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照片

简介:作者李洪安,笔名:兰天,与共和国同龄,下过乡,当过兵,大专学历,专业道桥,一生与交通事业结缘,修车,管车;修路,管路。喜欢诗词,2007年以来在《原创天空》等网站发表数十篇作品,以诗韵养心,以诗情待人,以诗品律己,在诗情画意中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四年之功:改变了一个单位的面貌
--我在站长兼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最后四年的记录
作者/李洪安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其成长过程造就了人生。也让我体验到岁月里的每一步行走,酷似一场接一场的战役,未见硝烟,但觉枪林弹雨中穿越的意味。
退休前,我是吉林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头儿,党政一肩挑说句俗话,就是一家之长于2006年初到这里时,我五十六岁年纪,在站里是比较老的,可我没有以老大自居,更没有家长式的工作作风。

到这个单位之前,我是主抓以吉林市蓝旗大桥为标志的21公里的绕城一级公路东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项目法人。该工程投资7个多亿,三年工期,进展已两年,再有一
年多就竣工了,不知什么原因,活没干完,就把我调到了质监站。当时,这里的前任站长被叛了二十年徒刑,单位人不多心散,一蹶不振,处于半瘫痪状态,千头万绪的工作摆在面前,竟也是让我进退两难。
实际上,我能没有情绪和想法吗?刚刚还在热火朝天的前沿阵地,指挥“千军万马”,突如其来的调兵遣将,让人猝不及防。我在部队当过兵,穿过五六式军装,用过修解放汽车的扳手。此刻,我明白“军令”意味着什么。需要放下手中的扳手,转战到另一个拼杀的战场。
我这个与共和国同龄,工农兵出身,在党五十年的老党员,到什么时候都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这绝不是说漂亮话,也不是一句空话。当过知青,上过“五七干校”的人,在领导岗位历练过多年,觉悟还是有的。干是,马上转换思想,转换作战姿势,投入到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新的战役之中。

一晃四年,质监站全体人员重新振作起来,精神面貌为之改观,干部队伍整齐划一工作收效显著。岁月走远,那一场一场的征战烟消未散。纪录下来,唤起回忆。毕竟它是一段历史,作为曾经的领导者,管理形式与工作方法以及经验之类,不是个人的私属。因此,整理出来,分享,惠存。

事业上的“遭遇”,也是一场人生历练地处吉林市昌邑区桃源路的质监站,是吉林市交通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在公路管理大楼--楼办公十多名干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单位人小,却是代表政府行使执法权力的重要监管部门,负责全地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和试化验检测工作。

作为党政领导,我知道肩上的担子不轻,人越少越不好管理。
刚从那个大项目过来,领导也明白我是有想法,有抵触情绪的。在我心里头,也确实很难过去这道坎,让我耿耿于怀的是因为交通局主要领导人换了,我才换了位置。不是我
哪里不对,而是立威重要,休现领导上位三把火的权术。我没有什么问题,没有说出个一
二三。说拆迁款超支,经近两个月的审核,笔笔有踪。我走后,又增加了好几百万。说真心话,我真是以指挥部为家,兢兢业业,起早贪黑,半夜在工地召开现场会,蓝旗大桥春
夜施工·钢花四溅·灯火辉煌。这么多年,我当过县级市的运输公司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运输公司总经理县级市的交通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吉林市公路工程处处长,党委副书记:吉林市长吉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职。说这些,是因为从未遇到过这种变故。可以说:一帆风顺。再过四年,我就要退休了,本想大干一场,为自己平生的事业画上完美的句号。谁料,临秋未晚,出现了这个恼人的荐口。

那么大的工程,干到一多半了,说调走就把我给开了,甩到这个让人无法伸展的小地方。我不是贪恋权力,也不是看中了那里工作的大场景,而是我和那个工程有感情。你想啊:一个大项目开工,那得投入多少心思,多少人力物力的安排一点点地从一锹一镳开始一沙一石的铺就,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祈盼,眼看着它一天天像孩子一样地长成,突然间就要断离舍,谁能想得开呢!真的很委屈,很郁闷况且接手的还是个乱摊子,等于是临危受命。一时,这个弯子很难转。但是,弯道刹车那是必须的。这个道理我懂,终还是理性战胜了“自私”。不舍也要舍,想必,如果问题能够轻容地得到解决,或者说,如果有合适的人选,上级也不会把我调过来,也是一份信任;也是看中了我的能力。

