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石桥观景•题图
文/左书谔(青岛)
山青水绿百花丛,楼阁亭台七彩虹。
一架石桥天堑越,六君肩并傲苍穹。
远观碧浪凭鱼跃,近望清波任鸟冲。
今日同行圆旧梦,明朝文苑见新风。
十月桃•夏忙(张元干体)
文/左书谔(青岛)
炎风热浪,把江南河北,稻子生香。放眼桑田,农家步入双抢。遥观沃野千里,挥汗水、收种同张。忙忙碌碌,东地方收,西野新秧。
骤雨倾盆伴风狂,给下地农民,一点清凉。不务农时,饱经风雨沧桑。犹思夏种秋实,将雨灌、算作功章。千年万载,史册铭记,骚客歌扬。
盛夏的果实
文/左书谔(青岛)
当炎风热浪横扫华夏,当惊雷闪电划破长空
当骤雨倾盆横贯神州,当蝉鸣蛙闹碧柳莲丛
这昭示着夏至的来临,也告诉着酷暑的盛行
艳阳高照,让人们挥汗如雨似入蒸笼
狂风暴雨,让沟满壕平甚至爆发山洪
令人欣慰,桑田里的麦稻已颗粒丰登
让人垂涎,园林中的桃李正披彩挂红
一叶轻舟,在荷塘戏水时与菡萏对话,与知音共鸣
双蝶翩跹,在桃林杏苑中把香甜入口,让骚人尽兴
百花览胜,在蔷薇石榴中留痴心醉眼,沐紫气长虹
千顷踏遍,在小麦稻谷中正挥镰收获,更尽瘁鞠躬
盛夏的果实,是那么丰盈
盛夏的赞叹,令骚人墨浓
那就追随着洛阳纸贵的步伐
留下对盛夏果实的暮鼓晨钟
水调歌头•咏双抢(毛滂体)
文/左书谔(青岛)
炎风穿南北,热浪贯西东。稻香弥漫,农家歌唱韵无穷。上野铁镰收获,下地钢刀正割,四处见农丰。佳人望乡醉,骚客墨香浓。
前脚收,后脚种,恰相逢。早收晚种,双抢季节看乡农。妻子插秧有序,老汉运秧合度,甘露降朦朦。盛夏圆新梦,秋实更兴隆。
梅子黄时雨
文/左书谔(青岛)
炎风热浪把青梅涂上了金色,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又把神州大地推向了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使得塞北江南沟满壕平江河横溢
无论是绵绵细雨,还是狂风暴雨
都为酷暑送来了一丝凉意,都为被艳阳晒干了的桑田送上甘露
高瞻着荷塘里的莲花争奇斗艳,在阆苑中傲然独步
远瞩着四野的向日葵、百合花、石榴、蔷薇、枙子姹紫嫣红,风流尽数
佳人有约,向荷塘深处,去把那菡萏的芬芳沐浴
骚人共步,正挥毫泼墨,把梅雨季节盛开的群芳倾情一赋
晨曦已下着的雨,黄昏还在延续
被墨香浸透的笔,此时还没有打住

作者简介
左书谔 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字文韬,号万熙。新浴兰诗社社长。
1957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莱西市,1983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1983年至1993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任教,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明清史的研究工作。1993年至2016年,分别在莱西市计划委员会、莱西市实验中学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论朱元璋的选才用人》、《论康熙的治吏之道》、《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几点思考》等60余篇;公开出版发行学术专著《中华爱国史篇》、《左懋第传》、《海瑞评传》、《吴三桂传》、《慈禧太后》等22部,出版文学著作《吴三桂与陈圆圆》、《慈禧太后政变纪》、《烟粉佳丽双风流》等10部,总计670万字。
自2015年开始写诗填词,先后在各种期刊杂志发表诗词作品数百篇,2017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32万字的诗词集《万熙斋诗草》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