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2021年度,他被评为罗湖区“最美退役军人”。他,就是大家眼里的深圳好人、百万慈善人郑宏彬,大家都称他,彬哥。
为了弘扬新时代退役军人新形象、新赋能、新使命,唱响新时代奉献精神,传播正能量,2022年7月,郑宏彬办公场所被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推荐列为深圳市退役军人红星堡垒户,将成为罗湖区又一个红色基因传承的打卡点,目前,正在紧张的布展中。让我们一起走进彬哥的人生故事吧。
彬哥自主创业的成功秘笈
第一次来深创业,是1984年那个春天,他和同村几个年轻发小,商量好来深圳大鹏湾开办养鱼场。当时,来到大鹏养鱼场,他们就傻眼了,所谓的养鱼场只不过是在两个山包之间筑起了一道土坝,形成了一个小池塘,池塘内几乎没有什么水。如果要建成一座像样的养鱼场,需要建设耗资巨大的引水工程和进行堤坝加固改造,而大家带来的那点钱,只是杯水车薪。于是大家商量后决定,放弃这个创业机会,另寻他路。大家各奔东西,个别发小去到建筑工地打工,另外几个干脆打了退堂鼓,回家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
彬哥是罗湖区黄贝街道一名参战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1975年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在部队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是一名优秀士兵,1980年光荣退役,是一名打不烂炸不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打过山洞,抢修过被炸铁路轨道,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累没有受过?
于是,彬哥下定决心,既然别人可以在深圳立足创业,我为什么不可以?
自主创业成为彬哥初来深圳第一个梦想。在亲戚朋友的指引下,彬哥来到深圳当年最大的集农贸肉禽鱼蔬果菜市场—南塘市场(后迁移到东门市场),各种档口门店火爆生意场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彬哥的眼球,于是更加坚定了他创业信念,促发了他创业的激情。
彬哥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他发现卖“三鸟”档口,生意非常火爆,排着长龙,老板娘忙的不易乐乎,有许多操着香港口音的客户埋怨,如果活禽有人加工那就太好了。
彬哥通过咨询,了解到原来有许多香港人喜欢从深圳市场带鸡鹅家禽返港,但是香港海关有严格要求,不准带活禽过境。
彬哥发现了人生第一个商机。军人给人的形象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第二天,彬哥就满怀信心的去找负责市场管理的工商所吴所长,说,所长同志,我是一名刚退役的老兵,想在深圳干点事情,我看好了这里的“三鸟”加工,能不能给我一个创业机会?一来方便市民和香港同胞;二来服务市场,提高市场经营多元化。
吴所长突然看了看眼前这位高大且帅气的年轻退役军人,反问到,我们深圳还没有哪个地方搞这个“三鸟”加工项目的哦,你会加工“三鸟”?
彬哥看出了吴所长的担忧,突然来了一个立正的军事动作,并拍着胸脯坚定地说,所长同志,您放心,我在部队干过炊事班,“三鸟”加工是我的强项。
看着眼前这位执着的兵帅哥,吴所长终于动了心,突然站了起来,说,好,有头脑,给你安排一个临时档口,当兵回乡创业这是好事,我们一定支持,做好了,长期有效,做砸了,群众反映了,立马取缔。
当天,彬哥花了50元买齐了加工“三鸟”的用具。彬哥又主动向卖“三鸟”的老板挨个打招呼,希望照顾一下“三鸟”加工生意。
为了吸引客户,信誉第一。彬哥还用红纸黑字,向市民做出承诺、明码标价:宰杀一只鸡,包去毛收1毛、鸭2毛、鹅5毛。
由于彬哥宰杀技术好,去毛干净,动作干净利落,价格又实惠,许多市民慕名而来,没有想到,生意越来越好,几乎每天早晨都要排成长龙。
为了减轻市民排队,每天早上,彬哥请了两个帮手,一个负责宰杀家禽,两个负责去毛。
一天,《深圳特区报》一名摄影记者突然到访,看到彬哥档口居然有排长龙现象,出于新闻敏感,便过来采访拍照,于是,拿出相机拍下了彬哥现场宰鸡照片,第二天,特区报在头版右下角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好消息,南塘集贸市场多了一个“三鸟”加工档口》。
《深圳特区报》消息一出,彬哥开的“三鸟”加工档口果然更“火”了:慕名而来的,看热闹的络绎不绝,生意越来越兴旺。
说实话,那几年做“三鸟”加工确实很苦很累,每天起早贪黑,但是,看到生意日渐红火,付出得到回报,彬哥心里特别满足。那可是我人生中掘到的第一桶金,彬哥回忆这段往事时自豪地说。
彬哥经过艰苦创业、不断奋斗,终于在深圳闯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正式办理了“三鸟”加工营业执照。
彬哥动情地说,当年,我从吴所长手中接过印有“三鸟”加工的营业执照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因为我太激动了,说不出来的兴奋。
领到“三鸟”加工营业执照,彬哥是深圳第一人,可以肯定的说,也是深圳农批市场改革开放又一个创新。
饮水思源不忘回报乡里
三年时间,彬哥成了当年深圳响当当的万元户。1988年,彬哥想回趟老家把祖屋翻修一下,还特地跟母亲打了电话,父母非常高兴。
