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背后就是中e边境上著名的“土字碑)
珲春防川
胥全迎
朝鲜两日游之后的 9月14日,我们参加了“防川看三国”旅游活动。
珲春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在各处招牌上,汉文、朝文并用是法律规定。然而,这珲春的招牌上,竟又多出了e文。这当然不是什么规定所致,而是顺应了在此越来越多的e国人的需要。说明珲春真正处于中朝e三国边境之要冲。

沿着图们江边车行五十分钟,在一处右边是江,左侧为山的8米宽的公路上,导游介绍:江右岸属朝鲜,路左属e罗斯,只有这条880米长的路是我们中国的。1957年图们江发洪水,一度淹没了此路,防川成了一块“飞地”。住防川的中方人员进出还要“借道”苏联。后因中苏关系紧张,道也不让借了。中方便填石重铺了这880米的“主权路”。这条路的右边是朝鲜,左边即e罗斯。

刚进防川,未赏美景,一段历史耻辱已让我蒙羞。
在一处的路尽头,有两道铁丝网,相隔二十米(为最近中e两国政府协商的缓冲地带)。其中间,竖有两块碑。其中东边的约一米五高的灰色石碑,就是著名的光绪年间所立的中方“土字碑”,紧挨着二米远的 ,是略高但细瘦的红蓝彩色条纹的e罗斯界碑,上缀有双头鹰国徽。








回头登上十二层的“龙虎阁”,中朝e三国边境风光尽收眼底。e朝友谊铁路大桥横跨图们江,朝鲜一侧的钢梁架要比e罗斯一侧低近一半,说是朝方为了表示对“老大哥”的尊重……

在e方边境上,有一座美丽的散落着e罗斯风格建筑的小镇……哈桑镇。薄雾与河湖环绕,让你仿佛目睹了一幅油画。 更远处,也就是15公里的地方,那就是蔚蓝色的茫茫无际的日本海呀……图们江的出海口。根据清廷钦差大臣吴大澂据理力争,从e罗斯手中又夺回自敬信镇以北至“土字碑”的地界和图们江的出海权。但是,在1937年的“张鼓峰战役”中,日满因败于苏军,为防止苏军从图们江进入,打桩封锁了图们江口。自此,中国与15公里的日本海“可望而不可及”。

在龙虎阁,我看着哈桑镇,望着日本海,想着海参崴……这一切,在不远的昨天,哪可是我们大清国的啊!

欲哭无泪。
什么叫丧权辱国?什么是落后挨打?你登上龙虎阁,感受美景的同时,难道没有心如刀绞般地痛苦吗?
记于2015年9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