那边的大项目在走向正轨后,就只剩下保质保量地往前赶活了,谁接手都好干的。正像五年后市交通局党委副书记闵永林说,东环工程还是你干的那个样因一级路改成高辣路搁置了几年。我到这个单位人所共知是乱摊子,老大难,没有人能来,自身产生不了班子。需要从打鼓新开张,甚至是掘地三尺,灭除一切不安定因素,才能恢复元气。想这些,也是给自己找个理由,缓解内心淤堵的不快。
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谁让你当头呢,想干的话就得拿得起放得下,认清形势,调整情绪;端正态度,建立信心;先调整好自己,哈下腰把工作开展起来,面对现实,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小世界,快刀斩乱麻,纠偏平事儿,让干部们顺心顺气,使其尽快步入正轨,那才是我应该做的。

想法归想法,有情绪但不能闹情绪。我的想法是,工作上的“遭遇",也是一场人生的历练。有人以为;李洪安会消极躺平,那不是我的个性。想好了,自己迈过了这道坎,我要做出样子证明给自己,做事的本领那是练出来的。是英雄,不是狗熊。说这些,虽有些江湖气,却是我真实的内心反应。使命已达,我还是要大干一场。暗暗地,自己给自己下了军令状,战场上拼杀,亮剑已是习惯动作。没什么能够扳倒我,那就是冲锋陷阵。战场比较小,要动真格的,没什么将帅士兵之分,大家一起往前冲,全盘战役肯定能赢。
因为,职责就是使命,全市的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是第一位的,质量决定数量,不可小视。

从这点上说,它的分量,绝不次于大项目。恢复正常工作秩序,躬身操刀斩乱麻
眼下,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理顺混乱思想,稳定干部队伍是当务之急。
由于这里的一把站长出事儿了站里原先的书记和副站长相继调离。当时,这个单位一无领导班子,二无资金开不出资。且人际关系本就复杂,更由于办案造成相互猜疑,人员思想不稳,风气不正,团结成了问题。大家无心工作,无目标;无计划,工作推着干,说是瘫痪重了点,处于无序的一盘散沙状那是真的。
特殊时期,就我和局党委派来的一个站长助理李维平搭班子。

我还是要感谢组织上为我配备了一位像样的好帮手;否则,即便浑身是铁,能打几颖钉。他从市局党办下来,文化素质高人挺随和,是我的一家子,又是老乡,我们处得来,性格相似,没什么可戒备的。就是说,你在前面干,他不会拿枪瞄着你,还会给你助力所以,两个人一起布局 一起定调子,一起往前冲。当下,重点解决人员思想问题。几个回合下来,乱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按照单位的重点职能,具体分成两块:一个是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地区内除在建的高速公路;配合省质检站检查外,我们主要负责一级公路以下的等级公路在建工程和农村公路村村工程的质量监督;再一个就是有个市公路质量化验检测中心;人员比重占总数的大半。

相对来讲:检测中心有些复杂。原先的负责人也是当时告的那个被判刑的站长,说是站长打麻将耍钱,他给送过钱,最后通过永吉检察院办案,数额100多万,其实是在朝鲜赌博输了,被判有期徒刑二十年,还有一人给予定罪免诉处理。市检察院曾在站里工作了半年之久,一时间站里弥漫着消沉的不和谐的空气,久久不曾散去。
针对实际状况,我和站长助理分工,因为我是主要领导,负责监督检查这一块的业务,其他的党务、政务、财务我都让他负责。即我负责开源收入,他负责站内所有的开销我这个管过二十来年财务的经理、局长、处长、主任,成了全交通系统唯一的一个不管财务的一把手。

