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 风(散文) 作者 : 曹春梅

时至盛夏,烈日如火,大地像蒸笼一样,让人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唐王湖的荷花来,在这生命繁盛的季节里,那一池荷花总该另有一番清凉吧。

沿着湖边小路一直朝东走,杨柳翠绿,肥大的荷叶绿汪汪的一片,托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如绿纱托起红缎,满眼的荷叶翩翩,荷花婀娜,荷茎挺拔,偶有野鸭蜻蜓彩蝶追逐嬉戏。清风徐徐,顿觉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整个人神清气爽了许多。

清早的池塘在薄薄的晨雾中,粉红的、洁白的、鹅黄的荷花如刚刚出浴的少女,不妖不冶,静静矗立水中,薄雾轻纱,如梦似幻,恍惚间,仿佛置身仙境,忽又想起:《诗经》中有:“彼泽之陂,有浦与荷。”再又有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之句,又兼眼前所见李商隐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之句,都一时涌上心头,凑聚在一起,不觉心驰神往,嗅着扑面而来的花香,随风潜入体内,整个身心浸润在这片莲花中,沉醉不知归路,无需争渡争渡,惟愿对此酣然入梦。

纵观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荷花是一种永不凋零的诗歌意象,它不仅代表着自然之美,也象征着古代文人的美好品格、高尚情操,寄托着历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希冀和向往。

一声蛙鸣,把我从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拉回到现实。再凝视眼前的荷花,荷叶紧紧相连相拥在水面上,荷花的根深深的扎在水下泥土里。红荷沾露,晶莹无暇,无论是盛开的花,初开的瓣,还是含苞待放的蕾,静如处子,圣洁的一尘不染。让人不忍高声语,怕惊扰了她,粗俗的言语怕玷污了她。
我轻轻的弯腰细嗅荷花的清香,细品它的脱俗飘逸,冰清玉洁,坚贞不拔。当生命的花最炽热盛开时,它微微含笑,当片片花瓣飘落水中时,它毫不忧伤,荷叶的绿仿佛把生命的勃勃生机渲染到了极致。花的美丽,叶的青翠,茎的挺秀,无论是夏荷的热烈还是秋荷的寂寥,无论是春天的萌发还是冬天的沧桑,即便枯萎也是美丽的凋谢,留得残荷听雨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圣洁是它生命美丽的内在气质。
站在湖边山色中,青山依旧,河水东流,正值荷花盛开的最好时节,无论是飘在遥远诗词中荷的芬芳,还是眼前淡淡的清香,终是把美丽定格在历史的长河和人们的心间。生生不息的滋养着人们的心田,洗去凡俗之心的污垢。在浮躁喧嚣,纷纷扰扰的尘世间,患得患失,作茧自缚总是“太人间”了,对不住眼前这一片圣洁的荷花。此时的心被柔软被融化被洗涤。正应了那句: “一日洗去世间尘,一日揽尽千荷韵。”
仰望荷花,悄悄问,知否自己的美凝固在唐诗宋词的字字珠玑中,芬芳在水墨丹青中,摇曳在每一个人心驰神往的梦境里?荷花无语,荷花是有禅意有佛性的花。
一片光雾迷离之中,百般凝思冥想,忽然一念回转,豁然开朗。
人的一生要能活出荷的姿态该有多好,愿我们每个人心里种一朵莲花,洗涤尘垢,净化心灵,给人永葆对美的向往和希冀,使人体悟风烟俱净的坦然和超凡脱俗的飘逸。“因荷而夏凉,于莲乎心静”。
愿此生如莲,静心素雅,不污不垢,但看浮华。像那首悠扬的歌曲:“来生愿做一朵莲,静静盛开在佛前,出淤泥不染,倚清风而眠,花开不语,花落无言,一生清云淡,不纠也不缠,迎风舒展,浅笑嫣然。”
作者简介:曹春梅,笔名:嘉卉,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宁市作协会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济宁分会理事,作品散见《青年文学家》《西散原创》《济宁晚报》《都市头条》《邹城文艺》《新邹城》等报刊及网络平台。
责任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