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淳化有个约定
文/黄振涛
1991年3月,我从教育部门来到县检察院。检察长谢长安安排我到咸阳市检察院研究室实习一阵子,根据情况是否办理调动手续。
3月18日,我到市检察院研究室,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是时任研究室副主任顾德镳亲自把我的铺盖卷扛上了5楼宿舍,这一幕终生难忘。当时,研究室主任吕旺忍,工作人员赵新红、上官亚强,芮克胜下乡社教去了。工作时,顾德镳交给我一份材料,是淳化县检察院一篇工作检察工作动态信息,写的是最近一段时间,该县抢劫犯罪上升。
让我将这篇检察工作动态信息整理成为调研报告。我查阅大量文件,从抢劫罪的定义入手,掌握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对几起抢劫罪案认真分析原因、作案特点和规律,于3月22日完成初稿《山区小县抢劫犯罪上升令人担忧》,后经研究室副主任顾德镳动笔修改,刊登在《咸阳检察简报》上,又被市检察院以《送阅件》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领导决策服务。这篇文章,俨然成为我从事检察工作的处女作。培训4个月之后,吕旺忍给检察长谢长安写了一封书信,称小黄在研究室干的挺好,有驾驭检察公文材料的基本能力,请与县劳动人事局联系,尽快办理调动手续。
方便时,去淳化走走,一直成为我心中的梦想。
1997年8月,我在市检察院参加法纪检察(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前身)培训时,与淳化县检察院尉文彦老同志住在一个宿舍,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老尉虽年过五旬,他当过兵,人收拾的精干,每天早上起床后,总会用木梳将头发梳得整齐,精神十足。
秦都区检察院有个刘小刚,淳化县人,毕业于延安大学。小伙子正直、勤快、厚道,干起工作乐此不疲,始终洋溢着一身年轻人特有的朝气。我与小刚有过许多工作交集,一起去过福建东山岛,一起在四川阆中古镇领略过风水圣地,一起策划过电视主题片制作。每当小刚打电话,说有一篇稿子需要我处理时,我就特别感到有存在感,没有任何理由不为他帮忙的。小刚的父亲当过多年民办教师,小刚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做人、做事,“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老父亲指点小刚勤奋读书的名言警句。十多年来,小刚在本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干出了显著成绩,从刘小刚身上,能感受到淳化县人的率直、善良和勤快。
2014年到2018年间,我先后8次,应邀到旬邑县多个党政机关授课。淳化县城在一条川道下,咸旬高速公路通车后,公路从淳化县东塬上经过,我只能向淳化人民致“注目礼”了。在咸阳市讲过N场课,唯独没有在淳化县讲过。2017年随市院预防处穆处长一行,去过淳化县检察院,赵宏民检察长说,老黄是个文化人,我开车带你们去淳化碑林转一下。 一位基层检察长,如此随和,亲自驾车,令人敬仰。车子顺着弯曲的小路盘旋,赵检察长一边开车,一边做向导介绍,十分兴奋。名人赞美淳化的诗词镌刻在几十孔石碑上,定格这座文化历史名城。
淳化县距离咸阳80公里,距离西安约120公里,温度比西安低4~6度,素有“秦汉福地,关中夏都”之美誉,诗如淳,美如化;皇家避暑圣地;生态淳化,天然氧吧;来淳化、深呼吸等等,成为淳化最美的广告词。淳化县是中国苹果之乡,地处三秦之腹,泾水之阳,境内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耕性良好,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处于世界三大苹果优生区之一。
前几天,我因事去了一趟淳化县城。接我来淳化县的小车司机叫胡小兵,言谈举止十分得体。他告诉我,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的秦直道是中国历史上的“高速公路”,起点在淳化,尚有遗迹在此。在没有大型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修筑秦直道,的确是一项战略性工程,在当时,谈何容易。
品尝卜家饸烙面是必须的。淳化县当地饸烙面多是荞麦面做的,杂粮精做,汤汁味道纯正,老幼皆宜。特别是荞麦产量低,价格不菲,是降低血糖的绿色食品,深受食客欢迎。
淳化县的天,湛蓝湛蓝的,白云悠悠,就像一团团棉花悬在空中。尽管这几天“秋老虎”来袭,到淳化,一点也感受不到一丝炎热。晚上,下榻在距离宋城脚下的秦汉商务酒店,还觉得有几分凉意。早上6点起床出门,经过梨园广场,径直来到甘泉湖畔,经过50多米长的索桥,拾级而上,369级台阶,大约60层楼这么高,在台阶上眺望整个淳化县城,美不胜收。上到顶端,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建于2007年的兴淳塔,寓意淳化兴旺发达。塔山砖雕农家地窑四合院、爷台山战役、梨园风光等等,“淳德教化万世启迪雄强伟业、高塔屹立千秋犹存浩然正气”兴淳塔这幅对联虽算不上精品,但表达对淳化县赞美之情。淳化,真的挺好!
淳化县检察院有我的老朋友:唐世明、赵薇、尉文彦,新朋友胡小兵、郭路……。淳化,我与你有约,下次定与家人、友人前来再次观光,分享淳化关中夏都的福分了!
2019.08.16.

黄振涛,陕西武功人,大学文化,从检察机关退休。合作编纂过《咸阳市检察志》《咸阳市中心血站志》,喜欢写诗作文,文学作品常在咸阳日报、检察文学、凤凰台等文学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