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中的老娘
作者:魏龙
这三年铺天盖地的疫情正在影响着全国,今年年后,因两名携带病毒者在市内几天的乱窜,市区果断的采取了封楼封小区封全城的计划,而我们家也不例外。
九十岁老娘一人在家,老爸已仙逝,两儿两女的家住在不远的五里内。老娘想见儿孙,却又出不了小区,儿孙也见不上需要照顾的老娘。老娘打开手机微信,通过视频观察着儿孙的状况,也还安心,但知道儿女买到的蔬菜食品,三块生姜、三根胡萝卜、三根葱、三株大芹菜、三棵小白菜、三只西红柿、三个洋葱、三棵包包菜就160多元钱,难过的流下了眼泪。
老人一直关注疫情,时而迷迷糊糊入睡了,只要一醒就马上查看信息,给儿孙打电话。一有精神,就扶着窗台站在窗前,往外张望,楼外是隔离网,到处是标语及告示,楼前的马路上,没有了行车和行人,屋内只有悬着一颗心的老娘。
老人住的是一楼,楼前马路的一端连上了川陕国道,别说入蜀难,就连眼前天天人车穿行的马路,想踏上去都难得上青天!马路的另一端不到100米,到了市区南郊的冯家塬坡下,路旁就是全市有名学校长岭中学,也见不到上学放学生龙活虎喧嚣震耳如聋穿梭的学生,寂静异常。

咦,有人啦,有活气啦! ″哞,哞,哞",牛叫啥呢?哪里有牛?老娘以为做梦,掐了掐腿,疼。掐了掐胳膊,疼。牛有一声没一声的叫声,刺激了老娘的神经,兴奋的喊:″在外边,在外边!″老娘添加上衣服,出门去看。又一个声音:″咩——咩——咩″,"羊,是羊!”老娘迅速反应出她小时候放牛放羊的情景,这声音太熟耳啦。这几年,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灵活,当下的事忘东忘西,但越来越清晰的想起童年的人和事,想故乡浙江金华永康的人和事,像看电影电视剧一样清晰。突然,老娘把疫情当作日本鬼子扫荡来了,她好像眼睁睁地看着小鬼子牵着牛、赶着羊、刺刀上挑着还在扑腾翅膀的鸡,她要象当年一样,必须马上把牛羊这些物资隐藏起来。她碰碰磕磕的出了门,走到楼道头,下了三个台阶,到了楼前的铁栅栏墙往外看。噢,一头奶牛,三只奶羊,被二个民兵用绳子拴在了马路边的绿化树上,老娘喊:"你们快跑,快跑呀!把牛羊隐藏起来,鬼子来啦,快跑!″
这两位从塬上刚下来的农民,才喘口气,一个点着了烟抽,一个准备喊生意。听老人的话语,先惊讶,后大笑,一位走到老人对面,大声对老人说:″大娘,我是塬上的狗蛋,他是马娃,咱们都认识多少年啦,你咋忘了呢?你忘了1975年你俩口到我们村的水塘里打鱼,我是水塘边的王家大儿子,我问你要鱼干啥?说不清抓到生产队去!你说你们南方人喜欢吃鱼,弄条鱼回去打牙祭。我说我们村没有一个人吃这玩意儿,只要不祸害牛羊鸡鸭猪,鱼就随便抓。后来,你还不是用家里买的大肉,来找我换清理水池时捞上来的鱼吗?″边说还把口罩从脸蛋上扯了下来。"噢,你是王狗蛋,记得,记得。那你现在干啥?″"大娘呀,我家养的奶牛″,王狗蛋手指着在牛羊旁边抽烟的那个60多岁的男人,"马娃家养的奶羊,这几天市区全面封控了,没人上塬买奶,这些牛羊的奶头胀的又红又疼,白天晚上叫唤的不消停。你南方人知道,我们塬上人不喜欢吃鱼喝牛羊奶。所以,我俩偷偷地拉下塬,给你们城里人卖。″
“大娘,你放心,日本鬼子早被赶回老家去了,现在是狗日的外国人在搞病毒战,才有了全市防控疫情的全民战斗,你们好长时间没喝到牛羊奶了吧?我俩是来供应你们急需的物资来啦!″马娃大声讲。″狗蛋哥,你和老人熟,你给她说清楚,她放心了,居民就放心了,咱的生意就开张了。我的意思,把你的牛奶和我的羊奶,都给老人免费送一杯,让老人先尝先放心。″王狗蛋高兴的说:"大娘呀,咱俩熟,多年你吃的鱼咋样?好着呢吧,我和马娃的牛羊奶也保证没有问题,你放心,不要钱,你先尝。好了,你给院子里的居民讲讲,让他们来买吧。"王狗蛋看到老人己回过神啦,己放松了敌意啦,又说:″你看,我们俩都戴着口罩,离你两米以外,还戴着手套挤奶,和你们城里人一样卫生着呢!"

