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评
王佐臣评褚向平《荷塘依旧不缺我的梦》
谁沒有梦,然梦总归要醒。一旦睁开双眼后,那冲破黑暗的曙光,与窗外车龙水马,与蝉声,还有夜雨过后的蜗牛,悄悄地推开了心窗,诉说着盛夏的林林总总,这是何等滋味?读了褚向平先生《荷塘依旧不缺我的梦》,令我对生命与生活有了更新的领悟。
诗人说:“往事丢在云烟 任它成风成雨”,诗人还说:“欢喜眼前这漆漆夜 但决不为黑暗佐证”。是啊!“经年种下的寂寞 如今已开遍季节温情 枫林与荷塘交映”,“半醉半醒 一如我浮华半生”。人到暮年,“梦”自然须倍加珍惜。然而,“一切浓郁的阴影 都牵扯着淡淡忧伤梦”,与月光荷塘成了极大的反差时,怎不令人唏嘘不已?事实证明,梦就是梦,在梦里,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回首人生,经历过春风沉醉的幻想,经历过蛙咕虫鸣的荷塘,一转眼匆匆又是秋色朦胧,残花叶凋的光景,虽说眼下败落无疑,但待到明春又将是另一番欣欣向荣,馨香如初了。而人呢?再也没有回头路,长叹一声青春已逝,韶华成梦,而且与大千世界无关。
褚向平老师这首“荷塘依旧不缺我的梦”,洋溢哲理,给人启示。褚先生文笔雄浑,意境浩瀚,读他的诗,总有意外的收获与惊喜。正如褚老师笔下的那人生的真谛:任何时候都要不卑不吭,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凡事随缘,一切看淡。我想:也许就是这首诗的诗意所在吧!
(附:原文)
荷塘依旧不缺我的梦
文/褚向平(河北)
往事丢在云烟
任它成风成雨
去恬静荷塘无尘里怅惘
未起绿波的水面
泛着自由自在的月光
踩着些许凌乱蛙鸣
沿柳堤一步一步
走入佳境
不迈向古桥边了
我怕暮晚悠长钟声
把寂寂心事陷进泥泞
其实 亭台上空的星星
闪出美学明亮
更怕加剧过客断肠
漂泊的峰峦在水一方
是你常常絮叨的背景
在柔和的夜色中
半醉半醒
一如我浮华半生
花不解语
莲子拥着娇小蜻蜓
睡了
一切浓郁的阴影
都牵扯着淡淡忧伤梦
我知道 经年种下的寂寞
如今已开遍季节温情
枫林与荷塘交映
我欢喜眼前这漆漆夜
但决不为黑暗佐证
不能让黑暗欺压荷塘
仅有的几盏灯红
作者简介:
褚向平,石家庄人。中国诗歌学会员。出版诗集《静水流深》散文集《静水微澜》作品见于各报刊杂志。

【诗评者简介】
王佐臣,笔名尘缘,1953年出生,上海籍。散文作家,自由诗人,书评,旅游与美食爱好者。

一枝梅评王佐臣《老唱片》
本诗第一小节的前两句“那张老唱片的旋律/总不由自主的荡漾心魂”可见那张老照片真的是拨动了作者的心弦。“一转眼两鬓白发/往事随风飘远……可怜被世俗浊浪吞没/负了那曲“走西口””这几句写出了作者曾经对那段爱的渴望,可最终这份爱情却败给了世俗,负了那曲“走西口”。痛吗?肯定痛。遗憾惋惜吗?也是肯定的。所以紧接着在第二小节,作者就表述了诸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物是人非,曾经的初恋也已是别人家的祖母,可美好的记忆还在心底并未消失,然而,一切都已成了沈园旧梦,在此作者用“沈园旧梦”四字,写出了自己和初恋就是陆游唐婉凄美爱情故事的翻版,想想都替作者心酸,叹叹叹!
(附:原文)
老唱片
文/王佐臣(上海)
那张老唱片的旋律
总不由自主荡漾心魂
一转眼两鬓白发
往事随风飘远
谁不想携爱哟天长地久
人比黄花瘦
可怜被世俗浊浪呑沒
负了那曲“走西口”
啊!初恋
如今是别人家祖母
忆中转身的背影
定格在青春月光河边
回首使我重温狼狈不堪
沈园旧梦
缘分与现实拉锯战
时光如梭常翻新唱片
【作者简介】
王佐臣,笔名尘缘,1953年出生,上海籍。散文作家,自由诗人。生平喜交天下文人雅士,向往天下名山大川,爱旅游,钟情美食与佳酿。几十年来勤於笔耕,不少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杂志,与众多网络平台。

诗评者简介:
椰子树(河北),原名,孟红梅 (微昵:一枝梅)。一个喜欢文字的女子,闲暇时喜欢用婉约、灵动有温度的文字抒写自己的情怀 。一直深信:诗,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一首歌。目前已有多篇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报》、《长江诗歌》、《江南传媒》、《阳光家园诗歌》、《浅墨诗社》、《文心织语》、《河南科技报》等微信平台及纸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