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宜阳县,单穰曾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她是一位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她两袖清风,大公无私,在百姓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她的事迹曾在《人民日报》上报道。她曾参加过全国妇代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她曾连任三届县政府副县长,坚辞第四届任职。她工作的起点在白杨公社,她担任过白杨公社党委副书记,在白杨一干就是12年。她把白杨当成了第二故乡。也正是在白杨的任上,她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妇代会。本文记录下了当年白杨人民欢送她赴京参会的那一幕,可谓盛况空前,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值此单老北京参会四十四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特在平台推介她的这篇回忆性散文,以礼赞白杨,并致敬这位平民式的好干部!

(本文选自作者的专著《心路》一书)
那是1978年8月30号,我在县妇联会接到白杨公社党委副书记张儒顺电话:“单穰,听说你明天去洛阳地委报到,后天到省里集中去北京参加全国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你可不能从宜阳县城走,你必须回来从白杨走。今年春天洛阳地委来考核你的时候,你是白杨党委副书记,洛阳地区的代表里面就你一个党政领导,所以党委研究你不能从宜阳县城走,必须回白杨,我们欢送!”我说:“张书记,你是我老领导,恭敬不如从命,今天下午我就回咱白杨,感谢领导对我的关怀重视。”
8月31日上午不到八点,我和白杨公社几位领导及机关同志一起走到白杨北寨门外,看见高中、初中的学生在公社机械厂门口排着整齐的队伍,群众们都围在北寨门外,当时我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当我看到公社的拖拉机车头也停在人群北边,我问:“拖拉机头停在这里干啥?”陈修寨书记说:“咱白杨没有去高山的公共汽车,今天专门用咱农机站上的拖拉机头送你到高山。”我说:“陈书记,让站上拖拉机去犁地吧,专门送我,我真是过意不去呀?”张儒顺书记说:“拖拉机站同志知道送你去开会,几个同志争着去送你,这是多么光荣的事呀?”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含着热泪向在场的领导、师生及群众鞠躬表示感谢!

领导在讲话中说:“单穰参加全国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是咱白杨人民的光荣!”又一次的掌声让我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我激动地说:“我对白杨人民是一生的感激之情,我在白杨工作12年,永远不会忘记白杨干部群众对我生活上的关心与工作上的支持,让我真切体会到,是父老乡亲们的关爱让我成长起来,白杨是我第二个故乡!”
在大家的掌声中公社领导让我赶快出发。准备上拖拉机时,我看见一队小学生敲着鼓赶到会场。我紧走几步挤过人群迎接来送我的小学生,我紧紧握住领队的何银涛老师的手,眼含热泪连声说:“谢谢何老师,我没有去对你说,学生失礼了!”何老师轻声说:“快上车吧,再晚到高山,你都坐不上车了。只见何老师两眼含着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是包含着师生之情的泪水!
当我上了拖拉机时,站在拖拉机房的边上,望着没有散去的欢送队伍,我不住地向大家招手。这一刻,看见群众那么多人向我挥手,我的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我和白杨人民难舍难分啊!

当我坐到驾驶室时,张儒顺书记问:“最后来送你的老师,你认识他?”我说:“那是我上六年级的班主任,过去他戴着右派帽子,我在街上碰见他总是问候他,他说:单穰,以后见面不要问我,这对你工作不利!”张书记说:“我只见你眼睛落泪,这是感激你老师呢?”我说:“我考试上初中是免试保送生,整个十字岭就我一个三好学生。第一次因为视力问题没有过,何老师又亲自送我去复检。”张儒顺书记又对拖拉机手说:“梅师傅,开车注意安全,咱送的单穰是全国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她要见华国锋、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呢?”回过头又对我说:“你太幸福了,回来好好给我们讲讲见国家领导人的感受。还有怎么照相,那可是几百个人的照片呀?大家在车里都谈笑风生,把我送到高山开往洛阳的公共汽车上,送往去北京的路上。

作者简介:单穰,女,生于1940年,宜阳县赵堡镇田沟村人,先后任白杨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妇联主任,县政府第五、六、七届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主播简介:田俊换,女,网名田添,宜阳县白杨镇人,白杨镇五区学校教师,人生信条“努力做好自己”。

(编辑:白杨写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