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查子·元夕
作者: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注释
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追忆去年元夜欢会的往事。“花市灯如昼”极写元宵之夜的灯火辉煌,那次约会,两情相悦。周围的环境,花市,彩灯,明丽如同白天;明月,柳梢,都是相爱的见证。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想念伊人的伤感。“今年元夜时”写出主人公情思幽幽,喟然而叹。“月与灯依旧”作了明确的对比,今天所见,依然如故,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却已物是人非的思绪。
此词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其实是朱淑真所作,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上句“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世事难料,情难如愿。牵动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谁不曾渴慕,谁不曾诚意追索,可无奈造化捉弄,阴差阳错,幸福的身影总是擦肩而过。旧时欢愉仍驻留心中,而痴心等候的那个人,今生却不再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呢?那曾有的爱情真是无比难测吗?如果真的这样,那些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美丽韶华难道是在岁月中流走的吗?谁也不曾料到呵,错过了一季竟错过了一生。山盟虽在,佳人无音,这是怎样的伤感遗憾,怎样的裂心之痛!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任君“泪湿春衫袖”,却已“不见去年人”,此情此伤,又怎奈何天?欧阳修的诗词甚多,而我独爱《生查子·元夕》。反复低吟浅唱“去年元夜时……”无限伤感,隐隐一怀愁绪化作一声长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绵绵无绝期?
赏析
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词的上片是女主人公对一年前与情人约会的回忆。首先明确地交代了时间,点出了词的题目。接着用“花市灯如昼”一句描写了当今风光。花市,每年春天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民间风习。花市未收,华灯已上,照耀得如同白昼一般,——这就写出了元夜的繁华热闹。因为是三五之夜,此刻那徐徐升起的一轮明月,正爬上柳树的枝头。灯、月交辉,已经为节日增添了异彩;而在婀娜多姿的柳树的映衬下,明月更显得妩媚多情,仿佛在注视着人间的一切。
这里写“灯”,写“月”,固然紧紧扣住了“元夜”的特点,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设置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下文将要写到的人事的美好。这“人事”自然是指女主人公与情人的约会。你看,她止不住内心的欢悦和激动,终于道出了只属于她与情人之间的秘密:“人约黄昏后。”有了上面的渲染和铺垫,这约会便显得无限甜蜜和温馨。女主人公只用一句话轻轻点出,而把约会的具体情事推到“幕后”,不仅多少表现了少女的羞涩,令人想见她的欲言又止的情态,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表现了作者刻画人物心理与剪裁的精湛技巧。。
下片是女主人公直抒当前境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情绪,与上片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再度点明那一特定时间后,仍从“月”与“灯”着笔,而以“依旧”二字简而言之,只是由上文映带,这就省去了不必要的笔墨。但对人事的叙说有所强化:“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虽然着墨不多,却也勾勒出了一位伤心美人的形象,读者从她的衫袖上泪水之多(“湿”)不难看出她感伤情绪的浓重。这完全是由“不见去年人”所引起的。尽管造成这种可悲的现状,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暂时离别,还是由于外力的强制而永远分手,我们不得而知,因而无法判定那种感伤情绪是离愁别恨,还是失恋的悲哀,不过从女主人公深切的怅惆之情中,还是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极大痛苦。下片是女主人公直抒当前境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情绪,与上片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再度点明那一特定时间后,仍从“月”与“灯”着笔,而以“依旧”二字简而言之,只是由上文映带,这就省去了不必要的笔墨。但对人事的叙说有所强化:“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虽然着墨不多,却也勾勒出了一位伤心美人的形象,读者从她的衫袖上泪水之多(“湿”)不难看出她感伤情绪的浓重。这完全是由“不见去年人”所引起的。尽管造成这种可悲的现状,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暂时离别,还是由于外力的强制而永远分手,我们不得而知,因而无法判定那种感伤情绪是离愁别恨,还是失恋的悲哀,不过从女主人公深切的怅惆之情中,还是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极大痛苦。
