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赵春英,别名杨玉梅,出生于1960.2月,河北栾城人。初小文化,一生追求缅怀英烈,不忘初心,永不忘本!烈士后代。
杨虎城将军 (1893年11月26日一1949年9月6日),男,汉族,出生于陕西蒲城,民国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出身刀客,自护国起义以来,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禁十二年。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


杨虎城将军有沒有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虎城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联共促蒋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工作是功不可没的。对于杨虎城将军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员的定论可鉴。
七十年来,中共中央多次对西安事变及杨虎城给予高度评价。那么,杨虎城到底有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以至于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怀疑他在陕西搞“赤化”?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段绝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1922年,处于困境的杨虎城率部暂时避居陕北。

对于杨虎城来说,这段时期他非常郁闷。从1915年正式参加革命以来,历经讨袁战争、护法战争,在与反动军阀的斗争中,一度失利,故乡关中竟无他容身之所。
但失败也给杨虎城带来新机。他开始冷静思考革命的方向、部队的出路等一系列深刻问题。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两位重要人物走近他身边。一位是当时的榆林中学校长、进步民主人士杜斌丞。“两人一见如故,杜斌丞十分钦佩杨虎城拥护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彻底精神;杨虎城则十分敬重杜斌丞的才学人品,特别对于杜斌丞的进步思想,有一新耳目之感。”曾长期跟随杨虎城的米暂沉先生说,在榆林不久,杨虎城结识了另一人———共产党人魏野畴。这是杨虎城第一次与共产党人接触。在长时间的交往和深谈中,魏野畴详尽地向杨虎城讲解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这一革命学说的基本内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如果说以前的杨虎城接受了‘三民主义’,并为之殊死奋斗,那么从这时起,他逐渐接受共产党人的主张,开始向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思想境界迈进……为他此后长期与中国共产党保持良好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孙中山为杨办加入国民党手续

西安市建国路,陕西省政协机关东侧的信义巷是西安事变研究会所在地。关于那段历史的各种史料占据了研究会资料室的大部分空间,其中杨虎城将军的国民党党员证书,是最能说明杨虎城身份,也是研究者最看重的历史见证之一。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