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第2582期

《学“诗”笔记》(续上·十三)
作者:梦如诗

(9)诗的音韵
押韵是构成诗歌格律的主要手段之一,无韵不成诗歌。
韵的起源必须追溯到原始诗歌,原始诗歌是口头上的,而且往往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押韵的地方就是一节乐调和一段舞步的停顿,所以韵是歌、乐、舞同源的一种遗迹,主要功用在于造成音节的前后呼应与和谐。
汉语诗歌一产生就是有韵的,不仅诗歌 许多先秦典籍也使用押韵的手法。如《尚书》、《周易》、《礼记》、《乐记》中的很多段落都押韵。《老子》、《孙子》几乎通篇押韵。后世的有些文章为使文辞优美多变,也经常掺杂一些押韵的段落,至于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赋,它也是押韵的。
汉语诗歌不能无韵,这是因为诗歌必须有节奏,节奏主要在韵上体现出来的缘故。
韵就是一种较长的停顿,它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是全诗节奏最重要的地方。如果诗歌无韵,音节就不免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前后也就不能贯穿成一个完整的曲调了。
由于汉语语音古今不同,即使在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语音也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样一来,一首诗在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人都起来,有可能这个地区押韵,那个地区就不押韵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有好多人努力的为诗歌去做共用的韵的工作,依此来缩小各个地区语音的差异。
曹魏时就有李登作《声类》十卷;又有吕静作《韵集》五卷;隋代有陆法言作《切韵》,这些都是为规范诗歌的押韵而产生的著作。
一般说来,诗歌的押韵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即押韵是韵部一经确立,即是后来的语音有所变化,而韵部并不作相应的改变,在格律诗中尤其如此。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语音和地域有关,要想绝对统一是不可能的,但诗歌押韵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废弃旧标准就必须建立一个新标准,与其变来变去,还不如坚守某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标准。隋唐以后诗者一直以陆法言《切韵》为押韵依据。
《切韵》规范了韵书修撰的体例,从隋唐至近代一直沿用不废。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经《唐韵》、《广韵》、《集韵》等等一脉相承的增补,一直是官方承认的正统。
当然现在好了,国人以普通话为语言标准,以普通话标准创造了《新韵》,这给诗歌创作和发展起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积极作用。
《切韵》与普通话声调比较就是:
《切韵》:平、上、去、入
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
总之,在唐之前,乐府也好,歌行也好,都属于古诗。古诗的押韵就不多说,下次,我们学习近体诗的押韵。

作者简介:梦如诗、本名李世崇。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惠川文学社文学顾问,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兼总编辑。原胡杨林《古风雅韵》编辑,新浪签约作家。《你辜负我今生一片情》《你还等个啥》《我的爱情黑了天》歌曲词作者。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
秘书长:蓝儿
总诗评:芝山石
古典诗词研究院院长:怕瓦落地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副总编:蓝儿、追梦天涯
主席助理兼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专职主席团成员:森严、聂子
编辑部办公室主任:荷塘月色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刘世灵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会总编辑部
审编: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