此词的艺术构思近似于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却较崔诗更见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也更具民歌风味。全词在字句上讲求匀称一致,有意错综穿插,它用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上四句与下四句分别提供不同的意象以造成强烈的对比。上下阕的第一句“去年元夜时”与“今年元夜时”,第二句“花市灯如昼”与“月与灯依旧”,两两相对,把“元夜”“灯”作了强调;而“人约黄昏后”与“不见去年人”,则是上阕第四句与下阕第三句交叉相对,虽是重叠了“人”字,却从参差错落中显示了“人”的有无、去留的天差地别及感情上由欢愉转入忧伤的大起大落,从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起伏变化。
词作通过主人公对去年今日的往事回忆,抒写了物是人非之感。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词的语言通俗,构思巧妙,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日,重叠对应,回旋咏叹,具有明快、自然的民歌风味。结尾“泪满春衫袖”一句,则通过描写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十分充分。全词以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今昔对比、抚今追昔的手法,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凹首之感。语言平淡,意味隽永,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和苦痛体验,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语短情长,形象生动,又适于记诵,因此流传限广。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韩偓〔唐代〕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译文
侍女翻动着梳妆匣,故意惊动她不要再睡。哪知她本就彻夜未眠,正背转身偷偷地落泪。
懒得卸下发上的凤凰钗,又害羞钻进那鸳鸯锦被。不时看一眼将尽的灯烛,只见它随着烟落下灯花穗。
注释
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侍女:婢女。
妆奁(lián):指女人化妆用的镜匣。
故故:故意,特地。
卸:除下。
凤凰钗:妇女头饰,凤凰状。
鸳鸯被:绣有鸳鸯花纹的被子。
金穗(suì):指灯芯节为灯花。结的过长了,有时候会掉火星。旧传灯花有喜信。
词的上片写一个侍女对贵妇人未眠的误会与发现。“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是说一个侍女动了一下梳妆用的镜匣,想故意惊醒睡着的女主人。可能侍女未获主人同意不便离开,但久候不耐烦,误以为人已睡着,有意发出响声,装做提醒主人梳妆的样子而惊醒她。“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意谓:哪知道主人本未睡着,而是背过面去躺在那里暗暗地落泪。
下片直接写贵妇人未眠的情态和原因。“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说女主人懒得摘除头上的凤凰钗就躺在床上了,看到被子上绣着鸳鸯而羞于睡进被子里。凤凰钗是做成凤凰形的钗子,鸳鸯被即绣上鸳鸯的被子。女主人是位贵妇人,未卸妆而卧是情绪不好。见被上鸳鸯成双,而自己却孤单一人,相形之下不觉害羞。这正暗示出其丈夫不与同居,是其孤独难眠的原因。“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说这时又见到油灯将尽,带着烟掉下一些火星。金穗,指灯芯结成的灯花,像金黄色麦穗。结的过长,掉下成为火星。这是写残夜之景。妇人虽已就寝,但依旧未入眠,可能前一夜是残灯下孤眠的,这一夜此时又一次见到残灯,见到灯花落下。这暗示等待丈夫同寝的希望又一次破灭。其相思之苦,读者自可理解。
这首词构思精密细致。从头二句写误以为入睡,到三四句写发现未眠,是个转折。五六句进一步写未眠的样子及原因。末二句更进一步写失眠之苦。描写步步深入,女主人孤眠之难,相思之深,也层层揭示。写侍女的动作与女主人懒卸妆有内在因果关系,因为主人懒卸妆,才有侍女动妆奁。前后安排,很有逻辑性。这首词描写贵妇人既恃贵娇懒,又相思害羞的心理十分细致。选用偷、懒、羞等形容妇人这种心理,极为精确。末二句以写景作结,耐人品味。表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匠心。
词牌介绍: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沿用为词牌。一说“查”即“楂”之误笔,原意即为“生楂子”。
调见《尊前集》。仄韵,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为一首仄韵五言绝句。单数句不是韵位,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始见韦应物词。“查”读“楂”。
又名《楚云深》、《相和柳》、《睛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

