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杨 赋
深秋北疆,无限风光。大漠夕阳,耀眼辉煌。慕胡杨之美誉,驰骋千里,敬胡杨之品格,远赴新疆。千里戈壁,千年胡杨。万人钦慕,万年颂扬。仰胡杨之树干遒劲,叹胡杨如雄浑奇景。赞幼叶似狭长之木垒,展盘根错节于苍劲。如千年佛塔昂然挺立,”似妙龄女子妩媚靓丽。

大漠英雄,皆颂美名。妙曼身姿,璀璨生命。接蓝天于诗画,迎落曰而绽放。挺风骨其凛立,怀坚毅而自强。斑斑盐碱皆渗入骨髓,层层黄沙且漫天狂吹。防风沙而坚挺向上,造绿洲且不屈顽强。观胡杨之心生敬畏,瞻英姿而豪情万丈。倚胡杨之躯干拍摄,记品格之镌刻心上。

茫茫戈壁,浩浩朔风。雄韵凝重,生命明灯。洒雨滴之甘露,顶骄阳似火炉。披杏黄于一身,闪金光而明澄。与土地生死相惜,使沙漠盎然生机。随甘泉润泽原野,携荆棘戍边日夜。眺胡杨挺直背梁,望胡杨展开翅膀。咏胡杨豪气坚强,诵胡杨乐观昂扬。

沐秋日之阳光灿烂,让天空更洁净湛蓝。披秋月之银光皎洁,扮沙滩以金色屏障。呼,无须青山绿水相伴,乐于风中起舞飞翔。呼,勿用锦簇繁花相拥,甘愿雨中高歌飞扬。悠悠千年,大漠孤雁。浩浩万代,金戈硝烟。张骞二度出使,丝绸之路载誉。左公携棺征战,精忠报国不渝。将军湘女进疆,屯垦造田开渠。克拉玛依荒原,百年石油孕育。两弹一星冲天,东方乐曲环宇。西陲鲜花盛开,塞上江南西域。

斯人已逝英名在,往事如烟史册载。唯胡杨浓墨重彩,与日月星辰相爱。三千年生而不死,现生命之顽强。三千年死而不倒,历岁月之沧桑。三千年倒而不朽,铸钢铁之脊梁。美哉,胡杨!壮哉,胡杨!



杨艳,淮河能源诗词学会会员、淮南硖石诗词学会会员、安徽淮南舜耕山散曲社秘书长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坐落于舜耕山麓。它枕着松涛,偎着淮河,纵情在美丽的八公山,放歌于四季如春的淮南。望着如诗如画的舜耕山脉,松柏翠绿,云烟袅袅,群山萦绕,此起彼伏的山峦逶迤壮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走进这座古城,走进舜耕山麓,让人流连忘返,使人遐想无限!安徽淮南舜耕山散曲社成立于2014年9月,在淮南文坛是首创,并于2019年12月,挂靠于淮南硖石诗词学会。不仅推动了淮南散曲创作的发展,也让散曲文化像一朵娇艳的鲜花绽放在舜耕山上。
淮南舜耕山散曲社依托淮南市田家庵区老年大学而建立,选举了耿培荣同志为散曲社社长。赵迎光校长、王胜利先生、苏林生先生皆为名誉社长。具有省级优秀教师证书的唐加成先生担任舜耕山散曲社的教学工作,兼任学术顾问。同时,聘请资深高级教师时英武先生同为学术顾问。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淮南舜耕山散曲社已经历了八个春秋。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本社先后在《中国当代散曲》、《楚风汉韵》、《炳烛诗书画》、《淮上风雅颂》、《中华散曲》等全国性的权威刊物上都有多篇作品发表,并取得颇丰的成绩。其中,全体社员参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的组稿活动,收录了本社29位社员的145篇散曲作品,并专题介绍了淮南舜耕山散曲社的发展历程和成就。2021年4月,本散曲社荣获《红船百年》全国诗词创作大赛团体一等奖,其中九人获得个人一等奖。2022年5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诗颂建军九十五周年”诗词创作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12人获得个人一等奖。另外,舜耕山散曲社还辑集了《舜耕山散曲集》、《舜耕山辞赋集》、《舜耕山辞赋集2》、《舜耕山辞赋集3》等作品。这些成绩的取得,令人可喜可贺!
成立至今,舜耕山散曲社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各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在本社成立八周年之际,真诚祝愿散曲社越走越高,越办越好!敬请关注公众号,欢迎各界人士和散曲爱好者们携手共进,共同来繁荣和发扬散曲文化!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声明: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