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诗稿
李城外
贺罗勇兄出席中国工行
党代会载誉归来
退休依旧似当班,
添彩工行不简单。
党史宣传呈亮点,
疫情防控树标杆。
文娱参赛频得奖,
才艺交流蔚大观。
老有所为今载誉,
清茶代酒共言欢。
注:罗为湖北工行系统唯一离退休党代表,系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顾问。
冷眼观俄 乌战争(十一)
亡羊牢补犹嫌晚,
傀儡焉能死守城。
老美何时无诡计,
欧盟几个有真情。
南联故国前车鉴,
基辅来年蔔伏行。
挨打谁家长记性,
丧钟可料为乌鸣。
注:南联指南斯拉夫分裂为黑山和塞尔维亚。
冷眼观俄 乌战争(十二)
莫道坐山观虎斗,
俄 乌好似虎和羊。
抖音计划遭流产,
快闪牛皮渐泡汤。
喜剧演员不示弱,
普京大帝更疯狂。
未来三战谁能躲,
早筑吾家防火墙。
注:抖音乃吓唬,快闪为速决也。三战指世界大战。
读黄子飞先生诗词
人云高手在民间,
初读黄诗乃信然。
山谷吟哦追隐士,
林中唱和胜鸣蝉。
随心妙句融溪水,
顺口佳音入柳烟。
犹恨无缘亲造访,
空余雅兴展遗篇。
注:黄子飞(1934-2010),通羊镇民间诗人,有《山樵琐记》等。
参观通山朱廷立纪念馆
家乡自古多才俊,
令我心仪朱侍郎。
非是乌纱红又紫,
盖因明代正而刚。
为官有幸称慈母,
著述何辞入典章。
不恋朝廷亲故里,
诗书伴老久弥香。
注:朱为明工、礼、兵部侍郎,任地方官时有"慈母"之誉,其《盐政志》收入《四库全书》。
赠通山县地方文化
研究会会长任保民
七品退休不退色,
地方文化任君挖。
初心永在乡亲敬,
老骥扬鞭众口夸。
喜见年年南鄂景,
乐观岁岁凤池花。
昔时同事今同道,
分享甜甘醉晚霞。
评安倍晋三之死
多行不义蒙他毙,
爆炸新闻震宇寰。
参拜靖国遭痛恨,
跳梁小丑惹麻烦。
军国一向狼心野,
倭寇从来口水馋,
此去灵台君保重,
仇华切莫引人传。
注:安倍今天遇刺客不治而亡,终年68岁。
赞王耀平为罗山干校
立碑善举
心系豫南五十年,
几回重返梦魂牵。
罗山条约书成史,
面的蜗行路向前。
干校时光情未淡,
外经子弟念无边。
但观两座石碑立,
远胜书斋作美篇。
注:颔联指王著小说及房车。
再次受聘贵港作协
名誉主席感赋
一纸聘书何惬意,
文缘又续向阳轩。
路遥千里双城赋,
荷桂相招香满园。
注:贵咸分别有“荷城”“桂乡”之誉。
子夜观超级月亮
明月空中舞,今宵最美图。
谪仙遗憾有,苏轼会缘无。
对影吟佳句,当歌醉一壶。
人生应率意,愿景尽圆乎?
