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凤县铁峪铺镇化庙村根据本村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科学分析,理性定位,使农业产业走上“有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新路子。

有而特:彰显农业产业优越性。化庙村立足本地,面向外界,正确研判认定本村农业产业的范围和层次,科学论证其“特”之所在,综合分析农业产业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定量分析,确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产品,掌握产业产品“特”的程度。化庙村地处秦岭南麓、商於古道中段,山大沟深,属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地理地貌,水源、空气洁净,适宜发展山地特色种植,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原生态、无污染农产品。因为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天然条件,所以已实际栽植培育天麻、大樱桃、冬枣、芍药、猕猴桃等特色产业产品,以“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实现“有需求、立得住”的产业产品目标。

特而优:突出农业产业竞争力。发展农业产业不能仅仅满足于“人无我有”的状态,而要迈向“人有我优”的境界。化庙村注重优化配置,从种、养、加、产、供、销多方面全产业链打造,不断拓展农业开发的深广度,下功夫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发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以已经成熟运行的天麻和大樱桃产业为例,通过炮制、加工和和必要的装潢包装,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优而美:实现群众化主体目标。在发展农业产业上注重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思想理念,以群众为主体,顾及全村各个区域各个角落的实施分布,让”美“由表及里,从颜值形象深入内在气质,让”美“的元素变成一种空气和土壤,让全体群众在自己的劳动中共创社会财富,共享发展成果。目前,化庙村的农业产业已经实现普及化发展,利用常态化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等政策机遇,农业产业、庭院经济互补共生,遍地开花结果,做到普洒阳光雨露,广播“美丽”火种,要让群众真正在美好的生活环境中享受美好的生活。
供稿:米忠庆
编辑发布: 家在商洛微传媒 商洛碎心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