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池的神话传说
及诗词佳作(散文)
作者:驼铃叮咚
诵读:孔 祥 会
天池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是举世闻名的5A级旅游景区。天池古称瑶池。亦称冰池、神池、龙湫、龙潭等。它是200多万年前第四大冰川运动形成的冰碛湖。湖面海拔1910米,呈葫芦形。南北长3400米,东西宽1500米。水面约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0米,最深处105米。湖畔松林茂密,绿草如茵。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你在天池可以同时欣赏到雪山、雪莲花、森林、碧水、小溪、瀑布、草坪、繁花。还有马群、牛羊、驼骆、棕熊、马鹿等动物。真可谓“一天走四季,十里不同景。”
天池风景区, 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160平方公里。以天池为中心,向四外辐射。有博格達雪峰、灯杆山、马牙山、白杨沟、花儿沟、小磨沟、哈熊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八大景区。

到天池旅游观光,由于时间多数为半天,只能粗略领略天池的风光。天池之美,源于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这是魂,这是根,这是本。虽然说游览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即便如此,也足以使你观叹不止,流连忘返。本文在介绍天池景点风光的同时,将介绍有关天池的神话传说及诗词佳作,欣赏其内涵之美。天池之行,必将使您终生难忘。
唐代大诗人李白“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天池”。为天池的今称首开先河。公元前989年,周穆王驾车西游来到天山瑤池,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以丝绸玉器相赠。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神话,极具浪漫色彩。李商隐一首千古绝唱:“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亊不重来?”流传了四千年,至今依然令人荡气回肠。

清朝邓廷桢《天山题壁》有诗曰:“迭嶂摩空玉色寒,人随飞鸟入云端。蜿蜒地干秦关远,突兀天梯蜀道难。龙守南山冰万古,马来西极石千盘。艰辛销尽轮蹄铁,东指伊州一笑看。”
天池石门(景名石门一线),是进入天池的唯一天然山口。两侧宽约百米,最窄处10米。水旋路转,河水湍急,浪花飞溅,崖耸谷深,声震幽谷。有诗曰:“巍峨石峡瑶池门,峭壁悬天险断魂。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线通途上青天。”
五十盘天(景名五十盘),过石门后,盘旋而上,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上天池山顶的盘山公路,约50盘。犹如一条彩绸,在山峦盘旋舞动。

西小天池 (景名龙潭碧月)状如圆月,池水清澈,塔松环抱。如遇皓月当空,静影见壁,清景无限。传说西小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有诗曰:“一泓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西小天池侧面飞挂一道瀑布,高达十米。如银汀落地,吐珠溅玉,景称玉带银帘。池上有闻涛亭,登亭观瀑可见帘卷池涛,松翠水碧。耳闻水击岩石,声震裂谷。上述三个景点是进入大天池的必经之路。
天池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湖水清澈,绿如碧玉,湛蓝如镜。三三两两的游船,载着游客,掀起欢乐的浪花。四周雪峰环绕,云杉参天,倒影湖中,披绿挂翠。气候宜人,是驰名中外、闻名遐迩的旅游避暑胜地。元代邱处机《咏天池》曰:“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岩深可避刀兵害,水众能滋稼穑干。名镇北方为第一,无人写向图画看。”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有诗曰:“一池浓墨沉池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镇海古榆位于天池的北岸。传说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会。水怪未被邀请,兴妖作怪,翻池倒海,搅得周天寒彻。西王母盛怒,拔下宝簪插入北岸。镇锁水怪,平息怒涛。后来,此处长出一棵大树,冠大如伞,金舆华盖,面海向南,孤芳傲立。亦称定海神针。有诗曰“王母瑶池蟠桃会,一根玉簪入水中。”虽经几千年的潮起潮落,然而,湖水始终与树根持平。游客在古榆上掛满了红布条和锁头,祈祷平安吉祥。此景点游客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东小天池掩映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池边灌木丛生,峭石罗列;池水墨绿幽暗,常起波澜。东小天池泄水时又形成了一条高大的瀑布,犹如悬空,飞流而下,瀑声如雷,声势壮观。景名悬泉瀑布。

东岸靓女,传说每当夕阳西下时,就有一个妙龄少女与东岸卧龙幽会。日薄西山之时,夕阳的余辉沿着卧龙山勾勒出一个屈曲双腿、仰面而卧的少女侧影。她头枕高山,睫毛化为山头的几株松树,胸部化为隆起的山峰,梦幻般的迷人景色。
西岸鰐魚,天池西岸的长垄山体,传说是一条鳄鱼所变,故名鳄鱼山。鱼头朝南,鱼身朝北,背呈孤状,缓峰隆起,鱼足插于湖中,鱼尾即为鳄鱼坝。俯瞰瑶池,尽收眼底。此处有哈萨克民族风情园。
清澈的溪水在天池潜龙渊的山涧里跳跃,似跳动的音符。清代学者纪晓岚有诗曰:“乱山倒影碧沉沉,十里龙湫万丈深。一自沉牛答云雨,飞流不断到如今。”

天池以西三公里处是灯杆山,海拔2718米,山体长3公里。老君庙、东岳庙建于此地。当年道士在山顶上立一松杆,上挂天灯,昼夜通明。当年百姓以天灯为神喻,只要灯明不灭,就预示世道太平,故称太平灯。夜晚,放眼西眺,乌鲁木齐尽收眼底,万家灯火,其乐无穷。
站在天池西南岸海拔3056米的马牙山上极目远眺,层峦叠障,气象万千,天池就像一块蓝宝石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
南湖黄龙,位于南岸博格达山区。盛夏暴雨倾盆,涵涌北泻,浩浩淼淼。池北南望,宛如一条黄龙入池,翻腾不息,泻长里许,涛声如雷,成扇状散去,似孔雀开屏。

