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向现代文明,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血脉。近日在网上有幸听了我的老首长王安才副政委转我的关于王作楫老先生的说文解字,他解读中国人关于农耕文明和农耕文化中涉及的”四六”,十分经典、十分精辟、十分生动,十分解渴,让我深受鼓舞和启发。
通过王作楫老先生的”四六”文字阐释,让我更多知晓中华传统文化真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大象无形,浩瀚无垠。
众所周知,一年有四季,每季有六个节气。只有当你知晓这个”四六”,方知晓生存之道。人们生活在浩渺的大自然中,只有按照”二十四个”节气适时播种、除草、施肥、收割、冬藏,人类才能持续生存。因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源自大自然的恩赐和惠赠。因此,我们要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和感恩。如果我们不尊重自然规律,乱砍乱伐,破坏生态,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就会增多,人类就会受到严重惩罚,因此,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一劳永逸,而是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天”字为四划,“地”字为六划。只有我们知晓这个”四六”,方知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就必须敬畏天地洪荒。
“父”字为四划,“母”字为六划。只有我们知晓这个”四六”,才能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必须坚持孝行天下,孝敬父母。
“夫”字四划,“妇”字六划,只有知晓这个”四六”,我们方能明白“夫”“妇”二人组成一个家。因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妇只有和睦相处,共同经营和谐温馨之家,社会才会稳定。
“少”字四划,“老”字六划。只有知晓这个”四六”,我们方明白尊老爱幼的深刻道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文”字四划,“字”字六划。只有知晓这个”四六”,坚持认真读书学习,我们方能识文断字,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和准则。
“孔”四划,“老”字六划。只有知晓这个”四六”,方知孔子和老子,乃中华民族教育之鼻祖。
“凶”字四划,“吉”字六划。只有知晓这个”四六”,我们才能低调做人,求真务实,谨慎行事,凡事三思而后行,方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大道至简,古为今用,方能学用一致,言行一致地把古人的伟大智慧持续传承。如果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间不食人间烟火,生而为人不知孝敬父母,不懂尊老爱幼,为人夫或为人妻,不知道夫妻之间怎么相处,为学不懂文字,不知道老子、孔子是何人,为人处事不知道凶吉祸福,如此这般,行走于江湖之上为人处事,难能行稳致远,必然是“不着四六”!
什么是传统?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时,就已经把字形、字义、美德、传统都根植于其间了。
通过”四六”。我深感古人的智慧有玄机、通天地、超越时空、预测未来、避及灾祸,滋润万物众生。我们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必须大力传承、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方能记得乡愁,不会忘掉”回家”的路。行走在中华大地,唯有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滋养我们,我们才有底气、志气和骨气,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和强大动力,这是我们每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和时代担当!

雷学刚,作家,诗人,教授,研究员,当代文化传播研究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