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28)
诗║李耀文
第六章~第十三节
李白斗酒诗百篇
因酒伤人离长安


盛唐帝国时,文化得复兴。
经历楚辞后,诗歌达鼎盛。
李白与杜甫,诗仙和诗圣。
杜牧李商隐,王维张九龄。
王勃刘禹锡,骆宾王杨炯。
韩愈柳宗元,贾岛王昌龄。
张继韦应物,知章居易等。
诗人遍南北,多的数不清;
李白字太白,出生碎叶城。
青莲居士号,骨藏西域风。
少小览群书,经纶满腹胸。
性格亦豪放,嗜酒成天性。
年方二十岁,只身出川行。
胸怀仕途念,漫游寻功名。
游历十年整,一事也无成。
在此期间里,优秀诗作丰。
其诗想象奇,浑然之天成。
用词极夸张,浪漫之巅峰。
虽未入仕第,诗却天下名;
玄宗天宝年,白入长安城。
拜见贺知章,章见诗大惊。
赞声不绝口,大呼谪仙名。
知章爱其才,荐给唐玄宗。
封翰林学士,从此入唐廷。
玄宗爱其诗,常召入宫咏;
李白爱饮酒,半醉名诗成。
秋天某一夜,天高月朗明。
玄宗杨贵妃,赏花兴正浓。
传李白作诗,李白已酩酊。
脚散难行路,人抬至后庭;
李白藐权贵,桀骜已成性。
藐视高力士,宰相亦戏弄。
力士跪脱靴,研墨用国忠。
玄宗皆应允,写好诗便行。
宰相研好墨,李白酒刚醒。
三首清平调, 举笔一挥成。❶
浪漫之佳句,描写赏花情。
又赞贵妃美,帝夸不绝声;
得罪高力士,妃前把事生:
诗中有两句,是把贵妃讽。
借飞燕放荡,谕贵妃言行。
杨玉环大怒,谗言谏玄宗。
可怜大才子,从此不重用。
官场之黑暗,李白觉心痛。❷
从此去云游,离开长安城。
注:❶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的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❷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碎叶城出生。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赋诗,喜交友。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成。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钦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此时,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被人抬至。李白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又让宰相杨国忠为他研墨。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和杨贵妃。玄宗疏之,后玄宗赐金放还。李白的多重人格或是其难以入仕为官的主要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