大湾倒影,大天池西南部有个大湾子,风平浪静,峰林映湖,是观赏倒影的佳地。天池白天刮上山风,晚上刮下山风。换风时间一般为每天上午九点半左右。此时,风平浪静,倒影如画。是摄影家的福地。
瑶池风帆,天池南岸,是一片松海。夏运松木,南北无路可走。人们将树木捆扎成排,小扬风帆,顺水而下。夜刮下山风时,乘风破浪,一泻千里,顷刻即到。放木工在风帆上挂盏小灯,一为照明指航,二为图个吉利。放木工站于排上,掌舵扯帆。此时,人去鸟归巢,山睡林正酣,万籁寂静。此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十万罗汉涅槃山,由襌灯山和马牙山组成。禅灯山长约3公里,宽约2公里。山头有三块顶天巨石,海拔2718米。是天池西侧群山中的第二高峰,是遥望博格达峰、俯瞰天池、西山观松和观看日落的绝佳位置。从禅灯山顶登高望远,山原广阔。每当日薄西山之际,残阳如血,霞光霍霍,千变万化,异常壮观。
顶天三石,又名擎天三石。有诗曰:“嶙峋三石刺苍穹,立地顶天伟亦雄。昔日灯影对乱世,今日红霞滿山中。”

十万罗汉涅槃山,主要景点有:夜观天灯、铁瓦寺址、会仙瑶台(又名大锅子坑)、东岳庙址(又名山神庙址)、太虚八卦、白石头山(又名假灯杆山)、马牙石林等。可见,罗汉抓住契机也要涅槃重生。
西王母庙(又名娘娘庙),道教将西王母视为玉皇大帝的夫人。因此,称西王母为王母娘娘。据史料记载,娘娘庙当初的建筑规模宏大,香火旺盛。1932年毁于战火。80年代和90年代初,海内外华人多次梦见西王母的梦托。为此,来中国大西北寻找梦中仙境者,络绎不绝。来后发现天池之景与梦中仙境相吻合。人们奔走相告,越传越远,信以为真。因此,海外华人纷至沓来。

居仙故洞,位于西王母庙右上方50米处。传说为群仙居住之地。洞内壁画文革后残存无几,隐约可辨。
达摩禅洞,位于居仙故洞的右上方。
观音阁址,位于达摩禅洞的上方,建筑年代不详,民国末年被毁。
会仙平台,位于西王母庙左前方的天池边上,今为一块平坦的圆形草地。
老子故洞,传说老子西出函谷关来到天山与西王母在瑶池欢聚,春心荡漾,差一点犯了色戒。为此,在此洞反悔修炼,闭门思过。

观佛光亭,位于天池东岸。日出时,倘若天空布满碎云,就有佛光在西王母庙上空时隐时现。有人称之为海峰晨曦。诗曰:“云遮雾绕万仞隐,晨曦初露景色新。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
从以上介绍的天池寺庙可见,张骞两次西域之行,历经磨难。西域五十国列入了东汉版图,实现了祖国统一。西域设有北庭都护府(位于今吉木萨尔县,与天池毗邻)。佛教、道教也传入了西域,再不是单一的伊斯兰教了。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兄弟是一家,谁也离不开谁。
天池南面是崇山峻岭,逶迤连绵。雪山冰峰,高耸云端。林海雪原,茫茫天际。翠谷悬泉,清幽荡漾。

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博格达,蒙古语,意为灵山、圣山)。海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肩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瓦蓝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这个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清朝宋伯鲁有诗曰:“日出道天柱,神池载地灵。水分双派碧,山带百峦青。松雪留仙境,莲花入帝瓶。三峰绝倚傍,终古插苍冥。”
博格达峰北麓垂直景观结构奇特,峰顶山麓5座。自然景观带十分鲜明,即:高山冰雪砾漠带、亚高山草甸草原带、中山森林带、低山干草原带和山麓荒漠半荒漠带。在天池徒步爬天山,这些景观带风貌各显其胜,佳境目不暇接。中山带以下,是各类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的天堂。清朝王树楠有诗曰:“矗翠嶙峋石柱天,好花开遍雪中莲。”高山带以上,则是探险家、登山运动员的乐园。

垂直景观带为一日四季不同天的神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春天池秀中掩媚,夏天池幽中露艳,秋天池深中显俏,冬天池旷中亮丽。古人写景描绘出雄、奇、险、秀、媚、幽、深、旷的天然色彩。四季变幻,胜景层出,神形各异,奇趣无穷。有诗曰:“瑶池仙境世绝殊,天上人间遍寻无。”
博格达景区主要景点有:登山大本营、冰山雪海、雪海三峰、冰石插花、高山砾漠、将军岩画、草原草间、孜沿毡沟、峡谷森林等。
最后,献上我的一首习作:“天山深处云中游,湛蓝水面飘轻舟。琼浆玉液饮不醉,湖光山色总风流。”
朋友,来吧,天山天池欢迎您!
(2022年7月8日修改)

【作者简介】仝文雄,网名:驼铃叮咚。天津市人,现居新疆昌吉。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人民银行退休老干部。天马纯文学铜笔作家。退休后热衷于文学创作,讴歌新时代,为文化润疆绽放一束光。诗歌、诗词、散文等500余首(篇)散见于各媒体、刊物及网络微刊平台。

【朗诵简介】孔祥会,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喜欢朗诵,愿用我的声音带给您的快乐。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