注:李白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句。
参观乐节山孝子坊大夫第
驱车何处去,城外郑家坪。
旌表牌坊立,皇恩敕匾迎。
仁慈轻富贵,孝顺兑殊荣。
今睹清时景,忧思竟莫名。
注:此地为湖北省文保单位。
朱廷立纪事诗(三十六首)
题记:今年9月15日,是咸宁历史文化名人、明代杰出士大夫朱廷立诞辰530周年。特根据其生平行状,作七绝一组纪念之。
一
咸宁人物知多少,
单表明朝朱侍郎。
五百年前谁料想,
山鸡好似凤翱翔。1
二
先祖志先何显耀,
山东主政美名扬。
重文兴教遗泽后,
情满通阳有续光。2
三
父亲伯骥宦游广,
看淡官场返故乡。
身教言传为子范,
溪南声望响叮当。3
四
何幸两厓承厚望,
会仙洞伴读书郎。
凤池山上传佳讯,
鱼跃龙门强中强。4
五
肩扛重任宏图展,
初涉官场诸暨忙。
知县四年躬尽瘁,
甘为孺子好时光。
六
受命临危惩水患,
从严治狱不慌张。
滔滔白塔归宁静,
地下西施也赞扬。
七
观稼亭说忧与乐,
三农牵挂诉衷肠。
巡行全县亲民举,
倡义求仁眼亮堂。
八
三拜阳明心学悟,
谆谆教导胜鸡汤。
知行合一随身践,
慈母声盈送别场。5
九
春风得意仕途顺,
御史巡盐赴两淮。
串户走村知底细,
有量有节大胸怀。
十
一十五条廷立禁,
市场整顿不偏差。
又颁九诫成规范,
款款功勤甚可嘉。
十一
干一事便专一事,
著书存史始心安。
修成盐政煌煌志,
董理爬梳岂畏难?
十二
欣欣迁任近天子,
额外蒙恩畅意行。
畿辅赈灾金币赏,
永平平盗请长缨。
十三
正直之臣明大体,
事君岂可惜吾身。
弹劾上宠功成过,
虽陷淤泥却较真。
十四
履新徐步赴巴蜀,
尊杜维修旧草堂。
印刻三苏亲作序,
眉山文脉大弘扬。
十五
奏停采木怜民苦,
巡按他乡贵担当。
白帝城楼宣义正,
三贤祠记自流芳。6
十六
士礼谙文兼善武,
扫平番乱建奇功。
谁知委屈从天降,
冠带趋闲抱憾中。
十七
人说官场如蜀道,
既难且险古今同。
东归长路宜三省,
遭贬方知枉效忠。
十八
返乡闲赋疗伤痛,
书院传灯论纵横。
学子莘莘时幸会,
炯然亭记见真情。
十九
落魄谁知转好运,
迟来奖赏有玄机。
从严岁考重明道,
督学北畿众望归。
二十
晋升太仆乐仙国,
暂作闲官志未移。
马政书成凭己力,
史迁学范续传奇。7
二十一
醉翁彰显琅琊美,
千古斯文负盛名。
揽秀亭存朱氏记,
南滁会景后人评。8
二十二
辞官养病酬乡恋,
忠孝从来难两全。
南鄂新居傍懒谷,
草堂独醉胜参禅。9
二十三
兴教情缘终不悔,
学宫耸立敢人先。
大公无我谁能比,
沥血呕心整六年。
二十四
东山再起皇恩重,
御史荣膺大任沉。
四为精神深入骨,
铜肝铁胆令人钦。10
二十五
都察院中淌浑水,
清廉耿介见忠心。
有谋有胆遭人忌,
但羡乡间酒独斟。
二十六
小人君子相争斗,
风口浪尖大理卿。
自古吾皇无失误,
代之受过谏臣轻。
二十七
工礼侍郎经两部,
匆匆过客叹官场。
留诗京邸酬知己,
不效刘伶卞和伤。11
二十八
廿年仕宦何堪忆,
独有真情慰贬官。
张治徐阶同殿赵,
诗书辞别寸心安。12
二十九
迢迢千里归桑梓,
心路分明越险滩。
纱帽何愁还圣上,
良知不灭永承欢。
三十
归真反璞且为乐,
沉湎诗书胜酒轩。
山水宜人看不厌,
港湾日日忘忧烦。
三十一
儒学学宫情所系,
遗留圣庙惠乡亲。
更添宝敕城楼靓,
弥漫文风处处春。13
三十二
厓翁花甲寻常事,
谁料门生寿礼新。
序感师恩堪告慰,
英才十七最弥珍。14
三十三
文人名誉如生命,
清白弦歌降凤池。
悼友小诗嬉笑骂,
只因涤垢荡尘时。15
三十四
九宫隐水无穷趣,
乡野巡游醉在兹。
李渡修桥三接力,
热心公益不藏私。16
三十五
成书两厓堪艳羡,
守望心田道不孤,
独行特立朱夫子,
四库垂青比得无?17
三十六
儒林风采高标树,
吾辈思齐赞有诗。
傲骨文章铭后世,
今朝吟诵未嫌迟。
