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泉河畔联墨香
胡盛忠
清澈的温泉河,流水潺潺,两岸草木青葱,繁花似锦,亭阁玲珑秀丽,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和市民游览观光。但人们在观赏美景之后总觉得有些失落,有些遗憾,那就是亭子里、牌楼上都空荡荡的,缺少让人流连回味的文化风韵。根据这一情况,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于2014年初,一面主动积极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汇报,一面广泛向社会征集楹联作品稿件。学会在征集的的385副楹联作品中,请专家反复筛选,最终精选出17副高品位的作品,报请市政府审批后,请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泼墨挥毫,再经过精雕细琢,于2015年元月,制作成镌刻流畅的永久性楹联牌匾悬挂于亭阁、牌楼的柱子上,使沿河两岸的亭阁锦上添花。
连接淦河大道和长安大道的双鹤桥,桥下清波欢唱,桥上白鹤腾飞,北桥头东侧有一亭名"鹤鸣亭”,亭名典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九皋,声闻于野。”同时也考虑到"双鹤桥”中"鹤”的语素。亭中的楹联是:
芳亭小憩观鱼跃;
胜地闲游听鹤鸣。
由章良撰联,周立福书。
在双鹤路与银桂路平交处,这里河面宽阔,波光粼粼,绿柳成阴,站在这里感到清风扑面,凉意爽人。河边有座亭子取名"挹淦亭”。意为躬身可把淦河中的水用手掬起来。亭中的楹联是:
淦上春风同我醉;
亭前柳色共君栽。
孔斌成撰联,黄宏贵书。
在草木葱葱,四季花香,蜂飞蝶舞的人民广场桂园,有一座幽静的"闻莺亭”,亭名典出宋代诗人王镃所作《柳浪闻莺》诗;"柳浪闻莺”也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五。亭中楹联是:
雪艳梅花堪弄笛;
春深柳浪好闻莺。
李昌炎撰联,李国光书。
在丹桂桥西桥头南侧竹林摇曳,青翠欲滴,林中的"滴翠亭”,亭名典出《红楼梦》,同时也凸现了咸宁"楠竹之乡”的特色。亭中的楹联是:
滴到深幽皆贝叶;
翠成淡泊即禅林。
姚繁撰联,卢方祥书。
在市财政局大楼东侧滨河西街与咸宁大道平交处的路旁,花木茂盛,有一座两亭连为一体,结构精巧的"忧乐亭”,亭名典出宋代范仲淹巜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亭中有两副楹联,亭南门一联:
乐山乐水真君子;
忧国忧民大丈夫。
沈俊杰撰联,逸峰书。
亭北门联:
尽享尧夫乐;
毋忘范相忧。
李华甫撰联,李重阳书。
再往上行到金桂桥(老二桥)西岸下游约100处,桥头古桂挺拔,花木葱笼,这里有一座"折桂亭”,亭名典出《晋书•诜传》:"累近雍州剌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丶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借喻高中状元,同时也凸现了咸宁"桂花之乡”的特色。亭中共有两副楹联,南面一联是:
凌云志远天梯近;
折桂心坚跬步高。
刘国际撰联,彭河北书。
北面一联是:
一亭秋月朗;
满阁桂花香。
徐东岳撰联,童子珊书。
站在古温泉遗址公园的小山上亭子中,可以鸟瞰月亮湾风光,这座亭子名"沸波亭”,亭名典出宋代范成大《吴船录》卷下:"峭壁千仞,下临沸波”,同时也蕴含了月亮湾古八景之"温泉沸波”之意。亭中有一联:
泉沸淦河水;
波摇月亮湾。
陈汝定撰联,沈桂林书。
在温泉河紧靠一九五医院的一侧龙潭岸边,这里潭水碧绿,古木参天,树丛的"濯吾亭”,亭名典出司马迁《史记》中《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亭中的楹联是:
濯垢还初性;
清吾去俗心。
张传鉴撰联,周兰兵书。
香吾山南端山下,月亮湾河段北岸花团锦簇,蝶舞蜂飞,馨香袭人,位于花丛中的"沁香亭“,凸现了咸宁温泉"香城"的意韵。亭中有一联是:
亭含翠壑千秋秀;
桂吐银蟾一脉香。
沈雄飞撰联,刘秋龙书。
经过沁香亭往上游前行约200米,就是温泉桥(一号桥)北桥头,桥头东侧有一座有穿廊的"思贤亭”,亭子东侧即是"孟养浩东路"。孟养浩,字义甫,明代政治家,今咸安区贺胜桥上屋畈孟家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万历十六年(1588)升任兵科给事中。万历十九年(1591)秋,改任户科给事中。万历二十年(1592),孟养浩为李献可被治罪一事,上疏直谏皇上而被皇上"令锦衣卫杖之百,削籍为民,永不叙用。”后光宗立,启用为太常寺少卿。半年后升任南京户部右待郎,总督储粮。因忧劳过度,卒于任上。亭名寄托了对乡土先贤的思念之情。亭中有两副楹联,一副是:
养就乾坤浩气;
思齐今古贤人。
艾国林撰联,王令书。另一副是:
满目河山皆入画;
一亭风雨尽思贤。
李玉书撰联,葛蒲南书。
温泉桥(一号桥)北桥头的大牌楼,门楼上是我国现代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华中第一泉”遒劲有力的匾额,牌楼的柱子上悬挂有四副高大恢宏的楹联,北面中联是:
岩温增暖,桂馥添香,问天下名泉,谁能与比;
水似汤然,山如画也,看天下仙景,此应无双。
白雉山撰联,黄文泉书。
北面旁联是:
桂苑沁芬芳,惹月殿仙娥,情牵故里花间韵;
泉都铺锦绣,邀云程逸客,梦枕瑶池水上春。
姜天河撰联,覃修毅书。
南面中联是:
华清在北,从化在南,斯泉雄冠中原,风月无边凭饱览;
赤壁于前,汀泗于后,胜迹长存史册,人文有继祝咸宁。
葛国治撰联,黄金文书。
南面旁联是:
妙境名天外,但凭几处瑶池,便令远者来、近者悦;
闲情寄此间,纵有千般俗事,亦能忘乎我、胜乎仙。
陈佐松撰联,熊毅书。
这些亭阁楹联副副语言流畅精练,书法飞扬遒劲,镌刻精美工巧,是我市旅游文化的又一力作;是传统文化与咸宁秀丽山水自然融合的巧构;是彰显咸宁人文底蕴的佳品。这项旅游文化工程的圆满竣工,为咸宁旅游注入了活力,为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乐趣,为咸宁创建楹联文化城市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创建咸宁楹联文化城市的春天即将到来,联花的墨香将伴着桂花的天香香溢九州。
2022年7月
作者简介:
胡盛忠,男,自号石硼,1945年生于咸宁县马桥潜山村下屋胡,1956年随父母迁居温泉白茶村石硼巷。初中文化, 中共党员,助理政工师职称。曾任温泉镇企业办统计、副主任,企业单位支部书记,咸宁市(县级)民协理事、温泉民俗学会秘书长、咸宁市诗联学会第四届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现为咸安区、咸宁市、湖北省诗词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咸宁市“乡土作家(诗人)”。2014年被咸安区委组织部、区老干局授予“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5年获得第二届“鹰台杯”诗词大赛优秀奖,2020年获得“抗疫金色大脑杯”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奖,同年被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评为“2016-2020年度湖北省诗词先进工作者”。著有诗集《鄂南英烈颂》,编有《中共党史知识问答》《温泉风土故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