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35)
诗║李耀文
第六章~第二十节
韩愈倡古文运动
开创文学史新风


南北朝以来,骈文始盛行。
行对偶声律,典故词藻浓。
华而不求实,居少难及众。
自从隋朝后,多次倡新风。
禁文表华艳,终未禁成功。
时至唐中期,古文运动兴。
相对骈文言,质朴自然风。
不受格式限,更能表内容。
取法秦与汉,因此古文称;
韩愈柳宗元,唐代之文星。
古文倡导者,新风之帅领。
韩愈字退之,河北昌黎生。
名门之望族,学识装满胸。
主张文载道,无德即无能。
提倡创新意,吸史之艺精。
古文之运动,却受时人讽。
韩愈不动摇,继续招门生。
汲取新词汇,古文中填充。
韩文不拘格,优秀作品丰。
开创文学史,散文新传统。
文起八代衰,苏轼之点评。
注: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