当彬哥怀揣6000元兴致勃勃返乡时,刚下车一眼便看到了自己曾经读书的学校,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读书的情景,仿佛又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于是,彬哥情不自禁的走进了校园……
可是,学校依旧是五十年代老旧的样子,课桌破烂不堪,彬哥同时还从校长口中了解到,由于本地经济薄弱,不少家庭因经济困难,无法供子女继续上高中、读大学而被迫让子女退学打工赚钱帮补家用,其中不乏一些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常令学校领导和老师感到叹息痛心。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深知读书重要性的彬哥没有多想,直接将翻修祖屋的6000元塞到校长手上,深情地说,老校长,作为曾经的学子,我有义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略表心意。当时,校长就懵了,看到那么厚厚的一捆人民币,激动地说,你在深圳只是做小本生意也不容易,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是啊,6000元是彬哥几年省吃俭用辛苦赚下的一点点积蓄,这在当年可在农村建一座宅院了。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彬哥始终不忘乡村振兴战略,为家乡经济建设发展和村民致富做点贡献。
一位熟悉和了解彬哥的同村人动情地对笔者说,在我的记忆里,彬哥为我们村甚至我们那个小镇做了两件令人赞颂的大事。
一是给家乡发展经济积极捐款,比喻说校园环境改造、乡村道路建设、桥梁修建、村基础设施维护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至今,彬哥向家乡井都神山小学、井都中学、神山村党支部,以及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捐款高达百万元之多,与此同时,他还向广东省“十项民心”工程、汶川地震、洪灾地区、边区老区孤寡老人院、悻悻学子、历史文献馆等捐款共计200多万元,各种荣誉奖状挂满了彬哥家整个厅墙。作为一个小本生意的经营者来说,实属不容易,彬哥确实很伟大,是退役军人回乡自主创业的一个典范。
二是彬哥致富后,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主动带动乡亲们实现共同富裕。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以及资助下,超过100多个家庭走上了富裕道路,并提前过上了幸福小康生活,几乎每家在深圳都有自己的一到数个档口或经营的商铺,上千万资产的家庭就有数十户。 乐于助人 永葆军人本色
在同行眼里,彬哥在东门市场经营商铺几十年,从来没听说他有短斤少两、欺行霸市行为,彬哥不但乐善好施,而且还是一个遇事挺身而出、乐于助人、永葆军人本色、退伍不褪色的退役老兵。
1988年6月的一天上午,天气酷热,这时,有一位老人在离彬哥档口约六七米的地方站着。细心的彬哥发现这位老人脸色苍白,也许天热,长时间站在阳光下导致身体不适,于是,彬哥走到这位老人身边,关切的问,先生,您的脸色不太好看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到我档口坐一会,喝点凉茶?老人看了一眼彬哥后十分吃力地说,我我身体不行了……话音刚落,这位老人“扑通”一声,顺势倒在彬哥怀里。彬哥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后,二话不说又背起老人跑到上百米的街边,顺手拦了一部的士紧急将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送往医院抢救,并且给老人垫付了基本医疗费用,直到联系上老人的亲人后,彬哥才悄无声息的离开医院。
一个月以后,这位老人带着子女,拿着一篮子水果、一捧鲜花特意来东门市场寻找救命恩人彬哥,千恩万谢。大家这才知道,彬哥又做了一件好事。
老人的事情促动了彬哥又想做的另外一件好事。他自掏腰包6000多元,通过申请报批,在不影响消防和人行通道的情况下,请泥砖工按一定的比例规格设计、施工,很快便砌成了10多张供行人临时歇息的水泥座椅。看着这一张张已坐满游人的水泥座椅,彬哥的心里甭提多开心。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深圳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深圳人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步子更快了,许多辞职下海纷纷南下的深圳人,不再“摸着石头过河”,而是纷纷在深圳开店、创办小作坊,办民营企业……
这时,彬哥又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商机:想要富,就来东门开商铺。
彬哥又抓住了一个开商铺的商机,于是,他在东门一口气开了10多家卖凉茶和干货的商铺,被家乡人传为佳话。
由于彬哥在生意场上行善积德,他经营的10多家档口和商铺的生意一直很顺利,火红。
一位客人对笔者坦诚地说,我是彬哥几十年的老客户了,每次到东门市场买干货,我都是直接奔彬哥的档口去的,不为别的,就冲他的人品和信誉,我这一辈子认定彬哥了。
在东门市场采访,我还听说了这么一件关于彬哥救火的感人故事,那是1989年的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大家穿着厚厚的衣裤。
