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圈圈〉/李黎茗
一直以為碼字玩家都是煨窯的
當有天我誤闖某座叢林
看到肥沃的地皮被鋤出
一行行缺鈣的斷章
我的指節瞬間凍成木偶
詩評 / 林廣
這是一首五行一體的諷諭詩。
既然是諷喻,當然不能直接批評,但也不宜過於迂迴,否則讓對方憤怒開罵,或是誤解本意,反而失去創作的意義。
「碼字」是打字,「碼字玩家」指網路寫手。「煨窯」,語意不明,因為「煨」是用微火燒煮,「窯」是燒製磚瓦的建物,無法連結。如果寫成「偎窯」(靠在窯邊),就有取暖之意。以此來解讀首行,他一直認為網路寫手的詩都是可以取暖的。看似正面的評價,其實來自他的錯覺。
中間三行連用三個借喻,寫出他「誤闖某座叢林」的體驗。「叢林」借喻網路詩社,「肥沃的地皮」借喻廣大的發表園地,「缺鈣的斷章」借喻缺少內容的詩句。他沒想到那麼大的詩社,發表的作品水準竟然這麼差。因此才會引出末行:「我的指節瞬間凍成木偶」的感慨。
本來是想到詩社取暖的,卻被作品的水平驚嚇到手指動彈不得。這樣的諷刺也夠辛辣的。將一群人聚成「圈圈」,畫地自限,自我欣賞的狀態淋漓盡致呈現出來。試圖以詩為針砭,為網路詩壇劈出一條新路。
2.〈滾鐵環〉/李黎茗
上山。下海飛奔的腳板皮
烙痕彎曲童年
鉤在鐵上一綹尾巴
是枯了的蒼白
圈裡,圈外我咧著舌。你
溜不出時代新意
詩評 / 林廣
「滾鐵環」是一種童玩。用鐵鉤勾住鐵環,就可以往前推滾;看似簡單,要推滾自如,就得多多練習。
從第一行「上山。下海飛奔的腳板皮」,就可看出滾環的主角技術是十分精湛的,赤腳就能上山下海飛奔。腳板上留下的「烙痕彎曲童年」,意謂著滾鐵環的記憶,深深鐫刻於腦海中,同時也暗示季節是讓路面曬燙的夏天。
第三行「一綹尾巴」,借代綁著馬尾的女孩,「鉤在鐵上」,暗示那女孩像跟屁蟲似的追著男孩的滾環跑。她可能很想玩,但男孩偏不借她玩。第四行「枯」,為諧音雙關,搭配「蒼白」,可看出,她哭得很淒慘。
女孩渴望走入男孩的「圈裡」,跟他一起玩;可男孩偏偏老是將她推到「圈外」。這裡頭似乎也藏著女孩的一種期盼︰希望那男孩在乎她,可惜這期盼終究落空了。因此她只能「咧著舌」(扮鬼臉)給他看,還嗆他︰「溜不出時代新意」,諷刺滾鐵環已經落伍了,跟不上時代潮流了。小女孩的俏皮口吻躍然紙上,為詩留下了動人的「尾巴」。
這首詩用「四/二」格式,前段先寫男孩,再寫自己;後段則先寫自己,再帶出男孩,剛好形成一個回環。這樣的構想是很好的,但是作者一定要留意︰不要在一句話裡,包藏太多意思;因為壓縮得太厲害,讀者不容易跟得上。如果能將此詩加以擴寫,讓語言放鬆一些,線索更鮮明一些,說不定能將故事說得更動人。

作者简介:李黎茗, 江西武宁人,移居台北。
著作《琉璃道香》、歌词〈望乡〉〈忘了吧〉〈想您〉〈抱病创作〉〈山水武宁〉。
曾多次受邀廣播電台/電視台分享寫作
2021荣获京华诗刊最受欢迎女诗人奖
2021荣获第六屆《庐山西海谷雨诗会》优等奖
2021年荣获台湾《吹鼓吹诗论壇》散文诗优勝奖
2018年起被列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高级文学研究员。现任中国海外乡土风文学执行主编、渔民文化新诗周报总编辑。2019年入选CCTV央视礼宾书英雄榜。
作品散見:菲律宾《华印日报》中国《九江日报》《西海日报》台湾《更生日报》《马祖日报》《中华日报》《金門日报》《青年日报》《华文现代诗》《中国汉语世界文学杂誌》《百花雅集》《台客诗刊》《子午线诗刊》《吹鼓吹诗论壇》《掌门诗学刊》《有荷文学杂誌》《人间鱼诗刊》《葡萄園诗刊》《2020全球华人网路诗刊》等

詩師家簡介:林廣 本名吳啟銘,1952年出生於台灣南投縣竹山鎮。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出版詩集《樹的象徵》、《蝶之舞》、《時間的臉譜》、《在時鐘裡渡河》、《透明—流動的永恆》、《林廣截句》等;新詩評論《尋訪詩的田野》、《新詩驚奇之旅》、《探測詩與心的距離》等。2000年獲詩運獎,2004年台中大墩文學貢獻獎,2007太平洋詩歌節新詩創作首獎,2019年獲玉山文學貢獻獎,2022年獲中國文藝協會文學評論獎等。曾任教於衛道中學、普台高中等校國文教師。曾擔任多種文藝獎評審,對推動現代文學十分熱誠、積極。




【漁民文化藝術傳媒職員表】
特邀顧問: 董芳群 水木年華
顧問:蝶兒 邱東波
社長:余景鴻 副社長:木口系工
總編輯:李黎茗 副總編輯:洪維鴻
執行主編:文柒 副執:黎婞黉
總策劃:劉廣達
副總策劃:樊霽翔 劉萬冠
廣宣部部長:丁艳
廣宣部副部長:黎武生
廣宣部委員:廬山西海 追風 海濤 六毛
校對:張華 若愚 琉璃藜 飞鹰 紀潤友
責任編輯:李晉妤 吳曉莉
美宣部部長: 天方
美宣委員: 筱魚 邱若曦
法律顾問:焦聖杰
贊助商:冠杰高尔夫(深圳)俱樂部
黑金传奇(台灣)薑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