注:1.朱廷立(1492-1566),字子礼,号两厓,通山人。历任诸暨知县、河南道监察御史、两淮巡盐御史、北直隶巡按御史、四川巡按御史、浙江道监察御史、北直隶督学御史、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大理寺卿、工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等。著有《两厓集》,编纂《盐政志》《马政志》《家礼节要》等。
2.公曾任山东布政司,后在通山建有“续光阁”。
3.公曾任广州府推官,返乡居“溪南一家”。
4.赐同进士出身。
5.诸暨百姓对朱有“慈母”之誉。
6.改“三功祠”为“正义祠”,并作《三贤祠记》。
7.仙国乃瑯琊山美称。
8.指撰《揽秀亭记》,编《南滁会景记》。
9.指懒谷书院和两厓草堂。
10.四为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1.因莫须有“干进”罪名免官,作《京邸留别相知》,有“岂效失路悲,且罢抱璞泣”之句。
12.张徐乃朝中重臣,赵指原兵部尚书赵洪洋。
13.建“宝敕楼”。
14.指朝中十三弟子拜寿,翰林院侍读胡正蒙主笔《宗伯尊师厓翁朱先生六十寿序》。
15.指《悼友》诗。
16.朱氏祖孙三代修新桥。
17.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盐政志》及《两厓集》。
参观张裕钊
书法文化博物馆
闻道濂亭响鄂州,
诗文翰墨竞风流。
曾门四子张居首,
吴楚高风字更牛。
厌恶官场甘宁静,
振兴书院醉春秋。
欣欣造访学名士,
宦海涛惊不羡游。
注:张字濂亭,为“曾门四弟子”之一。
参加全省社科类
社团党支书培训班
炎炎夏日风清爽,
集训逢时胜品茶。
充电健身添干劲,
抱团取暖谢东家。
聆听讲座知盲点,
行走峒山晓距差。
践悟学思收获满,
明朝余兴忆莲花。
注:东家指省社科联。峒山指现场教学点,莲花指培训地莲花山。
悼念著名文学编辑家
崔道怡先生
道义文章怡自得,
远行善举更称奇。
编刊未倦诚缘爱,
作嫁专情满是诗。
偶有名篇存信史,
偏无红运当擎旗。
向阳湖学功成日,
告慰崔公岂用疑。
注:崔公于7月17日逝世,享年88岁,遗嘱捐献遗体用于医学。颈联指创作干校题材小说《一个鸡蛋的"讲用"》和当了八任《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首句见其书斋嵌名句:“道义文章,怡然自得。”尾句指当年接受我采访时称 “将来应建一门‘向阳湖学’。”
贺通山县新华书店
全民阅读基地揭牌
情牵书海未曾移,
幸我今生总相知。
百店何如迷此店,
千奇怎比探书奇。
且祈读者频光顾,
唯愿书香更漫弥。
文化通山新气象,
贤才辈出定能期。
通羊镇沙堤村查《朱氏宗谱》
为问侍郎朱氏脉,
寻查宗谱到通羊。
煌煌业绩逞骄傲,
灿灿诗文定气场。
铁胆铜肝崖刻字,
两厓盐政史书香。
先贤一代存风骨,
吾辈传承看续光。
注:作者外婆朱瑞云系廷立公后裔也(见《通阳朱氏宗谱》"续光阁"卷八)。
作者简介:
李城外,湖北通山人。我国五七干校研究第一人,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武汉大学、湖北开放大学兼职教授。曾在咸宁市直党政机关多家单位任主职。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党支部书记,省作协委员、咸宁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著有《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人民文学出版社),《向阳轩诗稿》(中华书局),编著《向阳湖文化丛书》(武汉出版社)等,其中《话说向阳湖一一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获冰心散文奖,有日译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