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半传体长篇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连载】
(每周六或周日发表一章)


第15章 汪子德育(一)
鲁岱 著
(素材提供与监审修改:汪琪铃)
1994年,汪广仁参加成人高考,他报考的学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是,他的思想有了一点儿安慰:“对于成人高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也许是档次最高的。地方政府能不承认吗?我得拿下这个文凭!”考试入学倒是没什么问题,几天下来,都是高分录取。汪广仁很顺利的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一名成人学院的学生了。随后,他又陆续报考了5个自学考试的学院或专业:中文,电视剧,新闻摄影,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六门大学课程,他一边工作,一边担当。
单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吧,汪广仁算是“老毛病”重犯了。别人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赤水党校都得按规定认认真真的上课,他呢?也许是工作忙,或忙于事业,以致一天的课也不去听讲。只记得有那么一回子。他与党校的同学因为特殊情况而去教室内坐了一天。但是,这一天的感觉是老师的上课都照本宣科,教学进度极慢,坐了一天的时间,一章内容还剩下一大半,但是,那一整章内容汪广仁已经认真的看了一遍,已经倒背如流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去上一天的课了。然而,按照成人高考的学习制度,教学一科或相关的几科,就实行结业考试。每次这样的考试,他仍然都是在头一天夜里去翻一翻相关的教材,第二天就可以入班参加考试了。真是怪巧,几乎是每一科的考试,他都能拿到全场考生的第一名!这害得人家送入党校学习的官员们,因为考不好而挨着党校校长张光金和所在单位领导的批评喽。
几年之后,汪广仁如期拿到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人学院的毕业证书。接着,在以后的日子里,汪广仁也同样拿到了上述5种自学考试的毕业文凭。后来的继续报考、入学也同样的“学习”,他还获得了中文和教育管理两个学科的研究生毕业证,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文凭硕士!

回过头来补缀一下子。汪广仁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考试完成之后,向党校递交了一份毕业论文。这篇毕业论文是《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位一体”德育模式及方案》。谁知,这篇文章除了写作质量征服了党校的老师之外,更与党校的办学方针相吻合。于是,校方将这篇长达近万字的毕业论文,存于学校档案室里作为范本底本以传示后来者学习。同时,党校还将汪广仁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与毕业论文情况破天荒地一并转告了地方党委。这下子可了不得。当赤水县委书记丁福秋收到了汪广仁的相关材料时,当天就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研究人事问题。因为,最近赤水县委收到了一份文件通知。文件是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主要内容是要求赤水县派人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国小学素质教育与学法指导大会”。这个会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主持。贵州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还说,由于贵州省的教育已经走在了全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前列,因此,大会组委会要求贵州省安排一个人在大会上做典型性发言。贵州省又将这一个发言人选转交给了赤水县。但是,赤水县委好些时间都无法确定这个去指导发言的人。其中,有人提到了汪广仁,但县委意见还不能统一。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收到了党校关于汪广仁的毕业材料,这才让县书记丁福秋最后下定了决心。于是,才有了县常委召开研究人事的会议。
汪广仁知道了这一件事之后,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呢。心想:“虽然我在贵州省内有了一些名气,但是,这是一次更大的全国性会议,参加会议的人都是全国知名的教育界领导和专家学者,每一个县还轮不到一个人参加呢!我们赤水县能有一个名额已经是很不错了,还是代表贵州省的,不,应该是代表中国先进性教育在大会上做指导性发言!这不仅仅是赤水县的首例,更是我汪广仁之人生又一次走上中国教育大舞台!”
这一件事非同小可。

