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有感
文/知足常乐
清晨醒来,睡眼惺忪,我望了望窗外,又下雨了。今年雨水咋这么多呢?整日阴沉沉的,看不见半点阳光。院里养的两个“毛孩”还在呜呜的撞门,这次估计不是“饿”,而是是“馋”了吧。
昨天中午,院里一个侄女的丫头结婚,婚宴设在德百喜宴中心。上午临出门时,我看了看院内两个可怜的馋狗,随手拿了两个方便袋就走。
宴席上的饭菜丰盛,以肉食为主。和我坐一席的,都是院里的嫂子、弟媳、侄女,没外人。看别人都放下碗筷,我忙拿出提前准备的方便袋,开始把剩肉剩菜向里装。大嫂瞅了瞅邻桌,见都散去,说:“你看,那桌上剩了那么多肉!”边说边扯着我就去收拾,我环视了一个周围,有点不好意思了。“怕啥,要不也是当垃圾丢了。”大嫂一边帮着往袋里装,一边数落着我。就这样,我俩连续收拾了三四桌,两个方便袋全满满的。我不禁思绪飞转:这一次带回家里,够家里两个“毛孩”吃几天的了!
在楼门口等电梯时,偶遇一小学同学,我和他闲聊了几句,偷偷瞄了一眼两手提着剩菜,满满鼓鼓的,不免有些尴尬。我自嘲地小声解释说:“是给狗收拾的一些剩食……”自嘲之余,不免有些失意:啥时自己变成这样了,典型的老大妈系列。以前,自己反感的事情,现在一一体现在自己身上。这可能就是时间不停,环境不同,身心也就不同吧!就这样,心里默默为自己辩解。

每个人都向往诗和远方,而真正诗和远方,只是每个女孩的梦罢了。从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儿媳,梦便开始慢慢变的遥远。琐碎的日常,烟火里的是非,把那份纯净的微笑早已消磨的无影无踪,只剩下日积月累锅碗瓢盆里的油腻和唠叨。曾听过涂磊老师的一段话: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彼此羡慕,然而如果你真正翻开每个人的内心的封页,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活的都很无奈。
这几天,我反复在听一首歌——大姚唱的《每天第一件事》:“度过了懵懂无知的孩提,经过的轻狂任性年纪,熬过了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易……解析一下自己,不是这样吗?经过了少年的轻狂任性,熬过了中年的辛苦不易,只剩余生,而这余生不知还剩有多久。岁月的车轮毫不留情,在转变一个人的同时,也把你投向抛物线的顶尖。
既然做不到仙气飘飘,倒不如踏实做个平凡老太,在油盐酱醋茶中品味最朴实的幸福;既然到不了诗和远方,倒不如每天一茶一饭,一粥一菜;挽家人之手,早观日出,晚看彩霞。
再次打开大姚的歌曲,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一个深呼吸, 让今天的笑容在脸上洋溢着。蓦然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仍旧美丽。

作者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