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题字 : 重庆诗词学会理事 合川区诗词学会会长粟彪先生
评论天地栏目
【编者按】
于读者而言,得一阕好词,于灯下细品,可悦心,可怡情,可增智;于词人而言,得众人捧读,于闲暇赏鉴,可欣慰,可抒怀,可醉意。世上有多少好词好赏,是我们过目不忘,经年之后,还记忆犹新的呢?请跟随我的脚步,去领略万千诗词里的一片云雾,一缕秋霞。
——杨子
雅致高洁 如梦如仙
一一 试评何治学先生《渔家傲.秋雾》
《渔家傲.秋雾》是治学先生填的另一阕词,全词如下:
初读此词,我一下子便被词中弥漫着的清新自然的气息所吸引。不觉细看细品,更觉其情雅致高洁,其境如梦如仙,妙不可言。下面谈谈我对此词的一些个人见解,以期抛砖引玉,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先谈谈对个别词语的理解
1.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2.幂历:弥漫笼罩貌。
3.岭岬:岭,有多义,此处相连的山,山脉。岬,两山之间峡谷。
4.飘渺:亦作“ 缥缈 ”,“漂渺”,常用来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5.霞蔚:出自“云蒸霞蔚 ”。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蒸霞蔚。”
6.烟霭:云雾。
7.繁红未就:出自晁补之《水龙吟》,原文:“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培未就:被精心培育呵护着,还未枝繁叶茂,还未繁花怒放的意思。原意:那名贵奇花那细嫩花萼,在低矮的槛围小园中,被精心培育呵护着,还未枝繁叶茂,还未繁花怒放,就遭无情春风吹尽落红,我说幽葩细萼呵,你们享受春光,真的不如依依垂柳,没有那样长久,没有那样从容。”此处指开得繁盛的花还没有凋谢。
8.相戏:可见元代姚燧的《定风波 南州以菌生竹间为蕈》“归来椽笔对凝香。只为好书天作意。”相戏,指两位情意相投的恋人读书写字,互相逗趣愉悦。这里应指随着日光起,残雾消,山峰显,仙女活,使山峰波云诡谲,形态变幻莫测。
9.莺穿柳带:出自宋代柳永词《定风波.消消自春来》,意为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
二、浅谈我对此词主要内容的理解
(词人站在一个相对高的位置)从上往下看,远处的山峰笼罩在烟雾里,好象飘飘欲飞的仙女,完全不想留下。连绵起伏的山峰嶂谷都弥漫在一片黄橙色虚无飘缈的烟雾里。烟雾迷蒙,如舟的峰峦叠嶂随着雾波翻滚而起伏不定。
(雨后天晴)太阳出来了,霞光照耀山川,烟雾渐渐消退。在微细的秋风中,那些盛开的鲜花还没有香消玉殒。(随着太阳慢慢升起),那座突起形似仙女的山峰活隐活现,清新脱俗,格外靓丽动人。她好像在对我嫣然一笑,与我打趣嬉闹呢。太阳冉冉升起,霞光万道,树影婆娑,日光与云影交相辉映。而那黄莺在柳条间穿梭鸣叫的欢快日子,你可曾忆起?