维平他没在基层干过,有意识让他多分管部门的工作也是个锻炼过程,对以后当领导有好处。我俩配合得很默契,开拳就打,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二十多个人全数谈过一遍,了解情况,找准问题所在。最后集中在这个化验检测中心的头头这里。事情的出现,他的心里也有阴影;关键他是部门负责人,负面因素涉及整个中心;工作开展不起来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我就多次找其谈话,让他自己提出申请,把他从检测中心调出,成立一个检测科,任合他为科长。他本人体面地很场,从试化检测中心新提一名很有威信的负责人赵颖,她很快地进入了鱼色,恢复到正常状态,化验检测中心工作出现了向上走的趋势。

说下内幕,测评时,赵颖比于丽多一票,不是选举,票为参考。干丽和我是同乡且在我手下工作过,我与她舅妈是同学,她当年调质监站我帮的忙;有头脑,很能干,求上进,个别人对她有点意见。赵颖呢;我到吉林公路工程处当处长是接她老公公许兴顺的许去公路管理处当处长去了。不知啥原因,我俩心中有点不睦。可大家反映赵颖朴实,群众威信比较高。对她俩的选择,真是我一锤定音了赵颖!撇开亲疏,以大局为重维平助理很钕佩我之高风亮节。说道话,干丽为质监站出了大力,多年在工地现场北大湖桦甸、大绥河、烟筒山等地,为站里创收达百万之多,是吉林省交通厅表彰的先进个人。

为凝聚人心,这年的“五一”节,站长助理提出,组织大家去兴城旅游,正好沈阳有个园艺博会,我们就去了两天,也算是收心,因势培养领导与干部之间的感情。
在对各项工作实行量化目标后,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每个月各科都要进行总结汇报。全站开会大致控制在一个多小时,除了梳理情况,上情下达,再就是部署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这样的做法;形成了良性循环,任务完成得及时到位,特别是主动性增强了,出现了上上下下埋头工作的新气象。

年末,我们又推荐了站内的一位科长卞连祥同志,经局党办考核提拔为副站长站长助理则被重用,调去了局运输管理处。这一年吉林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成为了系统内的一类班子。
第二年,原先调走的一位副站长张君也回来了班子一正两副,加大了力量;工作开展起来就更顺了。
抓全站形象建设,在实效上取得新突破
说一千道一万·苦干实干出成果才是真赢。如何扭转质监站的混乱局面,重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新形象,踢开头一脚是关键o我是党政一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那几年常说的领导方法。现在也不过时。

第一年,我们在改变形象上做了四件事:一是妥善处理了高新检察院重查案件,使大家看到了新班子勇于担当的气魄,能平事儿会平事儿的决心和能力,有了安全感;二是克服阻力,解决难题在先,成功地完成了必选科目定编定岗定员,用最短时间按步骤,一个会结束了大动干戈的艰巨任务,风平浪静;三是利用休息时间,组织站内全员去外地旅游,达至凝聚人心,强化团结的目的;四是果断地解决了遗留问题,大刀阔斧地返还全部集资款。这一年,我们还自办了食堂,年节福利跟上。大家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实惠,有了心气儿。
一切安排就绪,终于让一个飘摇的小船竖起了风帆,走上了正轨。

此时,我的心大了,事就小了,没了后顾之忧。我走出去,带头下工地,到各县区奋战在工地,马不停蹄进行工程监督。站长助理在站内看家搞检测,开会接待起早贪晚。那一阵子,可以看出人心顺的一股土气,从未有过的高涨,全站工作风生水起。可以说旗开得胜。
当然,这种向好的局面,是我们把握了一种工作秩序,稳中带有质量的提升。那是我们工作的命脉,绝不能疏忽,因小失大,会前功尽弃。我在交通系统工作了多年,深谙其中的道理。
所以,在执行内部工作职能上,从严精细管理。为保证吉林地区公路工程质量,严格审查人员资质,按照技术指标要求,主要是对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检查施工单位监理。这一点,毫不含糊·从化验检测方面讲,对照施工单位的路基土方图纸,对水泥标号、钢筋标号等主动到工地取样,或是下边工地派员送检o对于+的湿度及混凝+等的检测,有时和施工单位一起设现场化验室。在这方面,我们和施工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建立起了以“确保质量,百年大计”为前提的配合关系,很融洽,不是猫鼠关系。

