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长春红事会举行了吉林省中农富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产品油莎豆酒上市发布会。

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及长春市各界人士数百人。

吉林省收藏家协会 会长 张辉

吉林省世聚福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宏宇

中农富强农业发展总公司 董事长 富强

吉林国际总裁协会秘书长 张占峰

总策划师王宏俊

吉林省中农富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张宗收致辞。

吉林省中农富强公司董事长 张宗收 、吉林省油莎豆种植基地合作社社长 丁德志 为吉林省中农富强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揭牌。

吉林省著名书法家:于华南, 晏明华, 刘永新, 魏守义,薛明才,等创作书画作品:福禄寿喜财 一套。


2016年,农业部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将油莎豆作为我国大力推广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规划指出,要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油莎豆等,增加新油源。2019年,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部署油莎豆科技创新任务。

吉林省中农富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宗收女士在油莎豆基地向我们介绍:油莎豆被称为替代进口大豆的战略经济作物,早在1960年代引入中国,其有着“四高、三新、两不争”的特色优势,即高油率、高产量、高收益、高增值,具备新型油料作物、新型饲料作物、新型能源作物的多种产业功能,不与粮食争土地、不与油料争替代的综合开发效益。
油莎豆根系发达,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土壤适应性强的特点,可生长在沙地、滩涂及荒坡等边际性土地上,与其他经济作物不争地。油莎豆草可作农牧饲料,一亩油莎豆草可供饲养两头牛或10只羊或100只兔或500尾鱼。
地下茎果可制糖、榨油、制淀粉,残渣饼可加工酿酒,淀粉,每100公斤油莎豆可榨油20—25公斤;剩余残渣可继续“吃干榨净”,每100公斤残渣可继续制油莎豆粉80公斤。

提炼淀粉、饴糖后每100公斤豆饼还可酿50度以上白酒25公斤。油莎豆营养价值也十方显著,镁、锰等微量元素丰富,有助预防心肌坏死、心肌梗塞、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胃肿瘤,关节炎、胃结石、白血病、糖尿病、白内障、器官衰老症,骨变形等问题出现。

张女士告诉我们:油莎豆在我国遇到的困难也很明显。
一是收获难,油莎豆收获期短,极易发生霉烂,油莎豆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机械化收获,目前总体还处于收获机械小、散、乱、杂的局面,收获成本偏高。
二是加工难,油莎豆形态不规则、种皮坚厚粗糙,清洗去皮困难、损耗较大。迫切需要提升脱皮工艺及产业化油脂提炼技术与装备。
三是推广难,国家目前对油莎豆进行大力推广,都难以实现产业化,依然只停留在农民的认知中却没有得到大范围种植利用。
张宗收女士带着我们来到了油莎豆酒生产基地,她告诉我们:我从事油莎豆产业化工作已经有十年,从一开始的到处给农民宣讲油莎豆的好吃,再到拿着豆油、豆粉走南闯北四处推广,数不清的人吃过,用过油莎豆产品,但是很快就被市面上大量已存在的替代品所覆盖,客户很快就忘掉了。
张女士接着说:大家对油莎豆酿的酒都情有独钟,收到好评总是令人看到希望,所以我后来反复考察、遍访专家,搞明白了油莎豆酿酒其实是门学问,找到了最适合的工艺、最合适的配方、最合适的酒厂。
吉林省世聚福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由清代宫廷御酒酿造师张世昌(1795-1878年)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创立的世聚福烧锅。
张世昌将店铺命名为世聚福,意为“永世德昌,福运天年”。从此,世聚福见证了抗日国难,以及新中国的成立。
进入新世纪,农业和酿酒又经历了新的技术革命,世聚福所传承的五甑手烧及滋补酒酿造技术迎来了与农业科技的世纪相遇,从大批量用工,凭借经验控制温度、湿度和比例,到自动生产线设备,从手工操作混合配方,到生物酶解、小分子活性化等技术应用,世聚福连续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从选料、加工、品控、包装等一些列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
因此,吉林省中农富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世聚福酒业,连续攻克技术难题和反复试验验证,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油莎豆加工酿酒模式,最终呈现出一款卓有匠心、别具一格的清香型油莎豆纯粮陈酿白酒。酒品清澈透明、绵柔顺滑,酒香清新四溢、尊贵高雅,酒口感甘甜醇和、唇齿留香,
都说酿酒师都跟着农业生产走,原来如此,世聚福油莎豆酒的每一个细节都透漏着一个国家、民族对天地自然的亲近情感,和对农耕文化的无比考究。好粮、好斗、好酒,喝好酒养生不伤身,品好酒赢尊贵人生。
目前这款世聚福油莎豆53°纯粮酿已于2022年7月27日上市,统一市场价格399元/瓶,真正大师手笔,由酿酒大师倾力设计打造,
第一批出窖首发罐装数量只有50000瓶,每一瓶都有唯一编号,不管是作为礼品馈赠,还是商务应酬宴请,或者是自己饮用,都是绝佳的选择。

(文字,摄影:郭晓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