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井
文图/高国强
那天又到庄子头拜谒了“古井神泉”碑亭,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小时候每次在那里经过,总是能看到很多人在那里排队取水,当时那间水井坊外是一排水龙头,尤其冬天,一片冰面上,取水的人排着长队。水井坊的边上有烧香祭祀的痕迹,一棵老楸树枝干虬劲,印象深刻。
在家里,我家门口就有水井,甚至有好多人家的水井就在院子里,一根井绳大约有3`4米长,10来岁的小孩子都会打水,用手把井绳轻轻的一提一摆,水桶就翻了个,口朝下,灌满了水,三四下就能把一桶水提上来。在这里,竟然要当做一回事去挑水,作为十里之外的威州人,我看了感觉到很是不可思议。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庄子头打井实打石的传说故事里那口井。
一方水土才能养育一方人,有了水,才能 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安居乐业。可是山区里有很多村子都是旱庄,人们生活用水有一个古老的办法,每家都有旱井,在雨天的时候把雨水收集起来,平时吃喝`生活用水都用旱井里的水。但是遇到旱年,雨水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人们的吃水也就成了问题,所以这些地方的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都是非常的珍惜。我见过很多上了岁数的老人,平时就没有洗手脸的习惯,也是水资源极度缺乏养成的习惯。每逢下雨天,居住在河边上的人们提心吊胆的,在他们这里,那简直就是过节日,一位老汉清晰的记得民国年间的一场大雨:民国七年连天雨,庄子头的人啊心欢喜;民国七年雨连天,井口离地七尺三!
作为威州东部的第一大村,庄子头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但是他们有梦想,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口属于自己的水井?商议的结果,艰巨的任务最终落在了寡妇何王氏的头上。我猜测是她的家中人丁兴旺,并且在她的带领下,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家境殷实,管理能力出众。
这项任务有多艰巨?故事中说,大家靠一锤一錾,一箩一筐,奋战数年,终于向下掘进了十八丈,但还是没有挖出水来,善事无终。大伙怎么想,这活可怎么干?
这个时候何王氏也应该是垂垂老矣了,多年的坚持,家资也已耗尽,信念终于崩塌,无奈只能放弃。回填的过程中将家中唯一的一个碌碡推下井去,没想到石破水出,竟然成功了,多年的付出终于没有白费,故事也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还有一个版本是说挖井的过程中,寡妇做梦也是想着挖井,梦中有仙人指点说,既然是打井么,就要实打实的来嘛!然后白天干活的时候,围观的人群中又见到了梦中的那个人,还是说,既然是打井么,就要实打实的来嘛!寡妇心想,实打实,这还不够实打实么?多年来的艰难困苦,这井也向下挖了十八丈,放眼周围各村子,这绝对算是个奇迹了,井下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锤子和錾子也不知道用坏了多少个,再打,可就真的买不起工具啦,难道真的要到山上,用石头来做锤子和錾子?想到这里她突然开窍,石打实,不就是用石头做锤子么?于是叫人把家里仅剩的一盘碌碡推下井去,去你个锤锤!结果这锤子的功率就是大,这一下去还真的金石为开了,哈!
其实我更加相信的是第一个版本,这种实干的精神在现在的庄子头村民身上还能够看到。干事情往往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快要见到希望的时候,也是当下我们身上最缺乏的一种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