在对外相关工作上,注重协调与配合并行。认真组织每年一次的全地区公路质量工作会议,以交通局的名义进行总结表彰,签订工作责任状。既对省质检部门负责,又对吉林市政府负责,实事求是地认真准备会议材料。同时,根据会议的规模,布置好会场,做好其会务工作,全力打造吉林地区公路建设工程领域的新形象。
2007年,班子算是配齐了,一正两副,重新进行分工合作。
领导力量的加强,说明了上级机关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和关怀。我们无以回报,只有像样地、加倍地努力工作,不辜负组织上的希望与信任。这一年,我们组织了工程监理培训班,进行技术交底,审核人员资质,加大对公路建设质量的力度·舒兰二十公里一级公路,是市交通局明确的要打造成标准样板路,我们干了近一个月。在全地区召开的现场会上,市交通局领导很满意,同时,吉林省公路管理局的局长带队参观,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本人虽然马上接近离岗时间,但我的做人原则,办事有头有尾,不留遗憾。

大概有人会说,是为了什么政绩。应该肯定地讲,有这个因素,但不是绝对。政绩是对组织负责的体现,我也是把质监站当成了家,做什么都喜欢圆满,求的是心安。
通过局长工作,化验检测中心工作环境得到改善,让我着实地感到慰藉。在红旗原东环指挥部的办公室给了试验中心,从500平方米扩大到2000多平米,大楼上立起了张局长书写的吉林市公路工程化验检测中心,大字美观漂亮,室内设备齐全,经过省验收合格。既增加和扩大了单位公有面积,又改变了工作环境,我的心敞亮多了。
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时,我们投资建立一个标准化档案室,使其基础工作面貌一新同时,随着业务量的加大,站内由原来的两台车增至五台。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到了2008年,进账二百多万,干部生活有了保障,人人喜上眉梢。
但是,由于大环境不景气,有的工程没建完就没钱了,工程无法往下走。那两年,整个公路建设受到资金的困扰工程进度不好,但实施监督,行业管理这一块没有放松。我们仍然坚守高标准地履行行政职能,强有力地提高并保证了公路工程质量。
吉林市外县有三四个工地,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带领监督人员到磐石、舒兰、桦甸,到各区循环检测,毫无懈怠。我坚信,困难是暂时的。

把心铺在工作上,我没想过要捞取什么。政治资本,没什么可捞的,因为有一名老党员几十年的奉献垫底。作为领导干部,也没什么可捞的,当官不为民做主,莫如回家卖红薯o这一句就够了,我的付出心甘情愿。况且,国家还给了我足以支撑生活的那么多的银子o至干荣誉,我更未曾想到过捞取,却是组织上给予了我大多大多,说明我没有令其失望,那里面包含的东西,只有我自己知道的,无以言说的酸甜苦辣与辛劳。
每一年,我们站都被评为系统内的一类班子,看出这个核心作用的向心力、影响力。作为我个人,不仅年年被评为优秀领导干部,特别2009年退休前,还成为了全市交通系统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为此,作为个人我很欣慰。实际上,这都是站里全体干部的功劳,记在了我一个人身上。但我确实感到挺荣光滴。这是领导和组织上的一种认可,一种承认。
说来说去,看得见的业绩有目共睹,但那是看不见的人心,在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作为曾经的一站之长,我没什么可求,只想记住这些过往,到任何时候,想要做事,做大事,做成事,凝心聚力才是最重要的o尤其那句名言,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这点,我深信不疑,目很受益。多方奔走,顶着压力,担着风险实施用人理念每个人的人生开局各有不同,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作为知青,1968年,我在乡下干了一年。那时,举目无亲,全凭实干。最后当兵时,整个大队体检合格125个人,就我自己去上了。到部队干了四五年,第一年就入了党,当了班长。回地方在县运输公司,就是个修理工,干了一年多就被提拔了。最终,落脚吉林市,在交通系统走上重要领导岗位。

