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陈先生开车时看到路边有卖西瓜的摊贩,上面写着“正宗石头瓜,1元1斤”。看西瓜品相不错,就准备买一个拿去工地给工人吃。结果结算时被告知是1.6元每斤。仔细一看才发现,摊贩将“1”写的很大,但“6”写的却非常小。
起初,陈先生挑了一个西瓜后就让商家上称,结果被告知是20多块钱,明明一块钱一斤,怎么贵了不少呢?陈先生带着疑问询问了摊贩,随后摊主说:是1.6元每斤,你再仔细看看。
这时陈先生才发现,原来在黑板上把字体和数字都写的非常大,唯独数字“6”写的非常小,但凡有个近视眼或者不仔细看,根本就不会发现。陈先生吐槽了两句,结果商家直接用塑料袋装好递过来,并回了句“没那么便宜拿货啊,没办法”
虽然最后付了款,但这事让陈先生心里很不痛快,都称好了才告诉他是1.6元每斤,这让他感觉自己被坑了,如果早点说出来或者直接写着一块六,自己愿意消费就消费,不愿意消费就不消费。但这样的消费自己是不舒服的。
实话实说,不论是一元一斤还是一块六一斤,这个价格都不算贵,同样品种的西瓜,在不少地方可能会达到三元或者四元一斤。但摊贩如此套路化的销售行为,却让人反感,而且严格来讲,这并不属于明码标价的销售,已经涉嫌价格欺诈。
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可知,目前主要有如下十三种标价行为或价格手段会被认定为价格欺诈。其中摊贩这种操作就属于其中一种:欺骗性标价。
即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当然,这种路边小商小贩,没有人会去跟他较真,甚至索求赔偿等等,没那个必要,但遇到这样的事, 无疑是把顾客往别人家送。如果换成是我,或许第一次我付钱买了,但是第二次,我是绝对不会再买的。
水果做的都是邻居生意,就算直接标价一块六一斤,我相信一天下来销量也差不了多少,但如此套路化的做生意,以后可能只能做一次性买卖了。@雷神看法 因此当我们碰到引人误解的信息,误导自己去消费的情况,我们可以拒绝经营者,还可以举报他们,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处罚。
对于摊主标价的行为,大家有何看法?#普法行动-律师来帮忙# #广西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