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国絮语》第2辑前言
庞进

2016年12下旬的时候,海慧出版社社长龙牧华先生发来了《枫国絮语》第二辑排版稿,请为其作一篇《前言》,我因事多而忙,直到2017年1月2日晚,才断断续续地将全部书稿读完。
不过,阅读的过程却是心弦每每被打动的过程。
书稿的第一篇是陈姝谕的《微信时代的喜与忧》。“表情帝”“闲聊妹”“班门哥”的命名很有趣,也准确。是的,微信的资讯共享、展示交流、学习借鉴等等功能,使地球人似乎都成了低头刷屏族。读到“一个注重信誉的人,要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任”这句话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微信三坚持”:坚持原创,坚持正能量,坚持每天至少发一条。接下来的《遗落在笔记里的泪痕》,读得我很有感触,因为,我也有一个聪慧好学、性格倔强的女儿在多伦多。当作者自问“在她成长过程中,作为父亲,我扮演的角色到位了吗”时,我觉得这也是在问我、问天下每一个父亲。《门前过路小孩与星空下的梨树》,通过一棵梨树、几枚梨子,写加拿大不同族裔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大龄男女为何行走在爱的边缘?》则将生活在枫叶之国的“剩男剩女”们心路处境,分析得入情入理,让人叹息再三。邓思杰先生文笔流畅、生动,而且多有切当透彻之论。
书稿中有几篇写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读虹化玉的《一只小小鸟的葬礼》,我不禁也为那只可怜的小生灵祈祷起来。读刘丁绰的《与黑天鹅的美丽邂逅》,我为作者敏感、细腻、想动物之所想的爱心而感动,好像也成了营救天鹅宝宝队列中的一员。还有出现各个篇章中的松鼠、狐狸、野鸭、大雁、啄木鸟、麻雀、蚯蚓,以及来自中国的大熊猫,皆活泼灵动,如在目前……的确,动物们生活在枫叶之国是幸福的,其幸福,一方面得益于辽阔、美丽、没有污染或少有污染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得益于关爱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加拿大人,尤其是受“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思想滋养的华人移民。
郭绍武的《水城茶馆》是我特别看好的一篇。文中提到的“著名诗人虚白室人刁永泉先生”,可是来自陕西汉中?若是,这个刁先生就是我的老朋友了。我想,有天到了多伦多,一定带上陕南出产的“陕青”,让龙牧华先生拉着我,约上刁先生,一起到郭先生的那个位于加拿大东部小镇的茶馆,也来它个“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谈到人的社会性,我与郭先生的看法一致,两年前网上流传据说是杨绛先生讲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时,我就发了一则微信,说:“世界不仅是自己的,也是与他人有关的。任何个体生命都既是自己的,又是他人的,没有了他人也就没有了自己。”
由于作者多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以及他们的父母孩子,那么,移民生活就成为这部书稿的主要内容。于是,我们看到了《我要学中文》《语言的魅力》《分享音乐的快乐》,看到了《林家的幸福黄丝带》《新闻劳工》《加国华老九》《博士与田园》,看到了《温馨邻里情》《闯祸》《我的欢乐人生》《阿岗昆露营》……可谓艰辛与幸福同行,耕耘与收获相伴,丰富斑斓,多姿多彩。
在《迁徙的风景》里,杰夫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组数字:加拿大的华人已达140 多万,华人社团到2016 年仅多伦多就已发展到3000个。“而同胞之间的团结问题却一直是个疑问。好像大家希望让局面有所好转,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更多的改善。”读到这里,我怦然心动:这些年我到处宣讲龙凤文化,说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创造、演进和升华,龙凤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海内外华人都可谓是人文意义上的“龙凤传人”,那么,以“容合、福生、谐天、奋进、和美”为精神底蕴的龙文化,以“尊爱利和”即“尊天尊人尊己、爱天爱人爱己、利天利人利己、和天和人和己”为基本理念的龙凤信仰,或许能为解决海外华人团结共进的问题提供助力和方案。
期待与多伦多的文学朋友们相会,祝大家新年快乐!
(2017年1月3日于西安龙凤堂。原载《加拿大商报》2017年2月1日第49版。《枫国絮语》第2辑,郭绍武主编,海慧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 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