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心独运著鸿篇
一一读中国诗歌《百家诗选》有感
王昌雄
由王伟主编的中国诗歌巜百家诗选》,犹如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历经一年的时光打磨和精雕细刻,终于于今年七月初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立即引起国内文化界的极大反响!成为一道文学艺术界百花竞艳的瑰丽风景。
这本厚重的《百冢诗选》集不仅荟萃了不少国家级著名诗人和作家的佳作,一展他们既定俗成的文学风采,同时也择优选录了大量各省作协会员和民间文学爱好者的优秀作品。可谓既重名家也不溥新人。且更偏重收录新人的优秀作品。
这是本诗选集最非同寻常的大举措。诗选集入选人数为350人,共收录诗歌1558首。洋洋大观,精彩纷呈,各显风骚,令人目不遐接,叹为观止,手捧诗卷慢慢品读,逐被诗情画意深深陶醉,令人有相见恨晚之感!
最难能可贵的是,大量从没有作品在市级以报刊发表过的文学爱好者,这次因其作品的质量上乖也被编辑们的金星火眼相中被选入集中。可见,王伟主编和他的团队很注重挖掘和培植新人,给中国文学艺术界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为造就一支生气勃勃的文学新军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这是中国文学史难能可贵的喜人举措。放眼当今文学界和出版界一些令人不尽意的乱像,能有王伟主编这支出水芙蓉的文学团队的大作为之举,使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学的希望,也看到了中国文学的春天已经到来。
人常言,世常有千里马而乐伯无常有。王伟主编和他的编辑团队是众多新时代含辛茹苦,殚精竭力地从民间和全国各地发掘和培植大量文学新人的乐伯。他们的负出已经获得了硕果累累的回报。而从当代新诗写作的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述上来看,新人划时代的佳作层出无穷,无不令个耳目一新,爱不择手。
譬如这次入选的广西打工青年诗人蓝荣老师的《平凡之地》一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的诗行文隽永,跌宕起伏,意蕴深邃,耐人寻味。他以传统和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表姚手法,描述了社会底层打工仔的理想想追求和生活的艰辛,但还奋力前行,喜怒哀乐跃然纸上,令人掩卷深思。诗使用了隐喻和借喻,像征和通灵等艺术表现手法,把生活多层面进行立体表现。他的诗新颖独特,感人至深。己 渐次成为新诗写作的一名新秀。
又如知青诗人赵志老师,他入选的新诗《伟大思想,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关键》一诗,写作手法虽然较传统,但他阅历丰富,知识积淀深厚,诗歌的叙述题材很广阔,有史诗风范。诗行云流水,跌岩起伏,激情四溢,读来朗朗上口,大气纵横,令人感悟。这对六O后的诗人来说,是值得借鉴和称道的。
再如女诗人分水岭老师的《不会忘记》一诗,诗筒洁明快,一气呵成且文采飞扬,很有张力,堪称短诗一绝。
还有专写古体诗词的胡时芳老师,张学丰老师,王华官老师,陈明忠老师,袁茂荣老师等等众多古诗词高手,他们的古诗词取材广阔,或歌颂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的丰功伟绩和祖国一日千里,繁荣富强的新风貌,或抒写社会风云变幻和人生体验,无不体现了时代的风貌和唐诗宋词的古风古韵,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如上所述诗人的佳作,在《百家诗选》中五彩绽纷,满目皆是,恕不能一一表述,只能管中窥豹,以一当百,以十当千。总之,这些诗人已汇成一般强大的文艺新军,这正是王伟主编及其团队最突出的贡献,堪称中国文坛一绝!
王昌雄,男,海南省乐东县人。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乐东县作协理事。1998年有新诗《小屋》获广西《南国诗报》首届全国短诗大赛佳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