什么是素质呢?汪广仁早在1982年就想过:“从广义来讲,素质是指物质原有的本来的性质和特点等;从狭义来讲,应该是指人原有的通过遗传而存在的基本特性,包括生物基本特性和社会基本特性。”于是从那时起,汪广仁开始认识素质教育了:“是啊,多少年来,甚至是有史以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孔子提到的仁义礼智信,其本质就是一种经典的素质教育!历代以来,所有的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各种演义与理论,都是这种古代素质教育的延伸与创意。今天的所有德智体美劳,包括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和信息技术等课程,都是素质教育不同形式的外在展示!"因此,汪广仁进一步认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汪广仁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一日,汪广仁来到了习水河岸之牛青山,这是与赤水河主岸山脉马尿岩即梯子岩,隔着磨刀溪而相望的又一座家乡秀美山脉!牛青山,海拔1072.7米;磨刀溪,海拔221米。整个长沙镇域壤,就位于这段习水河的东西两岸。对于汪广仁来说,虽然是足没出户,但这家乡的山水已让他留连忘返了。这日早晨八九点钟,他站在牛青山峰顶,望着梯子岩的山雾,感觉这两座山峰,虽然是高矮不相同,但人站在较矮的山峰上,眺眼望去,感觉是这两座山如同天上的担子星,守护着天河,守护着长江,守护着赤水、习水的虺仙灵性,更守护着长沙镇万千老百姓之一代又一代的安详生活!这时刻,正是高山云雾之际。对面是梯子岩,脚下是牛青山,都是浓浓的雾。这雾,这山,仿佛总是相舞相伴,且如同日出日落一样,只要是晴好天气,上半天山岚弥漫,下半天烈阳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赤水地区的人民都是在这种山景、水景、雾景的时空中,劳动着,生活着,享受着。汪广仁——一个土生土长的赤水山里人,似乎看惯了这样的秋月春风,这样的冬霜夏雾;看惯了这样的人情事态,或美或丑或独峰升腾!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如高照的日阳,蓬光散射,均温式的劲洒热量于青山绿水,劲洒热量于人灵世俗。于是,在这美妙的天地人寰之间,他无意之中哼出了一首轻快悠长的曲子《山水人共太阳》:
梯子岩/牛青山/赤水习水舞中间//峰岭雾散/花木对歌/人与山水共蓝天//日月环绕/星系灼闪/历史的宇空换新颜//阳光普照天下/仁德圆和炊烟/太阳国里无阴岚//梯子岩/牛青山/赤水习水共河澜//共河澜/圆炊烟/仁德育人/江山永远/永远红艳

