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
文║赫崇明
我们的数学老师叫康旗,江苏苏州人,娇小的身材里浸透着南国佳丽的柔情和灵气,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清澈透明,可以洞察心扉,微笑时两个浅浅的酒窝挂在绯红的脸庞上,楚楚动人。“苏杭二州出美女”,此话不假。康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平易近人,尽管她出身名门,又是北京师大的高材生,但从来也不摆架子,对待学生们像大姐姐。学生们有问必答,态度和善,有大家闺秀的品位又有江南才女的气质,所以大家都愿意亲近她。
学生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高中的、初中的都有,有些40岁以上的老工人师傅甚至是小学文化,康老师对待学生们一视同仁,无论是基础多低的学生她都是耐心辅导,不厌其烦地讲解甚至手把手地教。盛夏,北京的气温高达30多度,我常常看到汗水顺着康老师绯红的脸脥流下来,甚至娇小的鼻尖上也有晶莹的汗珠闪烁,实在令学生们感动。《微积分学》是高等数学的基础,为了照顾学生们的平衡发展,康老师讲课时尽力去用庸常朴素的大众语言去描述。她说:“微分学就好象是用一把大锉把一个正方形的棱形钢一点一点地锉成一个圆柱体,这个锉的过程就是微分的过程”。我们去工厂的车间学习,她找来一个立方体钢材和学生们一起用大锉一点一点地锉成圆柱状,非常直观,学生们都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接受了这个高深的概念。有一次,我们上《制图课》,作业是画一段圆柱体的三维画面,大家对这个抽象的问题都感到棘手。晚自习时,康老师发觉后和学生们商量用一堂的课给大家补习《画法几何》的“点的三面投影”一节。康老师找来一个皮球,以墙角为背景讲解皮球在V、S、H三个墙面上的投影,通俗直观大家茅塞顿开,很快的把制图作业完成了。还有一次,我们在晋西北代号3202国防专用线工地实习,工程老师在讲《桥梁设计》时,对于椭圆形桥墩的表面积计算讲得比较粗糙,学生们感到很困惑。康老师知道后,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单独给我补习了《拓扑学》“表面积计算”一节,我听懂后在晚自习课上给全班的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大家听明白了,很快把桥梁课的作业做完了。康老师说作为数学老师她不能过多的涉及专业课,怕引起专业课老师的误解,我理解康老师的心情。有一次我们在北京昌平十三陵地区实习《铁道线路选线》课程,在上测量课时经过一个部队营房,军事重地不允许我们进入,在学生们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康老师来了,她利用《平面三角学》的知识,帮助我们绕过营房,顺利地完成了线路设计课的作业,大家都很感激她。事后她向测量课的老师做了解释,测量老师说他忽视了这个环节,并向康老师表示感谢。
康老师数学根底深厚自不必说,她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科科通晓,知识面非常丰富。我们在永定河畔小董庄参加麦收劳动时,康老师就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们讲解永定河的来龙去脉,历史知识丰厚,背景故事引人入胜,还不时地倒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大家增加对永定河历史功能和现实作用的认识。即使是一次学农劳动,康老师也没忘记给学生们传递授业解惑,堪称是一位合格的师者。在紧张的麦收劳动间隙里,特别是每天吃过晚饭后,学生们便会三三两两的相约来到永定河畔,散步、交心、谈思想上的进步,谈学习上的收获,那是一个政治思想工作活跃的年代,有的同学还把手风琴、小提琴带上在永定河畔开了一个演唱会,歌声掌声欢呼声在永宁河畔久久回荡。康老师也很高兴地加入到歌唱的队伍中来,兴之所致还会跳段新疆舞蹈助兴,多才多艺的康老师令学生们敬佩得五体投地。
有一天实习工地来了一辆草绿色的军用吉普车,一直开到教室窗前,从车上下来一位身穿蓝卡机布中山装的中年男子看上去有四十多岁的年纪,但头发稀疏,苏格拉底式的园凸的额头上闪着亮光,深度的黑边近视镜片后面一双深邃的眼睛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他和康老师说了几句话然后就回到车上。康老师急急地走回教室她抱歉地对大家说,这是她给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课,接下去她要出趟远门,时间说不准了。大家都挺诧异,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学生们立刻把康老师团团围住,想询问她请假的原因。康老师笑着说,以后你们会知道的。然后挥一挥手跳上那辆吉普车,我看见有两行热泪从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溢了出来,吉普车飞快地开走了,身后一股昏黄的烟尘迷漫了大家的眼睛。过了很长时间,我们才从系主任那里得到说法,康老师夫妇俩被中央抽调去大西北某军事基地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去了。一直到毕业再也没有见到康老师。
大学毕业若干年后,我回母校参加同学聚会,从留校的同学那里得知:康老师在大西北某军事基地执行任务时,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壮烈牺牲了,做为共和国的烈士,她的骨灰永远的留在了大西北戈壁荒原上了。这消息如五雷轰顶,令我惊讶震憾,悲痛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康老师和我们在一起时的快乐生活象过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做梦也没有想到数学课上的一别竟是康老师和我们的永诀,敬爱的康老师,您的学生祝愿您在天堂里生活得一样快乐。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