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俭无小事
《汉书*食货志》“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释文;有八丈高的石头城,百步宽灌滿开水的护城河,一百万穿着铠甲的士兵,但没有粮食,这城也守不住。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号召国民;不剩饭不剩菜,倡导节俭。我国是由农业大国己转型为工业强国,每年靠进口110多亿吨粮食来供应菜篮子和餐桌的,随着生活节凑的加快,过日子的重重压力,无休止的加班加点,没命的赚钱养家糊口,恕不知你不节俭的花钱,到头来还是个无底洞的多种原因;先从餐桌这项不大不小的端倪说起;随着年轻人对老人孝道的形式化边缘化,年迈的老人是儿媳不敢得罪,孙辈又惹不起,人家独生子是宝贝,是两个孩儿的更霸气。平时牛奶水果营养品,这没用完那又快递,饭菜端上桌了孙子偏要喝牛奶,一桶二、三两,或者300克,早己占据了腸胃空间,饭菜是剩下了,习惯了节俭的老人们顿顿吃剩饭剩菜,还要受儿女们的指责,生病了医院又不敢进,只要进去就掏空你的腰包,何况没钱可掏。
尽管是粮食进口大国,尤其是大都市,几乎家家不虑后,户户不存粮,以房间狭小没地方存放为由,绝大多数一没存款,二不是城市户口,房贷车贷日日愁,一但被炒了鱿鱼,你混的不如狗。
2011年12月份,国务院商务部网络报道:因天灾人祸,大批良田被毁,粮食欠收,已有十几个产粮大国不再出口粮食。十四亿人囗的购粮大国一天需吃掉多少粮食,更可怕的是国民每年浪费掉700万吨原粮,“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年轻人哪能知道,民国1942年,河南大旱三年不收田,看莽莽赤地千里,一片红地,寸草不生,河道干涸,铁角车从河床过,车辙露鱼头,相濡以沫。成群成群的逃荒难民,卖儿卖女,饿殍遍野,哭声一片呢?可今天,年轻人丝毫没了忧患意识:有道是;“夫妻夲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鼠因无粮潜踪去,狗以家贫放胆眠”。
我们这一代老人都是毛主席的子民,尚有勤俭节约的好传统;遵循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家家有储备粮,村村有磨坊,后来有了面粉厂,家家或多或少都存面粉厂。后来我老俩随儿子进了城,所存的几千斤面粉,被儿子卖掉了,还了车贷房贷。儿子媳妇二个人上班养家糊口,我和老伴抄持家务,带着两个孙子接送上学,虽说是忙的不亦乐乎,心里倒也高兴。看着儿子媳妇养活这六口之家,经常缺钱花,我们都是农民进城,没有退休工资,早前供三个儿女上学,早己榨干了骨髓,虽说国家还每人每月三百多块钱的最底生活補贴,早已花到菜篮子上了。倒是花的心甘情愿。
两室一厅的房间早己是人满为患了,再买三室一厅迫在眉睫,说起买大房之事,儿子说;“您又不拿一文钱”没好拉气沉着脸,我和老伴大眼瞪小眼,害怕了呀! 一日三餐看见碗里蝶里的剩菜剩饭就心痛,等他们上班走了又扒拉到碗里吃干净,每次锅底有剩饭剩菜就用勺子刮干净,钢精锅,不锈钢勺子稍有碰撞就发出“咣铛咣铛”的响声,老人大都耳背,听不到有多大响声,儿子喝媳妇叱;“刮啥刮,有几个米,穷习气,把人聒死”,孰不知“千里大堤溃于蚁穴”。
我特別喜欢书法,一幅理想的参展作品没有几十遍的练作功夫是不会满意的,还要装裱最满意那一幅送展,有幸得奖高兴的手舞足蹈,与高手对决大多是落榜,积攒下一大包软片,视若珍宝,运上海痴迷卖字,在这高科技年代靠街头卖字吃饭那是异想天开了。
