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牌简介】 浪淘沙,唐教坊曲。词牌有多体。刘禹锡、白居易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作七言绝句体。有两种格式,一为仄起式,一为平起式,四句二十八字,与七绝仄起平起式全同。此七言绝句也。按《浪淘沙》词创自刘、白,刘词九首与此同,惟白词六首皆拗体耳。 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54字,前后片各4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声。此与宋人《浪淘沙令》《浪淘沙慢》不同,盖宋人借旧曲名,另倚新腔。宋柳永《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周邦彦《清真集》作慢曲,入商调,且用入声韵部。

命题点评:天马
收录美篇:晴晴
微信推送:修会
【本期词格】 用刘禹锡《 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七言绝句仄起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温馨提示】
因酷暑故用同题同牌七言绝句式,以节省时间,方便诗友。虽然如此,七绝难为,非惜墨如金不可。
同题咏竹,不必面面俱到,应抓住竹的某一特点,并结合人生感悟入格,并符合起承转合章法。
为了练笔,不得犯题(句中不能含竹字)。另要求章法符合起承转合结构。
1.(命题老师玉作)
范让能. .浪淘沙·竹
劲节虚怀旷古情,冲宵瘦骨一身清。
寒冬看取千竿雪,好与松梅喜结盟。
2.梁瑞晴.竹
箐岭虚怀耸碧霄,英姿何惧朔风摇。
轩昂气节清修道,雪压霜欺不折腰。
天马点评:起承转合自然,歌颂竹的坚强品格。
3.谢勋烈.竹
碧玉烟村蔓草墟,惯看禾黍与锄犂。
一朝垂饵磻溪上,只钓江山不钓鱼。
天马点评:构思奇巧,用语清奇,结尾点题,写出钓鱼竿的传奇。好咏!
4.胡爱萍(通韵)竹
青草参天叶挂帆,根连四季绿波潺。
沐风听雨虚怀谷,疏影盈窗俗欲删。
天马点评:起承写实,比拟形象生动,转合写虚,突出虚怀脱俗。惟疏影一般写梅,写竹欠妥,且疏与盈互相抵牾。。

5.罗顺华.竹
劲节抒枝灿九霄。一帘瘦影展妖娆。
霜欺雪压迎风舞,翡翠长廊景最娇。
天马点评:突出竹的“劲节”这一特点,结句蕴藉。微嫌主题升华不够。
6.曾仲培.竹
碧岭深根劲节空,虚怀若谷盛葱笼。
幽篁倩影迎风长,挺拔冲霄指昊穹。
天马点评:起承状形象,转合写精神。惟“劲节空”与“虚怀若谷”意有重。
7.张德珺.竹
岭上琅玕劲节高,披云拂月任逍遥。
莫言初夏飞黄叶,且看龙孙分外骄。
天马点评:神形兼备,虚实相生。突出了竹的乐观潇洒与无穷的生命力。佳构!

8.陈开益.竹
同与松梅友岁寒,青葱挺拔立人间。
生来劲节知荣辱,雪压霜欺不改颜。
天马点评:突出身为岁寒三友的竹的高尚气节,夹叙夹议,主题鲜明,颇具气势。佳吟!。
9.黄德珍.竹
抱石穿崖暗走根,空林幽涧翥龙孙。
冰心一片逐云去,卸甲三千浩气存
天马点评:状物写景形象生动,转结流丽自然,大气!
10.陈世富.竹
蓄势藏精已几秋,应时出土老山留。
绒衣脫去虚心节,龙子龙孙乐不休。
天马点评:歌吟竹的稳重老成,龙孙不绝的特点。转句“虚心节”稍欠圆熟。
11.王中隆.竹
解进门前一片林,东坡居处绿丛深。
松梅就地盟三友,何惧隆冬白雪侵。
天马点评:用词典雅,化典无痕,引人联想,发人深醒。好诗!
12.王修会.竹
青绿虚怀品自佳,风摇响佩万竿斜。
雪侵雨打添膏沐,结义梅松墨客夸。
天马点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结句升华主题。好咏!

13.张恋伯.竹
凤尾龙头节锁腰,枝坚叶朴伴渔樵。
生来不畏寒和暑,远在深山仰舜尧。
天马点评:用词精炼形象,惜墨如金。结句意稍隔。
14.钱希定.竹
父老儿孙集众英,虚心劲节永丰荣。
凌云之际尤腑首,意致山河一片情。
天马点评:比兴手法,乃咏物之道。转句出彩!“尤”疑为“犹”之误。“意致”改“致意”似更通达。个见参考!
15. 姚体民.竹
浩气英风自古扬,从来不畏雪霜狂。
千竿万节直如许,叶密枝横分外凉。
天马点评:先虚后实,赋笔手法,先声夺人。结句有特色。
16.张世林.竹
叶茂枝繁一片林,笋鞭匍匐节虚心。
任凭雪压霜欺侮,坚韧精神谁敢侵?
天马点评:先形后神,神形兼之。结句稍直白。
17.彭良杰.竹
叶翠竿青亮节风,岁寒三友比春红,
笙箫竽笛清音里,笔简簾笼雅室中。

