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伏文花
爱怜、欣喜、意犹未尽地合上刘亚丽老师赠我的这本《渭水浅吟》时,我心海浪花翻滚了,我惊讶、艳羡、敬佩……

文字的绚丽光华醉了我之后,生活罅隙,有时我会找它们喂养我饥饿的心魂。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刘亚丽老师一段情节感人的文字。从此,她美丽的名字就镌刻在了我的心底。一看到她的文字,就会欣读一番。从她的文字得知,她出身于名门望族、书香门第;文化水平高;而且有一个十分体面的工作~~导游。我觉得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至今还在籍井口观天的我,和她永远不可能有任何交点。就只是在心中羡慕着她。谁知,某天,她加了我的微信。那一天,成了我人生中一个美丽的节日。

有了微信,我就能全面地了解刘老师了。她先祖、尤其是她先祖父~刘光祖,是我们天水的历史名人,是清朝咸丰年间天水八大才俊之一。一生致力于甘肃教育事业,热爱家乡、心系桑梓、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对书法有较高造诣。如今市场上还有他的真帖流传,在民间口碑极好……她有这么显赫的家庭背景,仍这么平易近人,我觉得这是她与生俱来的善良性格。能和这么有才华,正直善良的美女成为微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出生在德才兼备、充满仁义、书香氛围浓郁的家庭是很幸运的。耳濡目染中,她成就了温文尔雅,追求上进、卓而不凡的性格。上学时十分刻苦,考上了西北师范大学管理专业,2003年考取了全国导游证。从此,许多旅游团就有了她靓丽的身影。看着她书中的插图她面带微笑向旅游观光者讲解名胜古迹的潇洒姿态、和那些国家政要的合影,很是羡慕。我觉得刘老师就是天水旅游业的一张靓丽名片。这些年来,为天水的旅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导游,得具备相当丰厚的地理、文史知识。这些,非大量辛勤阅读和睿智难以企及,是体力和脑力双重劳动。可想而知,要达到这一步,得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因酷爱文学,她还在工作之余用生花妙笔记录了许多名胜古迹的历史渊源、辉煌壮观的景象……可见她是个执着的人。

本来,我也是爱好旅游的,但命运给我设置了一些障碍,因而难以尽情欣赏大千世界的美丽风光。因此,心中还有些遗憾。可刘老师对祖国、尤其是天水的风景胜地,南北宅子、伏羲庙、麦积山、大象山等景观的详尽介绍,让我也对这些美丽景观了解了一鳞半爪。了却了我心中的一些遗憾。感谢刘老师赠我的《渭水浅吟》。感谢刘老师这么漂亮的一朵花,心中还为我这么一株会被诸多眼睛忽视的草留了一个位置。

志向高远的刘老师,时时会将她极为感动的事物用灵动妙笔分享给读者。在《失去父亲的日子里》一文中,由同事的去世,想起了自己去世的父亲。父亲在女儿眼中是聪慧的,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尚且年幼的父亲外出谋生时,学了一手好厨艺,时时会给家人做些可口的饭菜、时时和妈妈一起给他们做鞋子、在家中居住条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门前的宽廊遮挡上木板当厨房、将柴房改做成她们姐妹三人的卧房。父亲在女儿眼中是孝顺的,每当他们做一些可口的饭菜,就打发他们给爷爷奶奶端些。父亲在女儿眼中是心肠慈善、宽宏大量的,时时在工作之余帮亲友做家具……最终,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英年早逝了。作者因过度思念父亲,以至在父亲去逝很长时间了,还会产生幻觉,认为父亲就在自己身边……她为有如此父亲而骄傲,又因子欲养而亲不待而遗憾。为作者对父亲的怜惜之情,品读此文时,让我一次次泪湿眼眶。

《以莲的姿态,做一个温暖的女子》一文,记录了作者初中时,她的一位才华横溢、善良优雅、具有悲悯情怀的政治老师~~谢月琴。老师从一九九七年开始,就一直在报刊发表文章;时时尽她最大努力帮助着处于低谷中的弱势群体……老师的才情和善良令作者很敬佩、很感动,从学校出来后,仍和老师保持着联系。老师要去澳大利亚墨尔本看女儿一家时,她还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伏羲庙吉祥物送给了老师,希望老师旅途平安。可见,她是个重情重义、感恩意识极强的人。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正是基于她这种体贴入微的感恩举动,我觉得她是个从灵魂到形象都令人着迷的人。
从刘老师的美文得知,文字与她而言,有令她难以释怀的魅力。她对文友李婷、郝秀琴的书评精准到位。起到了见微知著、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读过这些作品的人,读了她的书评,也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曾国藩说:离你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从她的文字看,她和那些德艺双馨的大家多有互动。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可见,她的人生之路是洒满了阳光的。她的这种生活方式是值得我借鉴的。

有人说,世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刘老师笔下的著名画家刘俊琪、《痴迷民俗的追梦人》中的焦友平、《秦州人民的好儿子》中的秦晓东……等许多感人事迹,除让人感觉这个世界很美、很阳光外,也让人觉得她是个独具慧眼的人。让我很是羡慕。
如今,她是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仍在工作之余,将人生之途遇到的真善美用灵动妙笔刻画成了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谱写成了一曲曲激励人奋进的赞歌。每次从她朋友圈里欣赏到她饱含深情和汗水的美文,我就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曾在一作者的作品中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文字可以滋养一颗香气四溢的灵魂。也许是刘老师多年来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一直用文字书写人生吧?虽然,我只是从一些朋友的朋友圈欣赏过她的花容。我却觉得她就是个灵魂生香的女子。就是尘世间一朵让人赏心悦目的花。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种种原因,我深居简出,但有《渭水浅吟》与我作伴,我不仅不寂寞,还觉得很愉悦。

我才疏学浅,再难对她精准定位,就套用她文集首篇《古城玉兰花》中的一句话,她就是天水的一朵玉兰花,惊艳了诸多文学爱好者。祝她在追求文学梦的旅途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