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1963年
作者:禾 土
主播:梦 雨
1963年初,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習”的伟大号召,各大报刊登了《雷锋日记》,全国军民热烈响应,掀起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热潮。那年,正值我在上海南市区嵩山中学读高三,也成为一名学雷锋的积极分子。寒窗三年,终于盼来的高考后的等待录取。面对选择,我决心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一颗红心,多种准备,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填报志愿时欣慰的写下“服从分配”。

在到校询问录取情况时, 学校教学楼门厅宣传栏上彤红的海报吸引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高等学校联合招生简章。我走到跟前细阅读了内容,招收对象为高中应届毕业生,报名地点各校教导处。于是我又回到教导处,向老师要一份报名表格,当场填写完毕。
大约一周后,我便很快收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高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我心中一阵激动: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同时,老师告诉我,全校4个高中毕业班,有5个人被新疆兵团录取,除我之外,还有王振雄,庄一奇,陆才惠,余荣发同学。
回到家里,我把情况告诉了父母。当天晚上,弟妹们都已睡觉,父母与我长谈,爸爸说了许多勉励的话之后说:“与你三个哥哥比较,你是在我身边生活时间最长的孩子,从今也要独立生活了。你走得最远,新疆很远坐火车也要4天时间,将来交通发达了,你可以乘飞机回家嘛,几个小时就可以回到上海了”。妈妈是慈母之心依恋不舍,再三关照:“出门在外,千万千万照顾好自己”。“要跟同学们互相关照,一起好好学習、好好生活"。之后,父母带我到南市文庙一家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留作纪念。
我拿着父親给我的户口簿以及录取通知书,到陈家桥派出所办好我的户口迁移证,又到指定的蓬莱中学办理报到手续,领了一套黄军装和一个写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搪瓷杯。我要好同学闻讯后,到我家看望,并要我穿上黄军装看看啥模样。哈哈,穿上军装,戴上军帽,举手敬礼,还真像一个新入伍的军人!同学们拍手称赞。表示祝贺。

1963年9月12日,爸爸妈妈親自送我到上海火车站。那天,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家长、同学、親朋,天公倾盆大雨为我们送行,站台上锣鼓喧天,我们挤在车厢窗口一遍又一遍唱着《共青团员之歌》:“再见了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一声汽笛长鸣,西行的列车徐徐起动,伴着沸腾人群的再见声、哭声、喊声,我们的脸颊上也分不清是雨滴还是泪水,不停地挥手高喊:再见!再见了爸爸妈妈!这一别的场景至今已有59年了,但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我们乘上西行的列车,到西安下车休息了一下,又转乘西安至烏鲁木齐的列车,经过四天三夜到达乌市,入住在兵团“七一酱园”招待所。当天晚上开会宣佈,我们被分配到兵团政治干部学校、兵团财经干部学校、兵团医学专科学校的具体名单。我是被分配到兵团干部学校。

第二天,我们分乘解放牌大卡车,前往石河子这三所学校。我们的学校教学办公大楼原是兵团司令部大楼,现是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到学校休息了几天,我们就到兵团二十一团参加摘棉花二十来天,也就是先经过劳动关的锻炼,我因是千斤能手也就是每十天摘棉花总量超500公斤,被评为劳动积极分子。学校发的奖状寄到上海家中报喜,还发了一本日记本,首页写着:奖给劳动积极分子魏季培。至今我仍珍藏留念,毕业时我让老师同学在日记本上临别赠言。我们摘棉花劳动煅炼回校后又进一步分配为政工专业班、政法专业班。我分配到政工班,正式开始上课学习。
开学之后,兵团司令陶峙岳上将,政委张仲翰中将先后到政干校对我们这批新学员讲话作指示。陶司令说:你们要努力学习,毕业后为兵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张政委说:延安时期我们有抗日军政大学,现在我们兵团有政治干部学校,你们毕业后一定要努力工作,成为兵团的骨干力量,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同学们深受鼓舞。从此,我便远离家乡上海,开始了独闯天下的学习、生活,迈出了人生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直到1985年,我作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代表参加新疆自治区招贤引才工作团。第一站是到上海,团长自治区副主席毛德华让我打头站先去上海接冾有关事宜,因普通舱机票售完,团长特批让我乘头等舱前往上海。就这样我人生第一次乘飞机回上海,就乘上了头等舱,而且是小轿车接送机场。我回到上海家中,此时,父亲已离世十四年了。我在父親的遗像前告慰爸爸:我终于如您所说,乘飞机只用了四个小时,就回到上海来看您了!

作者:魏季培,秦皇岛市教育局机关退休。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热爱生活,喜欢摄影、写作、古玩收藏等。
主播:王桂荣, 网名 梦雨 。秦皇岛开发区供电公司退休 。喜欢在读书和朗诵过程中,提升自己,享受品味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