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铁路,你是新中国第一路,你是历史的丰碑,你的建成通车,掀开了新中国铁路的建设高潮。
6月26日,伴随郑渝高铁全线开通,建成开通了70周年的成渝铁路尽头站——重庆站(菜园坝车站)也同时关闭,进入重庆高铁站改造。
6月27日,原重庆开往内江的5612次绿皮慢火车改由重庆南站始发,内江返程的5611次绿皮慢火车改为重庆南站终到。
昨晚接到多年的老朋友,原重庆客运段京快车队党总支书记、乘务副段长退休,客运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周安晋邀请,今早9点30分,重庆南站集中乘车,随5612次慢火车6号车厢,参加“纪念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列车随展活动。
成渝铁路作为新中国第一路,它的建成开通,掀起了新中国铁路建设高潮,为新中国铁路建设,创造积累了成功经验。
1950 年6 月,党中央决定修建成渝铁路!采取“就地取材”的修建原则,发动3万解放军和10万民工参建,以每天5030米的推进速度,通过广大军民,肩挑背磨,奋力攻坚,苦干实干,1952年7月1日,经历了从满清到民国,半个多世纪尚未建成的504公里成渝铁路,仅用了2年时间就建成通车。
通车这天,毛泽东主席为成渝铁路通车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邓小平为《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成渝铁路通车!”
通车这天,成都、重庆站锣鼓喧天,在同一时间,贺龙司令员在成都车站剪彩,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长藤代远在重庆车站剪彩,命令首趟52次旅客列车由重庆开往成都!成渝铁路的开通,成为带动沿线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剂,成为川渝人民交通出行的桥梁和纽带。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开通首发第一趟重庆开往成都的52次旅客列车,担任首趟旅客列车的列车长是上海列车段,调来支援大西南铁路建设,重庆铁路管理局重庆旅客列车段,成渝车队第1包乘组,24岁的青年列车长顾宝庆,而今已是副段长退休,94岁高寿的老人了,建国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顾老分别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和“在党50周年纪念章”。
1958年11月9日,成渝铁路首发46次进京直快旅客列车,担当首趟进京列车的列车长,是从北京列车段调来支援大西南铁路建设,重庆铁路分局重庆列车段,京渝车队第一包乘组,22岁的青年列车长王佐昌,而今已是副段长退休,88岁高寿的老人了。他说:重庆开行的首趟进京旅客列车,经由成渝、宝成、陇海、京广线进入北京,全程运行60小时27分。
1987年12月24日,成渝铁路全面实现电气化后,年运输能力由过去的61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相当于新修了一条成渝铁路。2008年,成渝铁路年运输货物达到了9004万吨,相当于最初修建时的近15倍;年旅客到发量7千万人次,彰显了客货运输的辉煌。
伴随时代的变迁,成渝铁路开行的旅客列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牵引的闷罐车、绿皮车,到内燃机车牵引的绿皮车、闷罐车,到电力机车牵引的红皮空调车年代。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号角声,成都、重庆站每年春运,民工流、探亲流、学生流,人山人海,涌入车站广场、售票大厅,排队购买火车票的喧嚣火爆场面,伴随“羊儿客”、“串串客”、“票贩子”的身影,让人们无法忘怀。伴随90年代中期,成渝首条高速公路开通,2009年7月,成遂渝高铁开通,曾经火爆的成渝旅客运输,成都—武昌75/76次、成都—贵阳81/82次、重庆—攀枝花85/86次、成都—重庆305/306次、95/96次 97/98次2趟夕发朝至列车,陆续停运或改走成遂渝高铁。2006年11月,与渝怀铁路配套新建的重庆北高铁站开通运营,重庆站伴随成渝铁路,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时代的变迁,直辖的繁荣,伴随6月26日郑万高铁的开通,重庆最边远的云阳、奉节、巫山也有了自己的高铁,重庆经万州北~郑州终到北京,由建国初的60小时27分、高铁前的25小时、进入高铁时代的10小时54分,压缩到今天的6小时54分。
成渝铁路伴随渝湘、渝昆、成渝中线高铁、重庆、重庆东高铁站、成渝重庆~江津段沿江旅游景观铁路、菜园坝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配套建设,一改原来的菜园坝尽头站,将尽头端的高速线路穿越江底,与在建中的重庆东高铁站相连,与重庆北、重庆西、沙坪坝、重庆东高铁站互联互通,伴随“米字型”高铁网的建成,届时,重庆市民乘坐高铁动车出行,实现1小时成都、贵阳,3小时西安、长沙、昆明,6小时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作为40多年的老铁路人,当过养路工、宣传干事、分局文明办协理、路风纪检监察、车间书记、党群工作室主任,高级政工师退休,涪陵工务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既是成渝铁路的参与者,也是成渝铁路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伴随上世纪90年代重庆铁路分局文明办的脚迹,与成都铁路分局文明办携手共建成渝文明线,把全线64个车站建成64朵文明之花,随同四川省文明办、重庆、成都铁路分局、成渝沿线市县文明办相关人员,对成渝文明线的建设,进行联合验收命名,为成渝铁路通车5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作为44年铁路生涯,从铁路工程部门到客运段列车员、列车值班员、列车长、党办主任、京快车队党总支书记、主管乘务副段长退休,重庆客运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既是成渝铁路的参与者,也是成渝铁路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上世纪80年代,在成渝线上值乘过重庆至成都的522次慢车,成渝两地要运行17个小时,也值乘过原46次进京车替换的10次特快进京列车,成渝两地要运行12个小时,终到北京要运行45个小时。1987年襄渝线全线开通,9/10次特快列车改走襄渝、焦柳线终到北京,运行时间由原45小时压缩至32小时。2001年10月,第四次大提速,列车升级为T字头特快,改为T9/10次列车,重庆西始发终到北京西,单程运行时间压缩至25小时17分。而今重庆北乘坐G52次“复兴号”动车组经郑渝高铁终到北京,由建国初的60小时27分,压缩到今天的6小时54分,运行时间较建国初压缩10倍。成渝高铁一小时通达成渝两地,运行时间较建国初压缩12倍。