所以,我特别感恩图报,体恤下情,尤其同情弱者,很有正义感。从小看武侠小说,有大丈夫胸怀,仗义行走,为人处世,大大方方,不来不搞小动作,更不会小肚鸡肠o和我相处的人都说我没架子,到哪个单位都有凝聚力。当年的一个党委班子,我们九位成员,整个系统2000多人;一样的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大家心里相的就是于事儿。这质检站才一十多个人就烂成一锅粥,说是专门有人哲摸领导的问题,记黑帐。那你走得正行的正,他还能挑出你啥毛病,还能送你下火坑。况日,人家是对你负责,如此行事的义务监督员,对一个单位来讲是个好现象。我是从正面去理解的,这样的人如果多了,风气才能正,领导干部才不会翻船。也因此,我格外关照正义之十,他有啥困难,你能帮他解决,就帮他解决,时间长了,心被捂暖了,他反过来在各方面支持你。

做领导工作多年,我有自己的路数,一切的因素都是人为。在生活关怀、体贴每一位干部o逢年过节,我给大家搞福利。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每个人有啥事儿,谁有病了都去看望,副站长张君在北京做心脏搭桥手术,我去看他,回来又去接。总觉得,在你手下工作,一定要给温暖,有温度。
在干部管理上,适才而用,日用人不疑。我自认为有个优点,就是善干发现人才,放大人家的优点,因人调整岗位,能胜任的就推荐提拔到领导位置。到站里四年,用心培养人才,多方奔走,给这些干部解误会,解疑点,去污点。一步步地把他们培养出来,其用心良苦,无人知晓。
班子的一正两副都是经我推荐提拔的。我认为,本单位的人再说不行也比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这里的专业技术不是谁都懂的,且有着相当的实践经验,轻车熟路,用起来成本低,见效快。只要人品正,有些小毛病也没问题,可以用其所长。但我也是担着风险的,怕是有人不给我作脸儿,让我出现用人失察事故,打破我端正理念的良苦用心。还好,这类事没有出现。

2006年七八月份,交通局根据上面的精神,统一要求各单位实行定编定岗定责。那时,站内设置机构,即有办公室职能的财务后勒、政工党务、监督科、检测科,试化验检测中心。开会动员时我跟大家讲,一起共事,老同志要有位,年轻同志以后有机会,先别急着争位o你们有什么想法,直接找我说,不用托人。因为你们每个人的背景都和我有关系,咱们一起核计,尽量满足大家的愿望。通过三定定出团结来,促进了工作。办公室有主任,财务共四个人。经研究办公室的设置要砍掉,设财务科,监督一科负责干线公路,监督二科负责农村公路,检测科,总工办,试化验检测中心,叫做四科一办一中心。这样问题出来了,办公室主任于哲君曾在我到吉林市就给我开车,挺有感情滴,他没有竞争财务科长实力。我找他谈话,和他说,这边成立个农村公路监督科,负责全地区农村公路的工程监督。也就是村村通水泥路,当时叫小康路,每年全地区几百公里,点多面广需要检测宽度、厚度,验收质量,这项工作很重要。我让他去当副科长,他说自己没搞过这个,不懂技术,对我有想法。我耐心地对他说,财务你竞争不上,还不如趁年轻下去干点具体。
业务,学点技术来得实在。农村公路检测,小学文化就能干,路基宽度用尺量,厚度用取芯机取芯也用尺量,砼合不合格看化验室报告结果,干的好坏,进度怎么样,一看就清
楚,你能说会道,相信你完全能胜任。后来证明,这条路他走对了,有人说也挺实惠,还当了典型,受了表彰。适者生存,受益了,不一定买你帐,小人没有胸怀,不能按大人去要求,任他去吧!