老娘越听越高兴,说:"狗蛋,不相信别人,还不相信你吗?我先回家加热后尝,你们喊人,他们围上来了,我给这些小家伙解释。″老娘一手扶栏杆、扶墙,一手提着两塑料袋子的牛羊奶,一步一挪回到一楼的家里,在灶台上热奶,尝到了多日没喝到的美味仙汁,喜上眉梢。
半个多时辰,窗外楼房前的铁栅栏墙里,松散的站着二三十人,严密地戴着口罩,再熟悉的邻居,都距离两米多,你一句我一句问墙外牛羊旁边的两位农民。大家急需补充营养,却都怀疑这天外来之神物是否平安。老娘颤颤兢兢地来到房门前还有三个台阶才能到平地的台阶上,大喊一声:″亲邻工友们!″她用手一指,″听我讲,这是我几十年熟悉的王狗蛋,他是塬上水塘边老王家的大儿子,他俩的牛羊奶我刚刚尝过了,好着呢,没事,放心买!"她喘口气,"谁知道这疫情多长时间能控制住呢,我们要活下去,要增强体质坚强的活下去,和这病毒作顽强的斗争!″喘了口气,老娘一手扶栏杆一手在空中挥动,又讲:"狗蛋呀,你回村去给村民讲,把自家地里的新鲜蔬菜,明天也带来给大家供应,这特殊时期国家供应困难,咱们自己克服,我们吃上新鲜蔬菜,你们也不要让这么好的东西烂在地里,这对你我都是好事啊!″王狗蛋激动的说:"大娘,你真是好人!我一定把话给村里人带到,一定把新鲜的蔬菜送下塬来!谁要奶?谁要奶?"

这时,两三个是老娘看着长大的工友邻居,冲墙外喊着:″我要牛奶半斤!″"我要羊奶一斤!″,很快,大家像排队核酸检查一样,疏散排队买牛羊奶了。
第二天,牛羊奶继续卖,只是多了几个奶桶,里边是在牛羊棚圈里挤好的牛羊奶。还有四五个蔬菜摊位,卖起了蔬菜。这几位农民,也是胆大心细,把村民的各种蔬菜收集后,从又窄又陡又滑、弯弯曲曲长几百米的塬坡路上下来的,有的背、有的挑、有的提,是艰辛又担惊受怕的下塬的。虽然,才几天的生意,虽然,后来被有关机构批评劝阻,统一管理操作供应,却在寒风料峭的春天,让被疫情担惊受怕窝居在家的居民,在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春天,感觉到了些许温暖的春意,农民也有了家庭经济复苏的希望。
老娘很欣慰,虽然身边没有儿孙相陪,却家里不缺食物,身边能见到这么多的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熟人,幸福之感荡漾心田。她在解除控制后,见到了儿孙,常常唠叨:″你们不管我,我也行,我还站在台阶上指挥了一场满足农村供应城市的战争。″儿孙听烦了,一个小孙子就顶嘴:“奶奶,我爷爷从抗美援朝立功回来,都没有给我们吹过,你和我爷爷谁牛?″老人噎语片刻,又神气地讲:"同样的蔬菜食品,我们小区咱家楼前,才三十多元,你们咋乱花钱160元呢?还要啥不一定有啥,有时候还订了送不到手里,吃不到嘴里呢?″″……″全家无语。
老娘封住了儿孙的抬杠,马上精神倍增神采奕奕,想到在台阶上一手扶栏一手挥舞,哎!这哪是我的老娘啊?这不是传说中立马挥刀指挥战场的将军吗?!



作者简介:魏龙,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安市人,香港硕士研究生,宝鸡市委老干局干部,[中国国际红玫瑰名人艺术团]原总监、【当代新诗苑】联盟组织机构常务副总裁兼评论部长,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许多有哲理的诗词、杂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在[王蒙文学院专栏]、[青年文学家]、[陕西日报]等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及多家公众号平台发表。荣获[当代文学家]金秋杯全国征文鲁迅文学创新奖优秀奖、[当代文学家]瑞冬杯国际征文精英人才暨伯乐奖,全国“长江杯”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