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夜 冥 想
苟平刚/甘肃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默默的映入山那边时,白昼里的燥热和喧嚣复归平静和淡然。夜幕下的星空的静谧、深邃,苍凉与神秘。闪烁的星星仿佛无数双深情的眼眸俯瞰着苍茫的人间,灯火渐次亮了起来,远山近水、影影绰绰,愈加扑朔迷离,恍如梦中。
偏安一隅的我坐在星空下,思绪的河流潺潺流淌着、漫延着。聒噪了一天的蝉也已销声匿迹了,灯火阑珊处摇着蒲扇纳凉的老人们,抱着酣然入梦的孩子浅笑盈盈,什么天南地北、人文历史、典故传说、时事政治,谈兴正浓。小年轻们或低头看着闪烁的屏幕、刷着抖音快手忙的不亦乐乎;或旁若无人地吼着秦腔,唱唱流行歌曲载歌载舞;亦或邀约三五知己在烧烤的烟火里撸串、饮酒、谈笑风生,好不快活逍遥。不知疲倦的孩子们围着大人快乐追逐,还有亦步亦趋的狗狗们撒欢嬉闹,银铃般的笑声不时地惊飞了巢穴里的鸟雀们。识趣的夜风,柔柔地拂上了稚嫩或沧桑的容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玉兰花的清香......
时光的马并没有因为,人间的疾苦和磨难而凝神静气,驻足不前。继武汉疫情之后,断断续续、反反复复,虽举全国之力,肆意成灾的疫情还是强势袭来,在黄土高原上、在丝绸之路上、在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愈演愈烈,白衣天使们一次次地迎难而上、无畏无惧,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战斗。惟愿疫情的阴影早日散去,还我们一个欣欣向荣,寰宇澄澈的清宁世界。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陇东大地,风调雨顺,祥和安宁。
美好的六月刚刚离去,流火的七月如火如荼。数日的高温天气,玉米叶不堪其热地卷了起来,小河渐渐干涸断流,焦灼的人们便期盼着一场酣畅淋漓的雨,雨是来了,却一发不可收拾。致使黄土高原顿成水乡泽国,田地被冲毁了、房屋倒塌了、道路冲断了、洪峰一一逼近,泥石流顿失滔滔。所幸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计其数的党员、警察、消防战士、志愿者、医生、人民子弟兵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就了钢铁长城,抗洪救灾的最前沿他们身先士卒,废寝忘食而不顾个人安危,救民于水火。坚不可摧的人墙,保护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那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动着二百多万老区人民,还好一切都过去了,但内心深处的感动、感激、钦佩之情无以言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几天的一张照片迅速登上了热搜,令国人震撼和愤怒。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竟然在古都南京,在距离南京大屠杀数里之遥的玄奘寺供奉着侵华日军的长生牌位,为日本战犯“拜鬼招魂”,极大地挑衅着民族的底线。怎能忘记滴血的刺刀、尸骨成山,血流成河的惨绝人寰,怎能忘记杀人狂魔们是怎样凌辱着手无寸铁的百姓平民;怎能忘记万人坑毛骨悚然的惨叫;怎能忘记三十万生灵是如何在鬼子们的手中沦为一座空城;又怎能忘记日本军国的铁蹄是怎样踏破我们的锦绣河山......。他们一群魔鬼在神州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大罪、罄竹难书。种种暴行,南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这些沾染着中国人民鲜血的魔鬼们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悍然挑衅历史定论,挑战民族尊严、国之尊严的行径,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夜深了,毫无睡意的我激情澎湃,思绪万千。猎猎作响的国旗,飘荡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璀璨的星空之下,日益强大的祖国,使我油然而生一种骄傲和自豪感!
相信风雨之后,必将是一个光芒四射、国泰民安的盛世中国!

作者简介:苟平刚,甘肃省宁县人,网名陇上林海,笔名山魂,出生于1976年7月。从小酷爱文学,虽然碌碌无为,依然在坚持写作,近年在公众号平台和《九天文学》期刊发表百篇作品,有一半作品被读者推荐上了红榜和精华榜,网红作者之一。现在从事林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