在我来站不到一周的时候,高新区检察院来人了,把帐又拿去了,是因为有举报信,涉及原站长的问题,没有涉及其他人,这里有我的工作。监督科的科长钟立海,涉及到被判刑的那个站长的案子。永吉检察院给他取保定罪免诉处理,我到站里时,局领导直接派他到舒兰工地去了。2006年末,我直接跟交通局张局长要求把他调回来,一时半晌没动静。第一年,我又到局里做工作,说他学的是公路专业,站里缺这样的技术王部。最后,他回来了,继续当科长o仍然有人盯着他不放,我冒着风险和个别人的指指点点做他的挡箭牌,用之所长。他家里困难,每年站里和局里都给他补助。因为有人盯着他,工作不大胆。一次,他找我说,城投公司要成立试化验室让他去,单位停薪留职。我听后,为他的成长进步考虑,说这事这么办好不?我和张站去和城投领导商量,用咱们站的资质,设备不足的仪器他们购置,让你代表站里负责管理,利润两家分成,为站里创收,在城投上班,站里开会有事召之即来,他一听很高兴。当天下午去见城投吴总,我们是朋友,原运管处下派舒兰交通局长后的副市长,一拍既合,他是干事人。我在站内全体会上公布了,钟立海为站里创收,他一星管二,那边开份工资,还分了一套房子,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我退休时,考核他,局领导有话必须找我,我全面肯定了他,他被提为副站长。如果停薪留职,就没有这一步啦。
原来在站里的一位副站长张君,2006年被昌邑检察院因为农村公路验收的事,立案审查。通过详细了解,他没有事,我做了努力,昌检在给市局发的检察建议书上,没写他的名,只是说要吸取几条教训结案了。后期,本着对干部负责的态度,我为他的事没少往局里跑,新来的局长不认识他,我就一再地介绍他的情况,不厌其烦地做工作,经过努力,一个当了七年的副站长,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影响对他的提拔,我把他当个宝儿,因为他是人才,我退下来,他当了站长。

还有一位,原来是监督科副科长韩军,我到站不久把他提他为总工。他工作很起
劲,我工作起来省心省力把好钢用在了刀印儿上。
在我退休后,站内班子的一正三副,站长兼书记张君,副站长卞连祥,钟立海,韩铁军o都是内部产生的,先后调动提拔了四位科长,这在系统内引起很大震动。关键是,这些人的基本素质没问题,目有技术,属于专业干部,保护和爱护他们,说天些是对党的享业负责,对站里负责,更是对他们本人负责,每个人走到今天都不容易,从大处着眼,对工作是有益处的。至于,有的人不理解,钻牛角尖,但全站的总体运行是正常的,并且出现了好的势头。这是交通局新任运殿余局长的魄力眼力,他在磐石市任市长,舒兰市任市委书记,大气有格局,我们相识已久,他说,我和他大哥同岁,是老三届,对我很尊重。私下征求过我对质监站班子配备的意见,这是我对质监站全体干部最大的负责,这是我从政的信念。人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说,助人提拔成长也是这样的。

从这点上看,我维护的是质监站的自身利益,切身体会民情民意。也是我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贡献,要把一个像样的,特别能战斗的一支队伍,实实在在地交下去。说实话,我也不枉在质监站工作一场,和大家相识相处一回,都有个交待。
我是学理科,学道桥专业的,到吉林就一直跟“路”打交道,修高速,修一级路,修农村公路。对路有感觉,路路通。一日拿起笔回忆往事,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还是靠积累下来的,存在脑子里的东西,大致地把这四年打的一场战役,从工作鱼度,从心路历程,一点点地下载。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儿,回过头来看,心内有欣喜,也有凄然。欣喜的是,质监站在我工作期间,由破烂不堪到蒸蒸日上;凄然的是,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随着时间推移,已经物是人非,现在质监站不复存在了,统一归入吉林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了。
有一件事说一下,海铭局长宣布二线,请示张玉奇局长同意,应交通部检测机构之邀,陪同海铭局长参加桂林培训班,一路登庐山,去南昌,上井冈山,完成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
如果不把这些记下来,我觉得愧对自己,更辜负了那些与我一起战斗过的人,也对不起吉林市交通局党委对我们的关切和重视。在这里,我衷心感谢海铭,克千我的主管局长对我的厚爱和鼎力支持这场战役,我更真诚地感激运殿余局长主持局常委会,将我这一直在副县级单位任职15年的一把手,和市人事局领导协商决定,调至市运输管理处市财政开支单位任正具级领导退休。这是对我最大的关心和照顾,让我感动。为此,我的纪录,不仅仅是工作的回顾,也有党组织的关怀温暖,更有同事的支持配合,也有局机关各处室同志的无私支持,以及交通系统各单位的友好合作,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的大力支持,才使我在吉林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的一段历史有光有色有内容。
我的在岗事业终结之期--难忘的2006-2009过去了,记忆还在;翻页了,情,涛声依旧。
202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