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稿:
从赞黑扒支部诗歌说起
文/李志华.
新安县作家协会.
2022.7.22
为采编更有价值宣传黑扒红色文化的材料,笔者于7月3日下午再次拜访了被人们亲切称赞为“当代黑扒村收藏家撰稿人”的李文通老师,从他那里借看一本名叫《夕阳晚霞》的精装书。静下心来拜读之后,特对本书作者李同文前辈在题为《石井革命老区纵横谈》一文中“星星之火要燎原,黑扒支部来点燃。九州星火起狂飙,烈火烧红赤县天”诗歌感兴趣。借挹月文学采风黑扒征文之机会,笔者就从赞黑扒支部说起,以与读者分享黑扒支部及其所属的黑扒村在现代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944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已进入关键时期,以毛主席、党中央为救豫西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之中,加速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经研究决定,特派作战于山西的八路军某部队和在延安接受培训的某干部队,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

通过对豫西各个县的情况分析论证,最后决定这两支八路军部队先在新安县北部石井黑扒村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为什么党中央、毛主席要在新安石井黑扒村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呢?李同文老师在所著《夕阳晚霞》书第三卷《石井革命老区纵横谈》一文中,详细地做了陈述说明,主要有三点如下:
一、抗战期间,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民党不敢明的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迫害,给共产党所领导的基层党组织、革命群众团体建立壮大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石井地区位于黄河南岸,属于八路军控制区的南边沿,渡河即至。黑扒村距黄河也很近,再加上这里南北两山对峙,山上森林茂盛,便于隐藏,地形优越,是打好伏击战的好地方,中间自西向东有青河流过,发展农业筹备粮款条件有利。
三丶 石井地区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就有共产党在三王庄建立起党支部;到了1938—1944期间,
黑扒村的何军在其家乡建立黑扒支部,已发展党员三人,蔡迈轮在新安任中共新安县委书记时来过石井黑扒,对何军开展地下党工作有过指导;何军父亲何聚川时任陕州专署参议员,属于开明人士,支持共产党,可以及时了解到国民党在豫西活动情况。特别是在何军领导下的中共黑扒支部指导帮助下,黑扒周边村的太平庄、窨头、石井、栗园、安里等村都建立起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农会。所以说,以黑扒村为中心的石井地区群众基础好,有利于八路军在此建立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抗日工作。

也正是这三个原因,从山西和延安组建的两支八路军在新安县的石渠、塔地渡过黄河后,就直奔黑扒村,关于这一点在后来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出版的《蔡迈轮日记》中就有记载。之后,两支八路军在这里胜利会师、召开会议、建立军械所、创建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开办新安县抗日干部学校(此校后升格为豫西公学),从而把我党在豫西的抗日工作搞得红红火火,为中国人民最后夺取全面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为此,也在黑扒村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

基于上述之因,李同文老师在他这篇题为《石井革命老区纵横谈》一文B石井、刘黄被新安县划为革命老根据地(革命老区)一节结束语里特别写诗称赞黑扒支部为:“星星之火要燎原,黑扒支部来点燃。九州星火起狂飙,烈火烧红赤县天。”这也充分说明了当时的中共黑扒支部在中国共产党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展开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所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注解
李同文,河南省新安县石井镇太平庄人。1936年6月生,1959年新安高中首届毕业生,10月参加教育工作,中学教师,中级职务,中共党员,1996年退休;是国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发展委员会会员,著有《夕阳晚霞》一书,他的文章、诗歌多被发表在市级以上媒体。
附件:李志华个人简介

李志华,男,生于1964.11.11,祖籍新安县南李村镇仙桃村,现暂居万基集团发电公司庙头生活区西院,第一学历高中文科,第二学历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1986年11月于新安县化肥厂参加工作,2008.4—2010.7任新安县第五高级中学校报《助您成才报》主编,2019年7月于万基集团发电公司退休,现任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新安县作家协会会员。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报纸.电台.杂志),曾在新安县计生委、新安县党史研究室、万基集团公司征文中获过奖并被颁发荣誉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