生查子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韩偓
侍女动妆奁 故故惊人睡 那知本未眠 背面偷垂泪
中中中中中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中仄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懒卸凤头钗 羞入鸳鸯被 时复见残灯 和烟坠金穗
中中中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仄平平句中中中平仄韵

生查子习作➕评点 供学习借鉴
1、生查子-盼归 春燕
昔年春暖时,喜燕梁檐绕。切切祝祷声,爱语芳音妙。
今逢春暖时,祖屋更新貌。期盼燕双归,思念门楣闹。
评点:昔今的对比,写出时代的变化,由此生发出无限的感概。下片词句较上片谓通畅。切切私语声,与我相调笑。这句改成这样,与词调更谐。
2、生查子.匆匆岁月
昔日花年华,远赴山区去。披星种田忙,归去斜阳暮。
岁月已蹉跎,志趣知青聚。诗海拾遗珠,莫把秋光负。
评点:上片有昔起笔,叙事真切,下片对岁月流逝有感叹有寄望,在情感的表达上有起伏,特别时结拍的意境提升很好。花出律,建议改“好”或者“妙”。“志趣”建议改“昔日”。
3、生查子 . 冬在羊城
羊城冬如春,百卉来相约。落霞映珠江,游舫悠交错。
冬至天低沉,湿气寒潮漠。细雨淅棉棉,雨中花容落。
评点:首句平平平平平。第二句百卉来约,虽然运用夸张,但是觉得还是不宜。天低沉,平平平。此首对于广州冬天的描写比较真实,间有佳句,如:落霞映珠江,游舫悠交错。细雨淅棉棉,雨中花容落。缺点是对格律的要求不够严格。请对照词谱进行调整。
4、生查子.秋愁
枯叶却寒秋,飘落随风去。残阳堕西山,昏暗催愁绪。
往事皆如烟,追忆生悲楚。碾转夜蚕眠,深思隐归处。
评点:借物抒情,好。词情比较低沉。
5、生查子·登梧桐山有感
晨早辞家事,独上梧桐岭。悄僻静蚊缠,堕雾风吹冷。
怀亲勇当年,过港潜攀境。唏嘘痛悲心,留乡更荣幸。
评点:有登山眺望而引发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怀,叙事的脉络清晰,结拍议论作结,突出感。悄僻静蚊缠,这句还须斟酌。嘘平声,出律。

6、生查子 先慈遗像
黑白寂无言,笑貌依然在。可记夜归来,儿被为重盖。
痛别三十年,常梦相逢再。天上请加衣,雁信传天外。
评点:睹物思人,情感饱满,真切。两片的结处有照应,章法、结构都好。读之令人泪下,忽然想起我的一首旧作》
7、生查子 . 故家
小巷静无声,老井依然在。阶上数盆花,淡淡凝霜彩。
陋室换新容,旧梦归尘海。清供奉椿萱,香袅帘栊外。
评点:词境幽清,写出通篇无点题之笔,而笔笔不离题,引人无限幽思与怀念。词的声情很合这个词牌的声调要求。
8、生查子. 辛丑年关感怀
千里故乡情,似箭曾归去。梅雪漫纷纷,除夕萱堂聚。
两载困吾身,怕说吴侬语。问月几時圆?魂梦梧桐雨。
评点:离愁别恨,是古典诗词中永久恒远的情感,这首词描写的正是这样的情感。起笔虚,三四虚实句。词的情感全在“怕说吴侬语”一句中,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却是浓烈情感所在,这就是所谓的欲扬故抑的表现手法,明明想说,却偏说不说,这样的表现更为强烈,古人多用。这种表现手法极蕴藉含蓄。结拍先问,然问又不答,留下无穷的回味。
9、生查子 . 喜看洛溪大桥拓宽通车
车流疾如风,桥路经开阔。碧水彩虹连,绿岸华灯烨。
苍龙困岁余,铁马成龟鳖。旧貌换新颜,若流星追月。
评点:上片叙事,下片议论,上下的结构分明。
10、生查子 . 充电
上半生求学,受折腾颠簸,知识缺更新。不再论功过。
今报文修科,课设荧屏播。感受渐提高,毋负师牵拖。

评点:叙事有条理。押韵检查一下,此牌要求押仄声韵。
11、李放华
生查子.深冬念
风卷展冬云,凛冽随催愰。冷惹菊花寒,陌染银霜降。
崖上水潺潺,生炭灵清唱。雁燕盼归期,流转凝春仰。
评点:冷惹菊花寒。好句,赞。生炭灵清唱。这句不通,建议修改。
12、生查子·同学聚会
忆同学少年,携手凭栏处,青衿致远时,壮志凌云路。
此聚已经年,再别邻迟暮,乌发染风霜,闲心论今古。
评点:上昔下今。上片词情高昂,下片迟暮之感,形成对比。结拍淡远。
13、生查子 . 学诗
相交六载多,门外空厮磨。熟读万千行,检点难言可。
唐诗与宋词,遍结长春果。国粹赖传承,期解心中锁。
评点:选取颇具典型的细节,用拟人修辞,穿插叙事来表达,手法好。
14、生查子 . 忆往事
昔追往事时,夜梦长诗卷。年少误无思,心冷神伤展。
梦迷岁月燃,忙碌图强践。数十载牵缠,老脸滄桑显。
评点:无限感怀之情,读之怆然。“图强践。”这里要斟酌一下。
15、生查子•游美景忍隔离
胡杨久慕名,结伴欣然去。好景爽心情,快乐安知虑。
疫情突降临,受隔孤单处。萧寂寄愁思,所幸平安度。
评点:从上下心境的不同,写出新冠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题材现实。

