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安兴
大武汉背靠着美黄陂
在中国称上“大”的城市,约定俗成的当数大武汉。大武汉之所以大,翻开地图,在它的北陲有一个超大型的城区,这就是黄陂。
黄陂,这个被武汉誉为“后花园”的城区,是武汉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地理单元。从北到南展示着山区、丘陵、湖畈平原不同的地貌特征。
一条滠水,从北到南,“江汉朝宗”的天人合一,浓墨重彩绘就了世代田园风光,滋养这片土地的儿女,撰写着“无陂不成镇”的传奇。
一座文化地标木兰山,不仅交融着儒三教合一的香烟缭绕,钟鼓齐鸣的华中朝圣名岳,那晶莹的蓝片岩,更是八亿年地质造化的科学课堂。道法自然的妙诣,让我们领悟人类作为这个世界的迟到者,敬畏沧桑演译的转瞬。
与中心城区一水相望,在府河下游的左岸,石破天惊的早商盘龙城,在3500多年前就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出土的青铜器诠释着大武汉高举文明的火炬,长江文明的开山者盘古运斤!因为有了盘龙城,大武汉找到了根,找到了在长江文明的定位!

时间再往前推,在黄陂西南祁家湾,新石器晚期,在4000春秋的节点上,张西湾的古城,揭开了在夏禹时代的城邑曙光!
不缺英雄的土地,在滠水上游的姚集大城潭,一个普通的村落,出秀不平凡的人物。在唐贞观年间,诞生了一位巾帼英雄,替父从军的故事,斐声在中华大地。
“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一座木兰庙的建筑,杜牧的赋诗,1400多年的流传,花落谁家的分明,频添了对这片上的五彩光环。
坐落在前川街鲁台山上的双凤亭,讲述着北宋时期二程夫子,不期降临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程家墩、理林,长轩岭的夫子台证明着中国理学的发祥地。明清仕宦的叠出,耕读传家憧憬未来的希望……

民族大团结的神曲,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鄂西土家族播迁到了锦里沟,海纳百川接纳了亲如一家的和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陂人从来不乏创举。聆听大地的潮音,历史长镜头的转换,蹦出来了一位以地望的黎黄陂,辛亥首义蔡官田的英雄群体,黄陂迎风斩浪在弄潮的高峰。
缔造红色中华号角吹响,红七军选择了木兰山为大本营,开创了鄂豫革命根据地,写下辉煌的一页。塔耳、蔡店这个红色的土地,浸染着先烈们的捐躯,为民族解放的壮烈。
再造山河的英雄气概,在共和国的艰难岁月,兴修水利工程大剧帷幕拉开。夏家寺、梅店、泥河、院基寺、矿巴大中型水库热火朝天,延续着人与自然的融合发展…
伴随着春天的旋律,重新起步。一个吉祥的名字,天河展现在新旧交替的世纪。华中地区的航空城,璀璨星光,起落五洲四海的银燕。

美丽乡村建设,梳妆黄陂走出深闺。以木兰为品牌的旅游集群应运而生。木兰山昂起龙头,引领着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湖、木兰花海、木兰水镇、木兰花香一家兄弟姐妹们,闪亮在大武汉的旅游舞台,为大武汉丰富了旅套餐。
久违了!与早商盘龙城制造业对接。继上世纪七十年代社队企业崛起,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民营企业方兴未艾之后。新一轮工业园区在二十一世纪水生水起。筑巢引凤大规模的落地开花。盘龙城佳海工业园、横店临空工业园、前川油岗工业园云集着国内外几百家知名企业,产业链在不断完善,托举着黄陂经济的增长级。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黄陂在思考如何破题?引智皇冠上的明珠,那就是有中国与世界知名大学在自己家乡乍响弦歌。拥抱科学城,拥有自己的光刻机,制造芯片,制造飞机引擎,掌握核心技术,不被人卡脖子。实现这个梦想,黄陂在矢志不渝……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更是农耕文明的血脉。蔡柘凤凰寨元宵社火,吸引着都会市民一睹为快。王家河黑李湾的龙灯,延绵着洪武移民600年吴风楚韵香火传承。李集的僵狮子图腾着5000年神州大地的巫风傩习。而木兰山八月初一开山门,亮子会的唢呐声,周边的湘、赣、豫、皖、川、陕朝山队伍,仿佛古扬子海的澎拜,将黄陂文化、黄陂现象推向高峰,让人感受不一样的黄陂!品味中国文化在乡村的无穷魅力!

掬来滠水的书香聚落,中国名村大余湾,是耕读传家的缩影。世代礼乐熏陶,血管流淌着孔孟程朱,造就非凡的子孙。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黄陂人,世代秉承着忠厚传家的淳朴憨厚民风。走进黄陂人家,一声“朗嘎”热情好客挂在脸上,暖在心头。“过旧”的坚守,是民俗黄陂的时间检验,经久不衰的经典。
品尝好吃在黄陂的泥土芳香,鄂菜系列“黄陂三鲜”为年节喜庆宴会的大单,曾经的武湖银鱼、脉地湾萝卜、列为皇宫的贡品。著名的热干面是黄陂人的创造,姜店的臭干子让舌尖上的中国欲罢不能。还有土灶糍粑、豆丝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九佬十八匠闯天下,带活“无陂不成镇”的兴隆发达,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镇,都留下了黄陂人四海为家的创业足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陂泥塑,黄陂雕花驻足在武汉归元寺,武汉长江大桥,艺术黄陂闪光在三楚名山形胜。
走出黄陂,走出湖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黄陂人的才智,黄陂人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田长霖、田长焯兄弟摘下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吃了豹子胆的黄陂人,追求卓越,敢为人先。胡秋原大无畏的担当,冲破重重的障碍,率先担当两岸破冰第一人。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石破天惊创造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出千古的杰作,正在酝酿……
公元2022年7月26日



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157万字待付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