忽然,汪广仁感觉远处的山岚中,忽隐忽现的看到一个人影在飘动!他认真的看了看,但认不出来是一个什么人。他还擦了擦眼睛,想以最亮的目光去辨认雾岚中的人像。可是,努力了好几次都没有结果。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段,仿佛有声音传入耳膜。汪广仁凭着“过耳不忘”的神奇天性,好像可以听清楚了一些字词,但很难上口。因为这些字词的辨认实在是有些模糊。不过,有几个字似乎有点儿清晰,这就是:“素……育……人……德……今”。当汪广仁将这些字连起来分析时,根本就不懂得是什么意思。无奈,他又眺望天雾中的人影。人影还在。只不过这一次,他感觉那个人影明朗了许多,还仿佛成诗:
希冀化为人杰女,伦常德道千年著。
仙云荡彦满才天,教诲仁缘根性悟。
素养十春常不足,质疑一次可更主。
德源人性古今通,育美灵犀人雾去。
怪巧,肖像模糊,声音模糊,字迹模糊,但是,汪广仁所感觉出来的诗言却十分清晰。于是,他独个儿的将这一首感觉到的诗,默念了一遍。读毕,汪广仁突然的惊叫了起来:“母亲!母亲写的诗!母亲指导儿子的藏头诗:希伦仙教素质德育!”然而,他又突然间沉沦了下来:“我刚才听到的模糊声音:素……育……人……德……今”,还不懂其奥妙:“是呀,这5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母亲应该告诉我呀!”即然,他朝着天空喊了一声:“母亲。母亲!”真的,云雾中显现出了汪广仁的母亲周希伦的肖像!还感觉刚才的那一首诗就是母亲的“品德人生诗”!“呜咽。”汪广仁禁不住大哭了起来:“呜呜呜……母亲……儿子好想念您啊!呜咽。”哭了一阵子,便停止了下来,自个儿惊言:“呵!我知道了。素质教育,最终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最根本的是德育教育或品德教育!这就是‘素……育……人……德'的现实含义。但是,‘今'又是什么意思呢?”汪广仁又没有主张了。他想着再次眺望云雾,想从中找到什么启示。可偏在这时,太阳光强烈地照射,云雾就慢慢的散去了。肖像也一概的退隐,天空中一片光明,山林、岭峰、河道等一统儿的明清媚晰,一眼望去:
万里峰空万里晴,一元复始岭山明。
水天分舞河神闪,人世缠情母爱莹。
仁字千年源孔孟,德言万古出夫卿。
人缘素质家连国,举世今才定纬经。
“嗯!我明白了。”汪广仁又一声自言自语:“母亲最终的嘱语是:‘仁字响古,德字鸣今’!这是中国两千多年之伟大历史与现实!这八个字,就是中国古今之教育历程与德育思路最妙美的总结与指导!同时,也是伟大的中国教育标杆!”汪广仁笑了。
原来,汪广仁的母亲周希伦已于1991年正月因肺心病逝世,享年63岁,安葬在乡下老家赤水市石笋乡白田村天堂坪老屋的后背山。想到这里,汪广仁暗暗的流下了一淌眼泪。
那时候,汪广仁已经29岁了。他清楚的记得:“那个春节,自己一直守候在母亲的身边。母亲咳喘不止,呼吸困难,胸闷气短。那个春节,气候也怪得恼人,持续低温,雨雪交加,致使母亲的病情日益加重。”是的,除夕夜里,本来央视春晚已经开始了,可汪广仁还不能离开他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还没有安静的睡觉。自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以来,汪广仁从未缺席过,每个春晚,他都是那首《难忘今宵》的看客。可是,这个夜里,汪广仁一直守护着母亲而不敢离开,深怕有什么不测。家人们也都在观看春晚。电视机是放置在客厅里的。这客厅离他母亲的卧室也只有一墙之隔。由于他的母亲咳喘得很利害,汪广仁守在那里,也只好将房门关实,让母亲安静的休息。23时已过,他的母亲才慢慢的睡着了。这时,汪广仁便悄悄的来到客厅看电视。电视里头正在播放成方圆、解晓东、思农、思雨4个人演唱的歌曲《共同的世界》。这歌曲的词作者是甲丁,曲作者是贺明生。汪广仁非常喜欢这个歌名,于是,他看的听的非常认真:
一样的土地,一样的蓝天。哺育着人间不老的渴望,一样的心愿,温暖着岁月不腥的梦幻。共同的心声,共同的呼唤,重复着时代的诺言。共同的真诚,共同的尊严,支持着古老不沉的地平线。我们是黄河,我们是长江,我们是东方之龙的传人。光荣属于你,光荣属于我,我们拥有共同的明天。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是东方之龙的传人。世界属于你,世界属于我,我们创造光荣的明天。
这一首歌唱完,又看了一小阵子。汪广仁听到了母亲的房内有一个什么声音“啪”的响了一下,他迅速的跑过去,一推开门,见母亲摔下床了!这下子让汪广仁恨自己恨到了心的最痛处:“嗨!我这个该罚的虫!怎么能离开母亲呢?怎么能去贪闲看电视呢?”恨着,汪广仁照着自个儿的脸庞“啪”的一巴掌打去,管不了疼痛,一脚迈上前,抱起妈妈平躺在床上。母亲睡稳之后,汪广仁看了看房间:“母亲是如何摔下来了呢?呵!痰盂子被我推到床底下了!母亲肯定是欠身起来拉痰盂子,不慎跌翻了下来。”“啪!”又一个巴掌。看着痰盂子,汪广仁再次打自己耳光:“我真没心肝,竟然弄糟了这么重要的事——痰盂子怎么推进床底了?”汪广仁痛的心里流泪:“妈妈,我对不起你!”汪广仁站在床边,让心头上的痛伴着眼泪流放出来:“我母亲为了我们一家人辛苦了一辈子,扶养了8个孩子,还要劳动,还要工作。父亲又是长期工作在外,真亏了母亲一个人,尤其是前年父亲去世之后,我母亲更是感到孤独,感到悲伤,也因此而让身体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我对不起母亲!”
百善孝为先。这个夜里,汪广仁再也没敢离开这个房间半步了。整个除夕夜,汪广仁没有合眼,他一直守护在母亲的身边,直到天明。
青春洒艳国民事业,援中正,助沫若,民国天下第一秀
壮志鹏程共党江山,赞润之,撑相卿,党共育堂已摘魁
这是10天以后,在周希伦逝世的灵堂上,汪广仁为母亲书写的哀联。
在母亲的灵堂上,汪广仁痛不欲生,整整的哭泣了三天三夜!期间,他用自己的那一支藏德奉孝的哭泣着的笔,为母亲周希伦写下了一篇感天动地的《祭奠母亲周氏》之祭母文——
呜呼吾母,正月逝世。寿六十三,生有八子。六男二女,维全族事。中良广仁,广义强志。二女出阁,林文大四。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患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幸因幼少,饱有书识。名家富女,千金大系。学从沫若,政从蒋使。旗扬国党,攻科仁治。秉正维新,留史一笔。四九之后,归政党一。立功祖国,易帜举旗。仁偕相卿,智阗育室。学盖黔川,教优乡市。为国育才,满堂学子。一生盛德,流芳百世。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侧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笃实。不作诳言,不存心欺。严谨成性,不苟一丝。劈理分情,头脑精密。事无遗算,物无遁迹。洁静之风,遍传戚里。不染一尘,表里如一。五德卓荦,大端明实。天爱至上,家国同斯。奉党献民,人政忠职。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年,精擒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泥,灵则千世。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短矣。推挈大端,置其粗字。此时家奠,尽此一祭。后有言补,与日同示。
尚飨!
汪广仁。辛未年,庚寅月,戊辰日。
从牛青山回来,汪广仁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去郑州开会,发言稿的题目就用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赤水党校学习时的毕业论文《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位一体”德育模式及方案》,不再另写发言稿,只是将其中的某些内容做相关的修改即可。其中,侧重德育!”

