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尚巾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温馨提醒:酷暑盛夏老年人如何度过——老年人夏季养生之道。
炎炎夏季,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烦等多种症状,甚至更被中暑、食物中毒、呕吐、痢疾等多种疾病困扰。老年人更是因为抵抗力弱、适应力差等等,在这难熬闷热的天气里,特别易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为了安度炎夏,老年朋友就要在“衣”、“食”、“住”、“行”、“神”等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遵循夏季的养生之道,来防病健身。

一、适宜着装:炎热夏日,人体的排汗量大大增加,在着装上,老年朋友也一样要穿些凉快的衣服,最好是选择透气性好的,质感舒适,宽松的棉质衣物。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晚上,一定要穿稍微挡风的衬衫,更不要久吹电扇,避免风寒邪气进入体内,引起头痛、腹泻、腹胀、关节酸痛等症状。老话说的好“心静自然凉”,尤其是炎热夏季,切勿过度贪凉,心平气和,不焦躁,自然不再感觉燥热难耐。白天出门,更要防止被烈日强光过久地直接照射,外出最好戴个草帽或打把遮阳伞。外出最好不要穿凉鞋或拖鞋,选择薄的棉袜、布鞋为宜。汗湿的衣服一定要勤换勤洗,保持清洁,防止暑湿并袭。
二、合理饮食:进入夏季气温骤然升高,且湿度较大,一般食欲都会低下,通俗称谓“苦夏”,老年人更是如此,加上原本老年朋友的脾胃功能就比较差,尤其容易出现疰夏、中暑和消化道疾病。疰夏主要表现为胸闷,食欲不佳,精神萎摩,四肢无力,微热嗜睡,出汗多以及日渐消瘦等。因此,在这种阳气盛、阴气衰的季节,更要多喝水,多食用容易消化,清淡营养的食物。例如,多吃些粥类及馒头、面条等面食类,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鱼、虾、蛋、豆制品等等;少吃些油条、肉串等油腻或煎炸的高糖、高盐、高脂食品;更不要吃太多生冷食品,因为,中医认为夏季重养阳,夏季人体皮肤毛孔疏松,散热较多,这就消耗了体内的阳气,如果再贪食冷饮,就会使阳气受到损伤,诱发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疾病。要切实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严防“病从口入”。另外,为防中暑,还应该准备一定的清热解暑药,如清凉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还可以做些绿豆汤、酸梅汤等用来消暑。汗多时,适量喝些淡盐水,用来补充水分和盐分。
三、谨慎起居:不同的季节,应该有不同的起居时间,昼长夜短的夏季,则适宜“晚睡早起”,当然很多老年朋友一直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晨起后,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也是很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一定要保持一天有七到八小时的睡眠。尤其睡好子午觉,中医认为,子午之时是阴阳交接、极衰极盛的时候,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应该要静卧休息,让气血慢慢恢复正常。中午最好有一小时左右的午觉时间,养精蓄锐,以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老年人的房间更要注意通风清爽,保持空气的新鲜,但要注意早上开窗,十点前一定要关闭,防止室外热气入侵,室温保持在 20—25℃,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切记不要在屋外、楼道、屋檐下、窗口等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室内经常放一盆清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既降温又能调节湿度,但一定要注意勿使室内与外界温度相差太大。夏天,老年人也不要洗冷水澡.体温的骤然下降,容易受寒,引起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四、减少外出:老年人应尽量减少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日光直射。早上气压较低,6点—10点是高血压好发的“危险期”,喜欢锻炼的老人最好避开这段时间,下午或者晚上出去锻炼。白天在家中也可做一些简单有效的小练习。如,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八段锦里运用的腹式呼吸法.呼吸到小腹部,吸气时腹部鼓起,吐气时收缩腹部,每天1—2次,每次l0—20分钟。如果必须外出,最好做好防护措施,打把遮阳伞,戴个凉帽、太阳镜,皮肤外露处涂防晒霜等等,尽量减少炎热对健康的威胁。外出时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花露水等,以防中暑时急用。
五、调摄情志:盛夏酷暑,烈日炎炎,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良好的睡眠时间较其它季节又相对较少,致使体内消耗的能量增多,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极易造成心神不安,困倦烦躁;此时尤其要重视心神的调养,要做到静心,气爽,神定,乐观愉快。加强对心脏的保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因暑热而烦躁不安,肝火大动而致神伤身损。人进入老年切忌过喜和暴怒,在自己心态中要彻底悟透一个"淡"字。活在淡中,乐在淡中,淡忘了年龄,淡忘了生死,淡忘了疾病,淡忘了名利,以淡养身,寿也就在“淡”中化生。
总之,中医认为:养生应讲究“天人合参”,即人与自然相通相应,要“法于阴阳,调于四时”。盛夏之际,重在养护阳气、静养心神、顾护脾胃,只要老年朋友们能够遵循上述养生方法,按四季阴阳变化进行调整,就一定能够安然度过炎炎夏日。周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