舜耕山散曲社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021年4月,本散曲社荣获《红船百年》全国诗词创作大赛团体一等奖,其中九人获得个人一等奖。2022年5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诗颂建军九十五周年”诗词创作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12人获得个人一等奖。另外,舜耕山散曲社还辑集了《舜耕山散曲集》、《舜耕山辞赋集》、《舜耕山辞赋集2》、《舜耕山辞赋集3》等作品。这些成绩的取得,令人可喜可贺!
成立至今,舜耕山散曲社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各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在本社成立八周年之际,真诚祝愿散曲社越走越高,越办越好!敬请关注公众号,欢迎各界人士和散曲爱好者们携手共进,共同来繁荣和发扬散曲文化!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声明: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