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残墨
这,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年我八岁。入学前,一直跟着哥哥放羊。每天复制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由与快乐。人生的草稿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读书”是什么。荒唐的以为,茫茫绿野,才是我游戏人生的天堂。于是,我又哭又闹,撒泼耍赖不去读书。懵懂无知的放羊娃,哪里懂得父母的一片苦心。 一天,母亲给我出了条谜语。她说:“能看不能吃,能翻不能撕,你要喜欢它,就会涨知识。”我绞尽脑汁也没猜中。最后,母亲告诉我,是“书”。这是母亲在我人生的稿纸上,写下的第一个字。她语重心长地说:“听老辈人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咱穷人家的孩子,不奢望有黄金屋和颜如玉,只希望学到书里的知识。有了知识才能明事理,将来才能算好过日子的道道!”母亲虽然说不出大道理,但望子成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殷切希望。打那天开始,我正式走进教室。从朗朗的阅读声中,解读读书的含意和兴趣。 不知是母亲的教诲起了作用,还是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慢慢地,我不但喜欢读课文,更喜欢阅读课外书。那时,能读到的课外读物,除“小人书”外,杂志、书刊寥寥无几。即便是“小人书”,也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才拥有。像我这样的穷学生,只能望书兴叹。有时像乞丐似的,到处寻找可读的书籍。哪怕是缺张少页,扔进垃圾堆的残书,只要能读,我便如获至宝。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经常读书,极大地丰富了语文知识。我的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全班诵读。上作文课时,有目的地,帮助个别同学写作文。条件是,写一篇作文借一本书。一时间,我成了班里的香饽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求我写作文。我则利用课余时间,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猎取更多的精神食粮。中外小说、寓言故事,无所不读。虽然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中的许多语句,还一知半解,也坚持阅读。走路、吃饭、睡觉之前,都是我读书的黄金时段。经典作品不仅自己欣赏,还要读给母亲或哥哥听。让他们同我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寒冷的冬夜,喜欢把温暖藏在被窝里。星星把我送进被窝,顿时一股暖流,融进赤裸裸的肌肤。母亲在煤油灯下纳鞋底,我则依偎在母亲身旁,借着微弱的灯光,捧起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走进狼烟四起、铁马金戈、三足鼎立的古战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驰骋疆场的铁血奇兵。分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壮阔史诗!伴随情节的起伏,我一会儿默读一会儿朗诵。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引起母亲及全家人的极大兴趣。他们静静地聆听、品味历史长河的浩瀚与壮美! 母亲放下手里的鞋底儿,用锥子挑了挑灯捻,让屋里再亮堂些。二哥和三哥也全无睡意,此时,三星已经西斜,灯里的煤油几近干涸。即将熄灭的灯火,顽强地摇着最后的微光。英雄啸剑、战马嘶鸣仍响彻耳畔…… “莫道荧光小,犹怀照夜心。”油灯的残光宛若荧火,虽然暗淡,但它依然有照亮夜晚的雄心壮志。 夏日的周末,我跟三哥把羊赶进绿草如茵的陂塘上,雪白的羊群,如蔚蓝色天空下飘浮的云朵。它们埋下头,悠闲自得地觅食香嫩可口的青草。我则选一清静、安逸之处,拿出《水浒传》,与林冲、武松、鲁智深等梁山好汉,走进山清水秀的梁山泊,走进聚义厅。为英雄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留言点赞!一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扇动翅膀窃书觊觎。仿佛被英雄啸剑,战马嘶鸣所震撼。居然斗胆落在书上,与我共同分享,梁山好汉反抗贪官,替天行道的伟大壮举。 时光如白驹过隙。冬去春来间,我的学习生活,进入了初级阶段。小说《绿化树》《高山下的花环》《人生》《今夜有暴风雪》《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强撼推出,且直接闯入了我的生活。 放学路上,同学们骑着自行车你追我赶,奔向十里以外的家。走下乡间公路,我被大浪淘沙般地甩在后边。所有同学中,我是唯一步行读书的。夕阳把身影越拉越长,最后,无情地把我撂在旷野上,辘辘饥肠提醒我勒紧腰带。为分散精力,减轻饥饿的折磨,我拿出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边走边读—— “此刻,我差不多是怀着一种幸福的心情,走向那个破烧砖窑的。真的,对于一个饿得心神不安的人来说,即将吃到一顿烧土豆,外加爆玉米花,那可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老远我就看见了我的‘冬季别墅’——那个荒草丛中的破砖窑……” 我眼里浸满的泪水,不听话地滚落下来。主人公马建强,对自己极尽简约的,幸福的渴望,正是我此刻的真实写照!我再次紧了紧腰带,迈开大步,朝着自己的幸福奔跑起来。 为了读书,我每天忍饥挨饿、披星戴月地行走在烈日寒霜、凄风苦雨中。我曾多次动摇,想放弃读书。当我捧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困难的日子里》《鲁滨逊漂流记》等书籍时,书中的主人公,逐一闯进我的心里。他们为寻求真理,为实现民族自由和解放,为了最美好的未来,正直无私、坚毅不屈。在最困难的时刻,焕发出人性的光芒。我又默默地背起书包,踏上风霜雪雨的求学之路。 伴随年龄的增长,阅历得到了升华。不仅对读书有了更深的诠释,同时,学会在阅读中思考人生。读书不仅增长知识,储备智慧,却能在字里行间寻求,陶醉自我的幸福感!寂寞时,书是久违的故人,续半盏香茗,共同感悟人生冷暖;遇挫时,书是一首美妙的乐曲,音符跳跃间催人奋进。愉悦时,书是春柳枝上那枚绒嘟嘟的蓓蕾,锦上添花。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书一直陪伴左右,指点迷津。“吾辈常携书为伴,读尽生命方始休!”
刘百库,笔名:残墨,《作家故事》编委。有小说、散文、诗歌发表在《山东散文》《作家故事》《群岛小小说》等杂志和网络平台。并有多篇小说、散文获全国征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