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行(原创)
2022年7月13日至7月18日参加中国人寿“山水桂林”联谊活动。“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次终于有机会来桂林,一睹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少数民族风情。
桂林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约百分之七十一。桂林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这里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随处可见生长了几百年的,也有生长了1400年的大榕树,它们屹立在那,任由岁月变迁,任由世事沧桑,树木的年轮见证着历史,见证着人类发展变化。
由于解放时间比较晚等历史原因,广西的发展相对缓慢。但和大城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相比,这里空气清新干净,天然的负氧离子含量达到5000---8000个,是生态天然大氧吧,是著名的长寿之乡。
在快节奏的今天,步入保持原汁原味、自然风光的桂林,它能让人放慢脚步,与环绕城市的山水对话,内心少了一份躁动多了份宁静。
山清水秀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时候学过《桂林山水》的课文,这水到底是如何的清澈,如何的碧绿?脑海里总是无数次的想象。一叶竹筏漂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渔夫在清晨的雾色中向空中挥洒鱼网,四处青山环绕,唱上一曲“一条大河波浪宽”响遏行云。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天然山水画!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人民币20元背景就是广西阳朔兴坪漓江。几十年后我依旧能欣赏到课文中的漓江原貌,多么幸运。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愿广西人民能更加富裕。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大象,像月亮,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桂林的山不高,但重峦叠嶂,四季长青。山水相傍相依,将整个城市如母亲环抱孩子般包围其中。桂林是山水的完美结合。
洞奇石美
广西是我国钟乳石资源最丰富的主要省区,所产的钟乳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
钟乳石是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淀积物的总称。
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银子岩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贯穿十二座山峰,属层楼式溶洞,洞内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钟乳石,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宛如夜空的银河倾斜而下,闪烁出像银子、似钻石的光芒。现已开发游程约2公里,包括下洞、大厅、上洞三大部分,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各种类型的钟乳石,特色景点数十个,以音乐石屏、瑶池仙境、雪山飞瀑"三绝"和佛祖论经、独柱擎天、混元珍珠伞"三宝"等景点为代表,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广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锰、铝土矿、钨、锡、铅、锌、金、银。其中平果铝土矿储量大,水电资源丰富,发展铝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桂林鸡血石同寿山田黄石并列,享有中国“四大国石”的美称,鸡血石因鲜红色似鸡血的辰砂(朱砂)而得名。由“地”和“血”两部分组成。“血”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辰砂。“地”的成分则不尽相同,以红色为基调,温润华贵、晶莹剔透,为“印石三宝”之一,且素有“印石皇后”的美誉。
鸡血石分为乾坤料、地皇料、贵妃料。乾坤料是墨玉与红玉的结合,彰显大气稳重、端庄中带有灵性、色彩凝重又不失跳跃感。它既象征太极中的天地、阴阳,又是儒家思想中的和谐文化的一种诠释。
贵妃料,以白、粉、绿、紫为主,玉质细腻凝润,通透灵秀、富有飘逸感,色泽清丽夺目,淡雅宜人。
地皇料是黄和非黄之间的颜色相互搭配,透着一种淡雅的层次之美,地皇在民间是土地公的华身,佩戴地黄料制成的平安玉佩,有进出平安、吉祥之意。
广西地产资源丰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让人惊叹的钟乳石、玉石,洞奇石美让人感叹时间的沉淀可以滴水穿石,大自然的力量让人在惊叹的同时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善待我们的环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少数民族风情
广西是少数民族居住地,主要有壮族、苗族、侗族、瑶族。广西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此外,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和“祝著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和“花炮节”。
这些节日因民族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的差异而各展风韵。
我们一行参观了侗族少数民族居住区。侗族的建筑采用木质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在苗乡侗寨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古朴典雅、富于地方民族特色,供人们生产、生活和休闲娱乐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我们称之苗侗建筑。常见的有吊脚楼、鼓楼、风雨桥(花桥)、寨门(门楼)、戏台、谷仓、禾晾等。
这里的男青年从小就要学会木工,成为能干的木匠,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得以一代代相传。
在侗族寨里碰见一个七十多岁的阿婆,头发黑黝黝的盘在头上,头发解开来足有1米多长。她使用原始的淘米水发酵后洗发,从不使用包含化学物质的洗发水洗头。用白酒加生姜炮制一周后,用银梳梳头皮,不脱发不长白头发。
因少数民族身居深山,看病不容易,很多历代总结出来的土方,简单有效防治疾病。如萝卜煮水治疗咳嗽,用热鸡蛋白滚身,祛湿毒。将盐、花椒炒热,加入葱姜蒜,银子用纱布包裹揉腹部,可以治疗腹痛。
少数民族虽然身居山林,但有热爱生活、热情奔放的性格。刘三姐对山歌,家喻户晓。壮族山歌一挥而就,出口成章、整齐严谨、朗朗上口。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智慧结晶。
桂林如美玉般温润灵秀、如银子般闪闪发光。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熠熠生辉、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质、让世界的色彩更加丰富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