这时,彬哥送货去黄贝岭一间酒楼,在返回路过湖贝旧村时,老远看到村里一间房顶冒着黑浓烟……这不像是炊烟,一定是起火了,彬哥加快了脚步。
深圳有许多城中村,而城中村最大的特色是楼挨楼,密密麻麻,最大的火灾安全隐患就隐藏在这里,各种电线和高压线交错从中穿过,像蜘蛛网似的盘旋在城中村中,湖贝村就是典型的城中村。
火势越来越大,而且是明火,看热闹的人倒不少,但没人敢爬上房顶,大家都盼望着消防车早点出现。
火情就是命令,彬哥那能多想,拿起通道旁大竹梯,顺手提上一桶水“嗖嗖嗖”上了房顶,在众人的配合下,大家齐心协力接力送水,连续泼了数十桶水后,终于将火扑灭。
由于天寒地冻,负责扶梯的那两个小伙子全身也被水淋透,无意识松开扶梯的手,由于水泥地泡了水,特别滑,就在这时,竹梯顷刻之间滑落了,彬哥从竹梯上摔了下来,幸亏房屋不高,彬哥在部队时又练过单双杠,双手落地,没有造成重大事故,受了轻伤,至今手掌上还留下了两道深深的疤痕。
彬哥见义勇为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其实,彬哥的好人好事和感人例子数不胜数、举不胜举。
彬哥是郑振发的救命恩人,大家都知道。说到救命那件往事,郑振发至今感叹人的生命之脆弱。
1995年8月的一个晚上约7点左右,在东门翠湖街潮阳建筑公司大门口,这时,彬哥和儿子路过此地时突然发现一名较肥胖的男子躺在路边,走近一看那位男子满身流着鲜血,在地上不停地呻吟着,嘴里喊着,兄弟,救我……他还活着,不管发生什么事,先救人,彬哥叫上儿子当帮手,背起男子朝外面大马路跑去,一口气跑了几百米,终于拦上一辆空载的士,父子俩将男子及时送到人民医院急诊室抢救。
郑振发动情地说,那年要不是彬哥父子俩,我早就不在这个人世了,据当年医生说,如果迟送半个小时将会有生命危险,虽然现在我已经变成了一个三级残废人,但是,彬哥父子俩救我的事,我永生难忘。
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榜样
彬哥虽然在深圳赚了钱,但他为人低调,始终不忘回报深圳这块热土。积极捐款的同时,他常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黄贝街道、社区工作站组织的党员义工活动,而且还经常参加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黄贝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的红星志愿者活动。
方佳鹏是罗湖区黄贝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一名工作人员,也是黄贝红星志愿者团队主要的一个组织者,他动情地说,彬哥是一个很热心、很积极,而且乐于奉献、愿意回馈社会的人。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一种精神,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军人的本色。每次发起志愿活动,他总是积极参与,还带动周围的退役军人朋友一起参与志愿活动。
2020年大年三十,武汉突发新冠疫情。大年初二,深圳吹响了防疫阻击战的号角:全市所有住宅小区实施史上最严格的来访登记制度和体温测量。
彬哥得知社区人手不够,第一时间主动报名请战,要求参加重点区域的卡口值守任务,还主动捐款给社区整修防“疫”防控设施,那年,彬哥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
彬哥不仅冲锋在前,还动员本公司员工放弃春节休假,一起轮流值班在卡口,连续坚守了14个昼夜,服务时长近200个小时。
彬哥对积极参与社区防控的员工不仅工资足额发放,还给予奖金奖励。
为了打贏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彬哥带头向罗湖区慈善会捐款10万元用于抗“疫”,在他的感召下,彬哥儿子郑健生也慷慨解囊10万元。
2020年3月,彬哥得知家乡神山村党支部正在向武汉捐款的信息后,以一位共产党员的名义再次向武汉疫情灾区捐款10万元。
2022年5月8日,彬哥向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公益慈善会捐款10万元。2022年7月,彬哥得知一名退役老兵家庭困难,他又一次伸出援手……
在部队战友印象中,彬哥是一名优秀士兵,多次立功受奖;在同乡人的眼里,彬哥尽管是做小本生意,赚钱有限,但却是一名拥有百万慈善头衔的捐款人;在罗湖黄贝街道退役军人红星志愿者心里,彬哥是最美红星志愿者。
2021年12月,彬哥被评为罗湖区“最美退役军人”,面对摄像镜头、面对多家媒体记者采访,彬哥动情地说:“我将时刻准备着,只要国家有需要,义不容辞冲锋在前,永葆军人本色,尽己所能,竭诚奉献,为罗湖区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彬哥字字铿锵,句句振奋。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彬哥不忘初心使命,履行党员义务,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彬哥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
彬哥的故事虽然平凡,但是,他在不平凡的致富路上始终不忘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穿上军装的彬哥,是一名优秀士兵;脱下军装的彬哥,他是“最美退役军人”。
文字:刘爱平
摄影:刘爱平
编辑:刘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