16、生查子 . 趣
朱唇润丰丹,春雨丝如线。红叶逐晓寒,秋雾游江岸。
难辨两无分,雅趣遮尘眼。最是墨惟诗,直须赞奇彦。
评点:上片好,一句一景,色彩明丽,景句如画。
17、生查子•粤清明
昔日清明时,整月绵绵雨。墙上挂水珠,不敢开门户。
如今清明时,不见毛毛雨。墙上日光来,四周燥干处。
评点:清明时,三连平?上片写岭南气候的特点很是到位,下片今,如今与往日的不同,但是,为什么不同,这个没有写出来?缺乏因果的关系。
18、生查子—岁月
漫长岁月流,曾为功名斗。壮年盛气凌,遇事皆能手。
洪流棱角磨,尘亊皆参透。人约夕阳时,品茗独斟酒。
评点: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岁月对于一个人的雕刻,上片些少年意气,后半有激荡的人生归于平静,在构思上与蒋捷的《一剪梅》相似,善学前人,点赞。
19、生查子•訪茶塘小学旧址
故地夜常思,童稚歡娱事。課堂讀書聲,課後同遊戲。
白首抱相看,童貌仍留記。評點舊時容,蒼榕色猶翠。
评点:全词虚实相间,既有对往时的回忆,又有目前的情境,请与景、往时与现在在词中交替,画面是立体的,最喜下片,真实、感情充盈又不失趣味。
20、生查子.晓港公园
晓港翠竹园,芳草如春绿。碧树鸟声鸣,湖水涟波逐。
漫步竹林中,尽见闲娱族。冬日朗晴天,梦入逍遥谷。
评点:采用白描手法,将景物一一描绘,情景逼真,运笔极有层次。审美感极好。

21、罗虹
生查子•访梅
冬日访梅踪,遍岭银花秀。竹径探霜枝,林影迎霞岫。
清香染玉腮。洁白沾罗袖。片片意幽贞,心底无尘垢。
评点:前六句白描写梅花,人在景中带出,后两句议论结,全词意境清幽,具有美感。
22、生查子.泮塘今昔
五秀入盆栽,不唱田园曲。湖畔泛商潮,瓦舍成民宿。
最忆过荷塘,四野田畴绿。匝地是榕荫,瓜果催年熟。
评点:典型场面的典型景物描写,景多而不觉拥挤,见安排之力。
23、生查子•龙导尾怀想
珠水贯龙溪,舟楫通桥岸。潘庙作书堂,幼稚常游玩。
漱涌盖沟渠,街屋残容烂。童趣荡无存,夙好何如愿。
评点:昔今的对比,写出了对往时美好的无限留念,以及对时下的无可奈何。潘庙可改古庙。
24、生查子·花市
往年新岁前,月映珠江口。人花似如潮,城里榕枝茂。
今天新岁前,月与江依旧。不见赏花人。疫情何时走。
评点:上片欢景,动;下片哀景,静。层次的安排挺好,亦有对比。天可改为年。
25、生查子·冬至
昨夜潇潇雨,寒水催冬酿。三更冷露深,一夜惊霜降。
今宵又敲窗,昔我行吟唱。梅傲暗生香,客回易听响。

评点:词情曲折,境界幽清,虚实交相运用,增加了美感,点赞。
26、生查子·英西行
看粤北峰林,野色无间断。蜿蜒翠嶂横,岭外斜阳晚。
寒谷起松风,层壑云烟散。人静月分明,卧听风林战。
评点:好,点赞。人静月分明,卧听风林战。结拍好句,战字用的新颖。首句的句式有问题,看/粤北峰林。23或者32最好。
27、生查子.伴母
母疴廿载前,几度危垂至。子女痛心房,奔走寻贤医。
死生劫历惊,医者仁心治。愈后得生安,跨迈迎今岁。
评点:写出了家人间不离不弃的亲情,感人。通篇叙事,如果增加抒情句,会更好。
28、生查子.人生
大器晚成日,屡屡群芳忌,平生讲原由,誓死求全体。
人约黄昏时,尘事皆无记。品茗独沽间,人生皆成戏。
评点:这种题材比较难于写。下片不错。
29、生查子 忆旧
当年冬至时,梅朵开心笑。腊梅点红颜,娇影花中俏。
今年冬至时,梅骨依然傲。相约昔年娇,白鬓如霜照。
评点:今与昔的对比,从对比中写出时节的变化又将情感代入其中,手法自然。
30、生查子-冬登白云山
冬上白云山,树翠梅花绽。连绵众山峰,鸟舞兼鸣啭。
登上观景台,开阔观看远。往事怎忘怀,唯有一长叹。
评点:由景及情,颇见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