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窑 山 赋
古镇上窑,高塘湖畔;南临窑河,北依洞山;民风淳朴,生态天然。己亥霜降,远郊踏游,写生与休闲;交通方便,沿途扩宽,畅通而平坦。车来人往,白云蓝天;幽径纵横,花香弥漫;中央平台,伟人挽联,熠熠生辉灿烂;亭台楼阁,树木掩映,缕缕金风日暖。

鸟声唱和,语调婉转;风荷摇曳,水波潋滟;漫游园中,步履轻缓。松柏苍苍,秀竹繁茂,遍布于陵园;枫叶璀璨,丹桂馥郁,层林皆尽染;黄花簇簇,林间怡人,清香而拂面。漫步馆内,师生驻足浏览;倾听讲解,挥笔书写感叹;仰视遗容,英姿风华盛年;默读遗书,赤子忠孝彰显。轻移石阶,英迹映入眼帘;穿越时空,囚歌萦绕耳畔。

多少晨昏,浴血抗日,山河长叹;多少人马,弹尽粮绝,国人扼腕。恸哭兮,多少日夜,儿女叩头跪别家山;轸叹兮,多少家庭,新妇挥手泪别乡间。多少将士,流血牺牲于沙场;多少儿女,哭昏白发之亲娘。多少村落,暮鸦凄呜树上;多少新坟,亲人痛断肝肠。

银杏参云,丰碑摩天,“东征长廊”,“北上大道”;碑刻战史,牢记过去,抗战之先贤;警世名言,告诫后人,昔日之苦难。敬献花环,缅怀于碑下,几多哀伤;含泪祭奠,把酒于碑前,几多惆怅;登临山顶,翘首而遥望,几多遐想。窑山陵园,爱国教育基地;人文景致,观光旅游天堂。牢记初心,勿忘使命,饮水而思源;不负年华,珍惜和平,任重而道远。

一页史诗,震惊中外千年;满目芳名,珍藏华夏大典。苍松翠柏,品格恰似幽兰;红枫金菊,英烈笑卧花间。让心灵与山水共美,用行动为淮南添砖。壬午年缮治,申与报,民意调查点赞;捐与建,市民共同心愿。树与碑,参差错落连綿;山与水,历史文化渊源。壮哉,千亩青山秀水林园窑山!



盛 莲,网名东方雪莲,大学学历,教坛耕耘。淮南舜耕山散曲社秘书长、淮南作协会员、安徽散曲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安徽女会常务理事等。作品发表《诗刊》、《中华散曲》、《中国文艺家》、《中国当代散曲》、《诗词月刊》……散文、诗词、曲赋略有涉猎。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坐落于舜耕山麓。它枕着松涛,偎着淮河,纵情在美丽的八公山,放歌于四季如春的淮南。望着如诗如画的舜耕山脉,松柏翠绿,云烟袅袅,群山萦绕,此起彼伏的山峦逶迤壮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进这座古城,走进舜耕山麓,让人流连忘返,使人遐想无限!安徽淮南舜耕山散曲社成立于2014年9月,在淮南文坛是首创,并于2019年12月,挂靠于淮南硖石诗词学会。不仅推动了淮南散曲创作的发展,也让散曲文化像一朵娇艳的鲜花绽放在舜耕山上。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依托淮南市田家庵区老年大学而建立,选举了耿培荣同志为散曲社社长。赵迎光校长、王胜利先生、苏林生先生皆为名誉社长。具有省级优秀教师证书的唐加成先生担任舜耕山散曲社的教学工作,兼任学术顾问。同时,聘请资深高级教师时英武先生同为学术顾问。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已经历了八个春秋。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本社先后在《中国当代散曲》、《楚风汉韵》、《炳烛诗书画》、《淮上风雅颂》、《中华散曲》等全国性的权威刊物上都有多篇作品发表,并取得颇丰的成绩。其中,全体社员参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的组稿活动,收录了本社29位社员的145篇散曲作品,并专题介绍了淮南舜耕山散曲社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021年4月,本散曲社荣获《红船百年》全国诗词创作大赛团体一等奖,其中九人获得个人一等奖。2022年5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诗颂建军九十五周年”诗词创作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12人获得个人一等奖。另外,舜耕山散曲社还辑集了《舜耕山散曲集》、《舜耕山辞赋集》、《舜耕山辞赋集2》、《舜耕山辞赋集3》等作品。这些成绩的取得,令人可喜可贺!
成立至今,舜耕山散曲社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各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在本社成立八周年之际,真诚祝愿散曲社越走越远,越办越好!敬请关注公众号,欢迎各界人士和散曲爱好者们携手共进,共同来繁荣和发扬散曲文化!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声明: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