我们有责任把成渝铁路的建设、开通、运营、管理的发展史,纪念成渝铁路的意义:作为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的开通,为后续修建宝成、天宝、内宜、宜珙、川黔、成昆、襄渝、内昆及全国铁路新线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高铁路网的形成,提升综合国力,告诉新一代铁路人,激励他(她)们为新时代铁路运输事业和大西南铁路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今天,两位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带领4名“五老”、16名当代铁路青工,会同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200多件“纪念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实物图片、艺术作品、海报、摄影集、展板,随重庆南开往内江的5612次绿皮慢火车6号车厢展厅,对当代铁路青工进行实地教育。这群可爱的“艺术家”们,全是十八九岁的小青年,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大一、大三学生,他(她)们响应党中央“以纪念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为契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的号召,利用暑期,千里迢迢离开家门,相聚在成渝铁路5611/5612次慢火车上,把重庆南开往内江的5612次绿皮慢火车6号车厢,打造成展厅,不要一分报酬,只为宣传“弘扬成渝铁路精神,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出份力。身穿迷彩短袖,披肩短发,头戴藏青色旅游帽,共青团员,20出头的内江人,中央美术学院大三学生,纪念“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巡展策划人郑文浩告诉笔者:我们在内江东兴区档案馆提取当年修筑成渝铁路牺牲的《民工死亡报告表》影印件,无不让我们动容落泪。据档案史料记载:在参加修筑成渝铁路的民工中,就有100人为筑路捐躯,152人非因公死亡,108人因公伤残,他们为了新中国建设,修筑成渝铁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苦点累点,把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的辉煌史告诉人们,也算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出份力。据了解:他已向学生会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郑文浩告诉说,他们响应党中央号召,由央美发起,同学们自愿参加,先后有80多人次艺术家,八方筹集作品,由40多名艺术家,20多名民间艺人,筹集到200多件反映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的摄影、书法、美术、实物图片、海报、摄影集、展板等作品。清晨8点30分,他们就赶到车上,在重庆客运段16名青年志愿者配合下,把200多件巡展作品,琳琅满目摆满6号车厢,从各个年代的实物、图片、徽章等物件,充分展现了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的辉煌发展成就。参加巡展服务的客运段00后乘务人员,青年志愿者们,在协助艺术家们摆放参展作品过程中看到,成渝铁路通车70周年,各个年代旅客列车乘务员、安全检查员、列车长臂章、徽章,旅客车票从过去的硬块票到机打票,再到今天的电子客票,进入高铁年代的今天,列车运行速度,昔日日行千里路,而今数千公里半日还,彰显了时代的变迁,中国铁路划时代的变化。在铁路从事列车乘务工作30多年的中共党员,重庆客运段拉萨车队长退休,关工委“五老”张渝静,成了路内外媒体记者争先采访报道的焦点,她实地观展后,看到老一辈列车乘务员的老照片和物品保留得十分完好,她感慨道:“这次展览让我感到非常震撼,从成渝线上最早的绿皮火车到现在的高铁复兴号,我见证了铁路的飞速发展,作为铁路职工,非常自豪!”成渝铁路通车70年的发展变迁,演绎了新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建国73年,中国铁路从建国初的2.2万公里,发展到今天的15万公里,其中从无到有的高铁里程发展到4万公里,覆盖全国81%的县,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一代代铁路人,献了祖辈献父辈,献了父辈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祖祖辈辈、子子孙孙,为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作出的无私奉献;让我们见证了建国73年发生的巨变,改革开放44年取得的成就,建党100周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成渝铁路,你是一座丰碑,你从无到有,从慢到快,将成渝沿线64个站点,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贫穷变成了繁荣,特别是沿线各站,从“慢、挤、乱”,到如今的成渝高铁“方便、快捷、舒适、有序”。成渝铁路70年沧桑巨变,见证了铁路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祖国的日益强大。你把成渝两地紧密相连,像一对孪生兄弟,加快了成渝经济圈建设,到2035年,成渝轨道双城经济圈,现代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四川区域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6100公里,其中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400公里,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700公里,基本形成成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成都重庆“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3小时通达;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铁路进港。成渝铁路,你是历史的丰碑,你是新中国第一路,你是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生命源泉,你是川渝人民脱贫致富的生命支柱,建党100年,我们共同实现了全面小康,一同迈向第二个100年,再过27年,到2049年,建国100年,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成渝铁路,你是新中国第一路,你是历史的丰碑,让这座丰碑,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从贫穷到繁荣,从繁荣到富强的辉煌史册。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