三、谈谈此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1.合律。此阕词在平仄、韵律方面合律,显然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可谓字圆句工,字字珠玑,非凝心静气不能卒读。
2.用典。此词如前注释,处处用典,无一处无出处,用典而化典,用古而不泥古,显示了词作者深厚的格律诗词文化底蕴,和遣词造句的能力。纵观治学先生的《得闲集》,不论是律诗、绝句,还是词,用典化典之处随处可见。比如,69页《野趣》,第一句“空山透雨润幽兰”,其中“空山透雨”句,意出唐代王维《山居秋暝》的第一句“空山新雨”。一个“透雨”的“透”字,就把山中的雨写得活灵活现。因为,山川树林茂密,滋润幽兰的雨只能从树枝叶缝里透下来,十分生动形象。
3.文辞。上阕铺陈、比兴,写浓雾下的千峰万嶂,如舟如仙起舞翻腾。下阕主要写云开雾散,尽显仙女峰妩媚、引人遐思的美景。词人运用拟物、想象,象征等修辞手法,大大地加深了此词的艺术感染力,让仙女山美景令人神往,常驻心间。
4.视角。上阕以远处虚景来以景抒情(浓雾群山),下阕以近景实景融情入词(霞蔚秋风靓影),再到以幻景情景相融(还相戏),再到以梦境情景交融(莺穿柳带可曾忆)。全词视角由远而近,由近而重合,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统一。我就是景,景就是我,无我无景,物我两忘。山中有丘壑,心中有乾坤。可谓一句一景、环环相扣、层层入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四、谈谈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思想内容:此词主要描写了仙女山雾霭美景。此词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雅致动人。通过对光与影,雾与霞,峰与人和谐相处的大自然美好风光准确细致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祖国美好大自然、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更有对两情相悦、琴瑟相合的甜蜜爱情、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艺术成就:此词铺陈、比兴、拟人、想象、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应用,层层叠叠,不落俗套。多处用典,化典,遣词造句考究,文词清而不艳,高而不寡,发乎情止于礼,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一句“还相戏”,好像是形如仙女的山峰与光影、雾霭的相互追逐,又像是随着太阳初升、那如仙女的峰峦时有时无、若隐若现,回眸一笑百媚生,靓丽异常,美丽动人,故意与我捉迷藏、逗我开心。此意朦胧有多解,略带调侃,颇有生活情趣。
但接下来一句“莺穿柳带可曾忆”阻滞了你想玩乐的心思,瞬间把读者带进了一派春光明媚、万木复苏、鸟木相生、和谐甜蜜的美好画面之中。词人观察景物细致入微,描写惟妙惟肖,情感饱满细腻丰富,克制而不张扬,美好而不落凡俗。他好像是对着心中的爱人轻轻询问,又好像是对着远处的山峦,那不能言语的仙女山峰,询问这美好的珠联璧合的日子,你还记得么?可否常在?是回忆,是追问,是幻影,是想象?万千美景在,任你遐思飞。
五、试与《如梦令.灵魅》作比较阅读
此词与125页《如梦令.灵魅》一词,表达了类似情感。在《如梦令.灵魅》里,作者描绘出了月夜孤灯下,一幅帘影残酒春昧心醉图,表达了对美好婚恋生活的热切期待和渴望。这阕《渔家傲.秋雾》,写的是秋风秋雾,一片迷蒙的秋日仙山雾霭图,也抒发了对美好感情的向往和追求。两词同样借景抒情以景托志,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姊妹篇。不过,一暗一明、一月一日,一魅一仙。从基调来说,《如梦令.灵魅》略显鬼魅,哀伤悲凉惆怅之情溢于言表。而这阕《渔家傲.秋雾》,词人的心境明显开明爽朗,视野似乎更为开阔,因此意境和格调上似乎更为博大高远一些。
初读《得闲集》,不揣冒昧而评。如有不妥,望何先生海涵为谢!
2021.10.12
何治学先生近照
词人简介
评论人简介
杨洪容,笔名杨子。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渝中区诗联书画院会员。爱好诗词写作及诗词点评,有《巴金小说的抒情手法》等诗文散见《中华辞赋》《齐鲁文学》《闽南诗刊》等刊物或平台。诗观:以诗践心,诗歌年华。
往期精彩
九龙诗词:出门条里铸丰碑 评论天地栏目 2022年第 9 期(总第72期)
投稿须知
汇八方灵气,集天下英才,驾九龙腾飞。《九龙诗词》,旨在鼓励诗书画爱好者积极创作,为大家提供诗情画意的地方。诗文要求首创原发,绿色、健康、正能量、不涉低级趣味,不涉政治。严禁抄袭,严禁一稿多投,因抄袭、剽窃及一稿多投形成版权纠纷,文责自负。无稿费,慎重投稿。
您投稿后,即视为您同意以上投稿规则,并授权我刊进行公开发表。本刊所发一切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分享转发。
投稿请加微信(15023243178),群内直接投稿。
广告请加微信(17323819517),群内直接投稿。
九龙诗社欢迎您
微信搜索:九龙诗词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刊 务

顾 问:徐正良 余善云 粟彪 李明翔 唐学荣
社 长:杨子
常务社长:何治学
副社长:叶福毅(兼书画终审)
副社长:汤献勇(兼诗词终审)
社长助理:杨雨凡(兼合成)
图文编辑:橙子
总 编:杨子
近体诗主编:汤献勇
近体诗编辑: 严洪 张德易 杨杰
现代诗主编:豆月红
现代诗编辑:胡星玉 赵泽军
书画主编:张羽
书画副主编:李玉民
书画编辑:马艳(兼校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