天马点评:起承句虚实并举,简练生动。转合句写竹的人文功用,别开生面。佳制!
18.戴应刚.竹
峭壑溪头是故乡,虚心向上不张扬。
新篁破土生来瘦,雨洗风磨老更刚。
天马点评:写竹的生长过程。突出老而弥坚的品格,好诗!
19.罗承江.竹
绿韵萧萧一线天,幽林隐匿伴兰眠。
时人纵点千般赞,不恋繁华自泰然。
天马点评:结构章法无误。但用语欠精准,萧萧指马鸣声;风声;草木摇落声等,写竹韵萧萧欠妥。“幽林隐匿伴兰眠”不确切。转结两句意隔。个见参考。
20.严为纲.竹
饮露扎根山野中,葱茏滴翠四時同。
岁寒不惧严霜袭,立节虚心傲碧穹。
天马点评:起承转合章法合度,文从字顺。惟觉用语稍落前人窠臼。
21.吴宝銘 .竹
根扎深山直且坚,虚心守节度华年。
平安信使人称道,四季常青自悠闲。
天马点评:称道竹韵悠然,守直不渝。好!
22.侯春江.竹
契好真情看岁寒。高风亮节立尘寰。
知音知己松梅结,傲世因之万古传
天马点评:岁寒三友松梅结,亮节高风万古传。为竹立言,可佩。

23。张丽芳.竹
玉立亭亭秀岭中,冰清濯濯絢晴空。
寒来暑往经霜雪,常伴松梅沐晓风。
天马点评:起承转合自然,语言多旧语,创新不够。
24.任永叔.竹
中散林泉飲雪霜,朝霞夜露任炎凉。
腰身挺直弘高节,不屑低眉谋稻粮。
天马点评:赋笔造型,结句定位,君子岂为稻粱谋。好咏!
25.罗矛仪.竹
还在泥中先有节,及凌云处却虚心。
三枝五叶皆成画,美誉流传古到今。
天马点评:起承见实,转合务虚,得绝句章法三昧。点赞!
26.王烈洪·竹
霜雪浓时脊背弯,罡风拂过舞蹁跹。
腹中无物虚名久,欺世何须洗耳泉。
天马点评:大丈夫能伸能屈,不用欺世盗名之技。此乃竹之本色。切入点新颖!
27-邵卿.竹
翰墨丹青复古风,虚心有节与君同。
迎霜傲雪峰高处,脱俗超凡代代崇。
天马点评:句式灵动,若行云流水。从大处落笔,写意清空。
28.黄景全.竹
不择居家昂九宵,虚怀若谷且贞操。
经年累牍丹心照,留予贤人把话聊。
天马点评:章法合度,平实自然。结句气稍弱。

29.刘玉明.竹
雪剑风刀奈我何,巉岩绝涧舞婆娑。
虚心劲节平生性,常与松梅雅韵和。
天马点评:以第一人称入题,自报家门,显亲切自然,不落俗套,好。

30.罗怀荣·竹
不畏严寒雨雪侵,单株亦可漫成林。
天生具有凌空节,到老皆无自满心。
天马点评:突出竹的生发能力和坚韧虚心。转换衔接自然,天衣无缝。好句!
31.常青.竹
君实东坡笃爱情,板桥笔下意新清。
梅松谊厚长相伴,墨客骚翁海石盟。
天马点评:文人眼中看竹,东坡板桥多情。松梅友谊相伴,墨客骚人海石盟。构思巧妙,大开大合。可点可圈!
32.张君莲.竹
抱绿拥群旷野边,千竿万笋竞冲天。
虚心任尔修笛筷,枝叶殷勤百姓牵。
天马点评:内容、立意均可。 应注明用通韵,否则首句拥字仄读,犯孤平,第三句笛字仄出应平。

33.黄贵源 竹
湖畔筼筜翻碧波,枝繁叶茂孕三多。
欣逢盛世平安报,亮节高风唱赞歌。
天马点评:古云:“梅开五福,竹报三多”。五福是指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三多”是指多福、多寿、多子。先生咏竹,承句最妙,堪为诗眼!
34.胡仲文. 竹(通韵)
瘠地荒山育子孙,虚怀若谷是为人。
洪谟做马空中跑,美誉流传古到今。
天马点评:此诗引入明代大儒典故很有地方特色,转句构思新颖别致。据史料记载,明成化二年即公元 1466 年,长宁大旱,民不聊生。周洪谟在京城听说此事后,骑竹马回到家乡,带领百姓在双河西溪今金鱼桥附近燃放河灯,祈求降雨。第二日,天空便开始下雨。从此以后,放河灯便成了双河百姓的传统。
35.周家坤.竹
黄嘴尖尖破土枪,青枝节节上穹苍。
虚怀亘古装天肚,何惧炎凉魯迅亢。
天马点评:有联云:“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此诗转句以“虚怀亘古装天肚”咏之,颇具心机。合意说何惧鲁迅“亢”,未找到出处。按:亢有高傲、极度、匹敌之意,又为28宿星之一。此句似可再酌?
36.曹仁红· 竹
结友岁寒梅与松,筼筜绿影醉文同。
子猷痴植东坡誉,劲节虚心君子风。
天马点评:此诗起承两句平平,惟转结用典堪夸。相传: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又,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章孝标《竹词》:“阮籍啸场人步月,子猷看处鸟栖烟”。刘兼《新竹》:“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徐夤《钓丝竹》:“蚕妇非尧女,渔人是子猷”。尧女:暗用娥皇、女英泪染斑竹故事。陆希声《阳羡九咏·苦竹径:“世上何人怜苦节,应须细问子猷看”。典故恰当人诗,无论化用直引,不啻增其内涵,更能引发联想,何乐而不为?
37.姚文长.竹(通韵}
傲骨根根立地天,虚心片片紧相连。
修身劲养扬清气,不惧风霜雅韵传
天马点评:将竹的气节提升到修身养性的高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语言平实可读,劲养似不如静养?个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