初到上海什么都是希罕的;吃饭桌上老是放两盒抽纸,两个孙子打个喷嚏抽张纸,嘴角沾个米抽张纸,一家六口人你一张我一张,吃饨饭抽掉一盒纸,白哗哗的一桌子我看不惯,一一收起来扔进垃圾篓。有一次去大酒店聚餐罢,我把十几个人的垫盘底用的小方块毛巾捡了一兜子准备带回来打杂用,儿子两眼呲棱呲棱翻了两眼没吭声,回来和我大吵了一架;“你算把人丢尽了,乡巴佬进城,骨子里贫穷”“咋,咱掏了钱了吗,丢啥人,钱是咱花的,资源也是属于咱们的,谁笑话谁狗屁不通”,唇枪舌剑。
我把小方块毛巾用清洁精清洗干净保存起来备用,吃饭时我拿来两块雪白小方巾摆放在长桌两头代替抽纸,儿子拿起来扔进了垃圾篓;“脏不拉唧,卫生不卫生”。
“你奶奶一块抹布用了几年都舍不得扔……”我说。
“啥年代啦,俺奶不是给你做的粗布蹶肚小棉袄,还有踢死牛老棉靴你都拿来穿呗”,弄的乌烟瘴气。
我从床下捞出那一包书法宣纸软片,有的洁白,有的蜜黄,有的带着花纹,将墨跡四周不规则空白纸剪下来用塑料袋装好备用,又找两个彩色纸盒剪成凵形装纸用,一盒洁白,一盒蜜黄放在餐桌备用。
四月份以来,奧密克戎疫情泛滥,小区全封闭了,都宅在家里,吃饭桌上儿子挖苦说;“写毛笔字哩,一辈子也没见你写成个啥样”。
“那是写文化哩,我不爱好文化你俩姐能考上大学?你不也跟着来傍福皮吗?”
大人小孩也都用起了剪下来的宣纸,柔仞,吸水性能好,我也不失时机地向孙子讲着吃饭要有个吃相,用筷子的规矩,一家人其乐融融,谁知道疫情时断时续,拖拖拉拉三个月清零不了,儿子媳妇三个月上不了班,三个月不开工资了,家里几乎断粮,食用油用完了几天了,孙子饿的哭。全国各地都在支援上海,家里缺什么可以让外卖送到小区大门口,你拿健康卡到门口领取。可是没线了,在大上海你十块八块都借不来,谁也帮不了谁,一家人日子没法过了。
我说;“没事儿,咱家的芝麻油三年都吃不完。”一家人吃惊地看着我,老伴说;“你大白天说梦话。”
我从床下一塑料袋一塑料袋往外捞,一袋装5瓶芝麻香油,每瓶一市斤装,捞了一堆了,还是往外捞,一家人看傻了眼,儿子说;“好家伙,床下成油库了。”
老伴问;“你啥时候弄了恁门些,你哪来的钱?你咋不早弄出来哩,一家人都快饿死了。”
“这叫有备无患,”我说;“春节前我去大女儿那别墅里住了几天,我说想买个艾派,手机屏目太小,写文章容易出错,一般的艾派2800块”
“爸,我给你3000块你去买吧,我没时间陪你去,年终了,行政单位都忙死了。”
“你猜哩,我没买,我去二女儿那讹了个艾派,我用这3000块买了100瓶芝麻油,玻璃瓶装它不会坏,我看着榨油的现榨现装瓶,你事先装好的我不要,没有任何添加剂,三十块钱一瓶,你闻闻”我拧开了一瓶盖儿,满屋溢香。
“姜还是老的辣”,老伴说;“超市里25块一瓶,你老头净上当。”
“那都是假货,不能要,世上没一个憨子。”
孩子媳妇这才哈哈大笑,媳妇说;“爸,那没线买米呀!总不能喝油哇?”
“没事儿,我打手机让你大姐转过来一万块线”我掏出了手机。
“我打啦”儿子说;“俺大姐说她也几个月没开工资啦”
“她没开工资,给老爹老娘饿死哩?看我不打上门去,”拔过去啦,一万块线立马转到了儿子手机上,我接着说;“爹死儿女散呢,家有一老是一宝哇。”从此以后,儿子媳妇对我是言听计从,吃饭桌上经常听到两个孙子伸着手说;“爷爷,纸”。
节俭格律(楹联绝句)
人人精细算、人人储累,
户户重节俭、户户腾飞。
家家崇和睦、英才类侻,
社会尚民风、仓廪盈堆。
苍天播万馔、杂粮首位,
大地赐丰穟、五谷夺魁。
举国陶朱富、商文荟萃,
世界大一统、管鲍同辉。
蔡西杰撰文于上海
18051525221
2022.7.24日
作者简介:蔡西杰,现居上海,爱好诗词文章,作品众多,尤擅长中短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