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来鸿宾楼饭店,在改革开放后的洛宁县城,是多年间广大食客心里念念不舍的地方。鸿宾楼饭店的饭菜,有那么几样,炸酱面、烩面、烧大肠、烧茄子、梅菜扣肉、醋溜西葫芦等,确实好吃,食客都啧啧称赞。
鸿宾楼饭店卫生搞得很好,从操作间到桌椅板凳,地板墙壁,一尘不染,足见店老板的勤快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鸿宾楼饭店位居洛宁县延滨市场西北出口处,面积不大,面西两间门面房,操作间占了四分之一,是市场内大小老板们就餐的去处,每次就餐,高兴而去,满意而归。临走时总免不了送给店老板几句赠言:美,美,今天这顿饭真是吃了得劲,弄了不赖。
每逢这个时候,热情憨厚的店老板常师傅,咧开镶了一颗假牙的嘴笑呵呵地迎合说:慢走啊,早晚吃啥净来了。

这个体态略胖,中等身材。既是店堂老板,又是操刀掌勺的大厨。常师傅自幼丧父,迫于生计,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亲自实践,摸索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适合洛宁人口味的特色家常菜。在当时,无论是场面上的达官显贵,亦或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只要吃了常师傅亲自动手给你做的一碗饭、一道菜或一碗汤,无不在推碗抹嘴的同时,喜笑言开,嘴里还喋喋不休的称赞:好吃,吃着真美......此时,在一旁擦着满脸大汗的常师傅,不免也露出舒心的笑容。一旁,穿着如时,既是服务员又是收银员,迎来送去,身兼数职,貌美如花的妻子,看着受人尊重、被人赞美的丈夫,心里那个美啊,那可真是无法言表。从洋溢在她脸上的自豪感,就能感受到她在心里说:这辈子我算是嫁对人啦!

常师傅两口子也是患难夫妻。没有宏大的结婚场面,也没有吃穿不愁的家庭背景。就连结婚那天,生产队唯一的手扶拖拉机在接新娘的路上,轮胎还跑气趴了窝,给人增加了几分懊恼。婚后两人虽恩恩爱爱,但为了生活,颠沛流离,四处奔波。常师傅人好,就是脾气倔,不善言谈,说话直接,为此,两口子也没少拌嘴。
记得十二三岁时,常师傅已辍学在家,在大集体的环境下,也经常随同成年人外出干活。为了不被人小瞧,证明自己也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经常做出一些惊人之举,向众人宣示。
有一次,集体打地铺,宿舍的尿罐尿满了,晚上不能继续小解了。没人想受劳去将尿罐提出去倒掉,这时,竟有人戏谑地抛出一句话说:“谁要能用脖子把尿罐挑出去,我就把尿喝了”。这本是一个苦中作乐的玩笑,岂知年少气盛的小常师傅竟立马应声说:“中!我挑出去,你可一定得喝”。
本来是一句戏言,谁承想性情耿直倔强的二楞子(常师傅儿时的戏称),竟一言九鼎地应承了下来。只见他弯下腰,躬身曲腿,真的将头穿过尿罐襻(俗称尿罐信),把尿罐挑了起来。
当时,盛尿器具都是陶制品,上面用竹子编了两根竹辫子(尿罐信),以利手提挪动。
十几个收工回家的社员,见二愣子小常要干实事,也都凑在一起起哄。
二楞子把竹襻(尿罐信)挂在脖子上,可五官几乎紧贴尿液。他凝神屏气,双手紧按双膝关节,一步一趋十分小心地将腥骚烂臭的尿罐子真的挑到了院子里。
哎呀呀,在一旁打哈哈的众人此时都在呐喊助威:
“喝!喝!二愣子把尿罐挑出来了”。
曾经戏言喝尿的人,早已不知去向,二楞子悻悻然,舀了一瓢尿泼在了那人的被子上,愤然言道:“大男子汉,说话不算数”。

些许小事,足见常师傅自小秉承刚正不阿、掷地有声的性格,还有他不畏艰险的精神。有一次,曾在寒风凛冽的冬季,脱掉棉衣,泅水洛河打捞一根木头,实现没人下水我下水的诺言。
艰苦的岁月成就了常师傅的一门好手艺,天生的倔犟以及刚直不阿做事认真的性格,笃定了他诚信经商、童叟不欺的商业道德操守。

常师傅老了,闲赋在家。这么多年过去,鸿宾楼几经辗转早已关门停业。而但凡到过鸿宾楼就过餐的人们,每遇常师傅,或敬上一杯酒、或递上一杯茶,总还是不免要说上几句恭维的话:“唉哟,常师傅,你揍那饭菜可是真好吃”。
古稀之年的常师傅,每天在家按时接送孙子、孙女。早上晨练,时而与老友茶聚长谈。贻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
可人们心心念念的鸿宾楼饭店却留在了食客们的饭香里,常师傅留给食客可口的饭菜味道,总是让人们挥之不去。
常师傅你还好吗,大家都很挂念你,祝你永远安好康健!

作者简介:宋元春,男,生于1957年,回族镇王西村人,乡土文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