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老军医包一高
今天,我要将这段文字献给一位已经过世的老前辈:冒过枪林弹雨,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军医包一高,让他的在天之灵,再一次感受后人对他的怀念与崇敬。
1941年,抗日战争正艰苦卓绝地进行之中。16岁的包一高因日军的侵略而辍学。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的烧杀抢掠的暴行,誓死不做亡国奴,立志投身抗日的洪流之中,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为全国的抗日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家中两位共产党员亲戚的介绍下,他参加了中共地下工作。当时的淮阴城和渔沟镇已经被日军占领,每一个进城的人都要接受日军的盘查,这让城里城外联络站的同志交换情报变得十分困难。包一高说:要进城大人要搜身,我小啊,那时候刚十五六岁,个子又小,他就看像小孩样子不在意,就这样就可以“混”进去了。我怎么能“混”进去呢?比如老乡卖几头猪,我就帮忙看着它们。我身上装点花生、装点豆子,在猪前面走。我扔点给猪吃,猪就跟着我走了。老乡看到我,这个孩子还帮我喂猪,他当然高兴,到城门我就可以跟着卖猪的老乡进城去了。党的地下工作,充满了危险,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逮捕被杀害。但是,他毫不畏惧,机智勇敢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受到地下党组织的表扬。
1942年3月,17岁的包一高,离开了淮阴老家,来到泗洪县宋响口乡,光荣地参加了新四军,圆了他参军上前线杀鬼子的梦想。在部队上,由于他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被安排学习医疗卫生知识,成为了新四军4师26团的一名卫生员。他认为:个人一定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做好卫生员的工作,在前线救死扶伤,就如同战士们一样的杀鬼子。所以,他认真地学习,刻苦地练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努力当好一名合格的卫生员。
1942年12月9日,包一高所在的新四军4师26团连夜行军到泗洪县的朱家岗地区。此时,日军组织了三个大队,有骑兵、步兵、炮兵、坦克部队等1500多人,把魔爪伸向了朱家岗,企图将26团一网打尽。敌人仗着人多、装备先进、弹药充足的优势,向我阵地发起了猛烈地进攻。在和凶猛的日伪军战斗中,包一高第一次参加了战场救护。包一高曾经回忆说“开始听到那枪声和喊杀声,说实话,在枪林弹雨中,我心里确实紧张。但见到几位首长沉着冷静有序地指挥战斗,战士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我心里也就不感到紧张了。
朱家岗战斗非常惨烈,整整三天时间,战士们子弹打光了就用大刀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敌人留下一具又一具尸体。但是,我军的伤亡也很大,有的建制营打剩下的连一个排都凑不齐。敌人的突击队攻到26团指挥部驻地时,战斗也进入了最残酷的时刻。我方组织了一个由从事后勤工作的十五六岁少年战士组成的“小鬼班”冲向敌群,同敌人进行殊死拼杀。“他们有的比我还小,都是淮北根据地贫苦农民的孩子。有的受不了地主皮鞭,有的父母兄弟被日寇杀害成了孤儿。他们都是主动投奔到我们部队来的。”最终成功突围。包一高在背着受伤的战友撤离战场时,自己也被炮弹炸伤。硝烟弥漫,鲜血流淌,新四军勇士泣鬼神、壮山河。打扫战场时,包一高发现,有的阵地上的全体战士都在同敌人的英勇搏斗中壮烈牺牲。每一次说到这里时,包一高都不禁用手帕擦拭眼角溢出的泪水,这些惨烈的记忆,深深地铭刻在包一高的脑海里。
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包一高经历一次又一次战斗的洗礼。解放战争的孟良崮战役前,部队从山东南下苏北阜宁。在经过陇海线附近时,为防止伤病员掉队,包一高和另一名卫生员、一名排长和2名通讯员组成收容队,走在队伍的最末端。到了一个叫大庙的地方时,已临近拂晓,敌追兵距离他们越来越近,形势十分危急。排长发现后方的高粱地有动静,就警惕地站起来侦探。此时,突然枪响了,敌人罪恶的子弹击中了排长,排长倒下牺牲了,他的鲜血溅到包一高的身上。面对突发敌情,其他几人迅速分散撤离。就在一名通讯员刚一起身时,又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胸部,倒在包一高身上牺牲了。走在前方的大部队听到枪声,迅速派员来援,才将包一高等3人救出。“我眼睁睁地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每当想起牺牲的战友们,我的心里就不好受……”每次说到此处,包一高总是哽咽难语,陷入深深地缅怀之中。
孟良崮战役,歼灭了不可一世的蒋匪军精锐之师七十四师,为牺牲的战友报仇雪恨。在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包一高随部队南征北战,打败了蒋匪军,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听到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声音时,包一高兴髙彩烈,无比开心,流下激动的泪水,幸福感充满了全身,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包一高与全国人民一道准备投身新中国建设高潮之时,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又将战火烧向鸭绿江边,新中国面临战争的威胁。这一刻,包一高走在志愿军部队中,义无反顾地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投身到抗美援朝战争之中。异国他乡,炮火连绵:冰天雪地、九死一生。在朝鲜,包一高参加了多次战役,从纷飞的枪林弹雨中,抢救下一个又一个战友,也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战友的壮烈牺牲…包一高与他的战友们,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流血牺牲,在所不惜。
当包一高听到社会上有人企图否定抗美援朝战争伟大意义时,包一高义正言辞严地说:“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为祖国争取了几十年的和平时期,才有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波高潮接着一波的高潮,才有新中国的今天。”
包一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一直保持和弘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坚守共产主义的信念,初心不变,艰苦奋斗,競競业业,无私奉献,将自己的才学与智慧贡献给党的伟大事业,受到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
曾经的军医包一高的家中,至今还保存着100多名战友的照片。而更多的牺牲的战友们则被镌刻在祖国大地和朝鲜的一个个烈士纪念碑上,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甚至是一个名字。在家中还有一枚纪念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包一高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每当抚摸这枚纪念章时,包一高总会回忆起当年在战场上与战友并肩作战的情形,激动万分。
后曾任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的包一高常对家人说:我是枪林弹雨中的幸存者,我的多少战友牺牲在了战场。想想他们,我们应对现在幸福的生活无比珍惜,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还有什么理由向组织上伸手要这要那呢?包一高一再叮嘱家人:听党话,跟党走,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斯人已逝,遗愿尚存。请老人家放心,年轻的一代不会忘记您的嘱托,鲜艳的红旗,一定会永远飘扬在祖国的上空。
2021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