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30)
诗║李耀文
第六章~第十五节
唐玄宗歌舞升平
安禄山叛乱起兵


玄宗开元时,经济大繁荣。
国强民亦富,一派盛世景。
而至开元末,玄宗荒朝政。
纵情于声色,专将玉环宠。
终日恋梨园,授乐又讲声。
霓裳羽衣舞,终日乐升平;
贵妃一家人,朝权天下倾。
罢免忠良臣,宰相张九龄。
改任李林甫,妃兄杨国忠。
林甫腹藏剑,口蜜内心凶。
国忠仗其妹,跋扈又骄横。
争权又夺势,矛盾遂日升;
朝廷渐衰败,危机日加重;
公元七五五,天下失太平。
爆发安史乱,其势危朝廷。
反臣安禄山,突厥之将领。
战败被俘虏,判决其死刑。
押解到长安,玄宗放其生。
拜贵妃为母,拍马善奉承。
玄宗心中喜,贵妃给好评。
封任节度使,三镇做统领。
囤积粮和草,买马又招兵。
奚族和契丹,作为军将领。
只待时机到,挥戈反朝廷;
李林甫死后,宰相国忠承。
突厥安禄山,与国忠争宠。
国忠谏皇帝,禄山有反情。
玄宗不相信,试探后再定。
派遣辅缪琳,送果查实情。
缪琳被收买,力讲禄山忠。
玄宗听此言,随后下旨令。
谁言安禄山,拥兵反朝廷。
交禄山处置,杀罚由安定;
公元七五五,十一月隆冬。
安禄山联合,叛将史思明。
此外又加上,罗奚契丹兵。
号称二十万,以诛国忠名。
范阳举反旗,开始伐唐廷;
中原之军队,多年无战争。
军备已废弛,很久未练兵。
望风即瓦解,叛军一路通。
长驱向南下,直通唐京城。
消息到长安,玄宗大吃惊。
范阳与平卢,封常清统领。
长清在洛阳,招募六万兵。
皆是小商贩,战斗力不行。
叛军克洛阳,禄山把帝称。
帝号为大燕,又将长安攻。
急调哥舒翰,率领廿万兵。
驻守在潼关,阻安攻京城。
叛军所占地,烧杀掠百姓。
常山颜杲卿,平原颜真卿。
二位皆太守,首先起兵征。
收复辽河北,一十七郡城。
唐将郭子仪,李光弼人等。
叛军屡战败,被阻难入潼。
形势始逆转,玄宗有笑容。
当时哥舒翰,为避敌芒锋。
任敌来喊战,守关不出迎。
国忠却猜忌,谗言谏玄宗。
令舒翰率兵,收复洛阳城。
舒翰出潼关,与敌狭路逢。
结果被打败,潼关落敌营。
叛军长驱入,危急长安城。
注: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六蕃语言。开元初年,逃离突厥,成为幽州(范阳)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天宝年间,安禄山经义父张守珪举荐,受唐朝当局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天宝十四载(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建立伪燕政权,年号圣武。晚年失明,宠爱幼子,引发晋王安庆绪不满。
至德二年(757年),为嫡次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害,谥号为剌。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后,成为大燕皇帝,追谥光烈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