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一直是我的梦想!可是至今,当兵梦永远没有圆!

十七岁那年家乡征兵工作开始,我从学校请假跑到大队部去报名,当时代民兵连长的贾副主任问我:“你报名当兵,啥准备?"我很高兴地说:“为部队争光,给国家尽忠。"贾副主任笑了,笑的怪怪的,说;“都想当兵去,都去尽忠死了咋弄?"我急忙说:“我弟兄几个,不怕!”他在笔记本上画上我姓名,说:“后天来目测。"
第三天目测,我们大队报名是十三人,贾副主任逐个叫名字逐个过目,也没见公社来人,更没见接兵的军人。我是最后一个被目测的,他没叫我名字,很认真地说;“全大队只有七个人,都已目测定了,你是陪杀场的,不用目测了!"当头一棒,我顿感如跌深谷,这第一关就没戏了!那时大队这个民兵连长厉害,谁想当兵去,他是第一道把门的。我心里不服气,却也毫无办法,就这么怀抱当兵梦想被折回去了!后来才听别人说他问你当兵啥准备,其实是暗示要礼品,别人给了他烟酒,我家里那时穷困,啥也没有送,活该被刷下来!

因为向往当兵,看了电影《英雄儿女》、《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满脑子都是军人打仗的激情场面,也幻想自己当上兵端着枪在战场冲杀,多得意!又想着一旦当兵就象潘冬子一样风光的走在队伍前面,多风光!也从此,几乎夜夜都梦见自己当兵领着很多人冲锋打仗和凯旋归来。一颗红星两面红旗映着草绿色军装,威武荣耀……
盼到十八岁这年征兵,又去大队报名。这次心里有经验,把家里积攒用来换盐和煤油的十个鸡蛋偷出来送给贾副主任。有了去年的听闻启示,也得送他点东西。鸡蛋那时金贵,办大事它可以开道。我这次目测通过了,参加下一轮目测和体检。这轮目测是公社武装干事过关,然后去医院有专门的医生体检。到医院后量身高,测天重,问病史。医生问我;“有其他传染病吗?”我说没有,就是有时头疼流鼻血。医生在体检表上划了个圈。我从这一科检查出来,到下一科递进体检表,医生说:“你被上一科检查打下来了,再没有机会了。”我心里一急,忙追问:“我身体好着呢!"根本没人理睬。我只好退出去,寻找领我们的贾副主任帮忙说情疏通一下,他一听骂上了:“就你那傻怂样,还想当兵!你嘴干的没话说了,自己胡说。活该!”就这样,我的当兵梦又破灭了!

不就实话实说吗?这医生咋就这么缺德?后来才听说各个关口都有规则,有关系和送礼的都通过了,剩下像我这样的傻皮人家是有意套你入套,之后就是理由取消你的名额。那个时候(八十年代初)当兵是条出路,多少人都费尽心机在运作,我只相信征兵宣传政治口号,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涉世很浅,还没想到歪门邪道上去呢!也许命运活该吧!
自此之后,心存当兵梦想,却再没有去报名应征。因为年年我目睹了征兵季很多人的良苦心机,请大队干部先吃饭送礼品,又请公社管武装的干事进饭馆送东西,这种潜规则令我心里憎恶!也从此之后,只有满脑子的当兵幻想,从书里电影上去看军人生活,以慰自心,但至今心不甘,愿难遂,成了一生遗憾……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哪时不磨到底年年去应征?那个年代农村娃娃能当兵去,就是命运改变,文化功底好的,可以在部队发挥提拔留在部队;军营服役表现一般的,因为人们羡慕军人,在家庭困难状况下还可以招眼姑娘喜岌处个对象成个家,因当兵少出几百元彩礼。当兵在当时,应征一二年可以,如果部队招不去,再三再四应征体检、政审是不行的,大队这一级的民兵连长这一关卡的死死的,不礼尚就别梦想!他们一句话:年龄超限了。记的那时有人说过:为当兵给大队民兵连长送礼请吃,告发他们。谁要听了这话做了蠢事,永远就别想当兵去!送礼这事儿在那个年代无非就是鸡蛋、食用油或者几块钱一件衣服,也都是有规则的暗中运作,闻其所有,难证事实,冒这个风险值吗?只有愤骂几句,承认时运不好,命运不济!想想这些,烦心!就让难圆的当兵梦仍然轰轰烈烈伴着此生,还是一种精神慰藉!

现在应征入伍多好,高学历高优待,年龄文化应征条件很透明,却有很多青年人不积极,为他们婉惜!军营,美好多彩。部队,多么政治强化,生活活泼,团结凝聚。这里,也永远是年轻人梦想青春风扬的平台,更是尽忠报国的激情光荣战场!

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编辑,《定远文学》编委、特约作家,《祁连文学》特约作家,现因病蜗居在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