1998年8月16日,汪广仁从赤水县人民政府起程,乘汽车去贵阳,从贵阳乘火车去郑州开会。这是一次代表赤水县教育或者干脆挑明,这是向全国推广赤水教育改革之新模式、新理念的重要展示!因此,临行时,县委书记丁福秋还召开了一个小小的欢送会。在欢送会的餐桌上,丁福秋与汪广仁碰杯了三次酒,致最后喝“起程酒”时,丁福秋书记说:“希望汪校长此行郑州,能够彪炳赤水人的风格,标杆赤水文化的风范,彰显赤水波澜的壮阔与伟大!”“谢谢丁书记!”汪广仁举酒回敬:“赤水的战争经典,赤水的河山秀丽,赤水的故事动天,赤水人民一定少不了祖国的骄傲!”
一语破天连励意,百言还是自家亲。坐在去郑州的火车上,汪广仁时而看看车窗外面的景色,时而关注一下车箱内旅客们的坐姿,还时而思考一些杂八乱七的问题,甚至是去揣测一下子郑州开会的即时场景和现场什么的问题。火车在飞速行驶,思维不断的颠簸:“噫!这车箱内竟然还有一个人在看书。”是呀,车箱内的人几乎都是蒙蒙的欲睡了,或者说都在静静的养神吧。再一看,那个读书的人还是一少年,大约14岁模样。虽然,他的衣着不怎么华丽,却洁净朗爽;虽然,他的长相不怎么清帅,但五官端正,神情卓跞。火车开始减速了:“呵,武昌火车站到了。”汪广仁知道:“这火车从贵阳市起程,经过湖北武昌站,下一个大站就是郑州火车站了。”火车在武昌站足足停靠了10分钟。其中,有8个人上到汪广仁所在的这一节车箱内来了。看看这一节车箱,下车的人数也有6个,原先有一个空位子。如此一来,在上车的8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只有站着乘车了!也许是行动速度的问题,这上车的8个人,偏偏是一个老年妇女没有抢到座位。她看了看车内,已经没有了座位。她想移动一个车箱,但身前放着一个大包裹,看上去应该还有些重量,或者是老人将这个包拉上车时已经费了很大的力气,以致她好像还有点儿累的喘气。老人左右的瞧察了几回,大概是做了一些权衡,不必换动车箱算了。就这样,她站稳着便没有再动了,只是用一双手紧紧儿的扶住别人座位的靠背横梁。这时刻,车箱似乎运动的更加平稳了,也许是火车进入了起动之后的匀速运动阶段。
“老人家。”忽然,一个嫩乎乎的声音打破了这一节车箱内的宁静:“请到我这儿来坐!”

(汪广仁名言)
【编者注】
素质,拼音sù zhì,指平日的修养。分思想、文化、身体,即代表德、智、体三个方面。素质的高低不以人种而划分,任何地方都有素质高的人和素质低的人。素质提高代表着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
德育: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汪广仁《创建中国特色的小学素质教育体系和学习教育新模式》出处(《贵州教育》1998年11期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UIZ199811004.htm)
附:《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简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MxMzEzNA==&mid=2455944721&idx=1&sn=599f15edebbcf18d576c2e28150eb5e6&chksm=887f0b50bf0882468daca857e32a941f769565d91282de6371d2f691c89baa01d593899315db&token=829627170&lang=zh_CN#rd)
【作者简介】

鲁岱,原名鲁仲强,男,1955年8月21日出生,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大鲁村人,山村小学退休教师。曾经做过农村医生4年,任教过初级中学13年、高级中学10年。有生物和实验两门学科小文凭。自学过高等院校的数学、物理、语文、化学、医学等课程,还喜欢哲学、天文、历史、写作等学科知识。为人笃实,诚信善良,好学向上。虽然知识浅薄,底蕴俗软,但敢于学界碰硬。在文章发表方面,理科论文居多,现时文科作品主要是新、旧体诗歌,散文,剧本,长篇小说等(包括一首2万余行当代神话散诗《太阳韵》以及由此而改编的38集同名当代神幻剧本、一部约77万字的乡村振兴小说《五谷香韵》、一部20余万字的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及一部120余万字的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等)。本人学味浓,付出多,收获少,但甭管绿肥红瘦,进取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笑容迎陌客,哀笔画强人。看淡人情事,文圆史上珍。通联→邮编:435125;地址: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大鲁村;手机:13477739786。




【林静转自《汪广仁教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