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牙齿的故事
王晓瑜
“28棵猪寨子,32棵诺媚牙”,小时候我常常听母亲这样说。从她说话的语气里,我似乎明白32棵诺媚牙一定是美的,如卢照邻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曰:“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又如李贺《将进酒》赞曰:“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这样美妙。
”
母亲这句话时不时地会令我想起来,我想数数自己到底长了多少棵牙,但数着数着就停止了,因我担心自己牙齿不到32棵,就不是母亲和以上诗人所说的那种美了啊?谁不希望自己一张开嘴,哈哈大笑的时候,一口大小适中、排列整齐的雪白牙齿展现出来呢?并有冰清玉洁的样子。当然含蓄斯文的人常常是笑不露齿的,人见人爱。
明初诗人刘伯温在 《秦女休行》中曰“秦家女儿美且都,齿如编贝唇如朱”。可像我这样从小被“放养”长大的“野丫头”,天性使然,经常开怀大笑。早把母亲教育的笑不露齿、32棵诺媚牙等之类的说教抛在脑后。但作为一位女子,我也像所有的女子一样,盼望自己美艳动人,天生是一位美人胚子,包括自己的牙齿亦要美艳绝伦。这时你一定明白我数牙齿数着数着就停止的原因了吧?这样多好,我就一直把自己当成是长着32棵诺媚牙的美女子。
其实,牙齿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牙齿是我们身体器官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除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饱满美观和辅助发音等作用。 牙齿可分为切牙(门牙)、尖牙(虎牙)、前磨牙和磨牙4种。每个牙齿均由露在牙槽骨外的牙冠和长在牙槽骨内的牙根,以及牙冠、牙根之间的牙颈组成。
牙齿的主要构成物质为牙质(牙本质),外面包有牙釉质(在牙冠部分)和牙骨质(在牙根部分)。牙骨质外还有由纤维组成的牙周膜,把牙齿固定在牙槽中。牙的中央有牙髓腔,内充满牙髓,并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压根护理非常重要,如果压根受损,整颗牙就有保不住的危险。我有幸遇到了技术高明的牙医曹国磊,他给我讲了许多护理牙齿的科学方法,如牙周护理能从根本上固牢压根等,当我接受他的一次牙周护理后,刷牙时牙龈再也不出血丝了,看着一口洁白的牙齿,我暗暗地说:“曹大夫是我牙齿的大救星”。
我丈夫亦写诗赠曹国磊大夫曰:
“病入牙髓一载多,
嬴牟有幸遇华佗。
而今牙病连根治,
天命之年谱新歌”。因为丈夫也是接受过曹大夫的牙患治疗,效果非常好。
话说,人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上下颌左右侧各5个,共20个,由出生后6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长全。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第2次萌出的叫恒牙,上下颌左右侧各8个,共32个。6~7岁时萌出第1磨牙,并开始更换乳牙;至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但第3磨牙(又称“智齿”或“尽头牙”)要到20岁左右才生长。
我右上侧最后一颗智齿就是在20多岁萌生出来的,亦是本文要重点讲的这颗牙齿。这颗智齿可不简单,它曾数次与主人我挑战,疼的我茶饭不思,泪流满面,真可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今天我仍然不想数清自己到底长了多少棵牙齿。说来话长,今天我打算拔掉口腔右上侧最后那颗智齿。虽如此,我仍然希望自己像母亲说的32颗诺媚牙的样子。
2022年7月16日,我终于有了合适的时间,再次如约来到了曹国磊大夫的牙科诊所。上班期间是万万没有时间的。但也幸亏他把我这颗智齿在疼痛时做了治疗处理,让我选择合适时机最做后的彻底治疗。
还好,幽默风趣文雅潇洒的曹大夫是那种很有亲和力的人。牙疼的人本来心情不好,可他几句话就能把你逗乐,顿觉心情也轻松了、似乎疼也轻了。
“牙医真是牛,见了医生,牙都吓得不敢疼了。”我说。
“呵呵,看来牙医有魔力啊。”一阵玩笑,牙医与患者关系变的非常融洽。
可见,当医生真不容易,不仅技术要高明,还得懂心理学,安抚牙患者。
时日,我等了一个半小时以后,他才腾出手来给我拔牙,因慕名而去找他看牙的人,可真不少。
曹大夫准备好了拔牙器械,消好毒,准备动手时,我突然想起了赵本山演小品,拿着大钳子给牙疼者拔牙的情景。
“我要拔的是右上侧最后一棵智齿,它已完成历史使命…”我说。
“我比你了解你呀,我的王老师哟,我用最柔和的手艺为您服务,没有什么感觉……”不到两分钟的功夫,折磨了我好几次疼痛难忍的智齿终于和我两相分别了。我清楚地感觉到,在曹大夫的巧妙手艺下,这颗智齿与我的压槽顺利相别,它没有半点犹豫,活脱脱得换了个自由身,再也不受其他牙齿的排挤了。
的确,没什么感觉,智齿就顺利成章的完成了它生命的轮回宿命。我从手术台上欠身起来。
“来,让王老师看看这颗智齿吧”。曹大夫说。
我向前伸头看了一眼,智齿还活着,且带着鲜红的我的血液。
我知道曹大夫是要我和智齿做最后的告别。
我心里五味杂陈,怎么说呢?这颗智齿跟随我几十年,尝到了酸甜苦辣咸、生活的百般滋味,亦体会过风雨交加洗礼时的不知所措。可是它太倔强、太有个性,不像其他牙齿各负其责,它曾几次和主人我闹别扭,尤其近期五月末至6月上旬,疼的我张不开嘴,几乎从牙缝里才能往嘴里塞点吃的。因我那些徒子徒孙还等我上课,我只能和它进行拉锯战。我的那些徒子徒孙们放假回家了,我终于找到时间和这颗智齿了断前世今缘。
但无论如何说,发质皮肤牙齿等身家性命都是父母给予的,不敢毁伤。可是这智齿,它闹着和我别离,我也只能依了它。想想又为它打抱不平,那28棵牙齿都早已占领各自的地盘,唯有这颗智齿才在我20岁左右的时候,姗姗来迟,在牙床的夹缝中突围并艰难地长出来。 它从压槽中突围长出来时,也是发挥了“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的优势。疼得我吃饭都要吐出来的火使。
如今好了,它挣脱着走了,再也不受其他牙齿排挤了。
呜呼,我想哭了,亲爱的智齿,你曾为我挡寒辟邪,功不可没,但我们永远不能再相会了……
“拔牙后三天内有六不:不刷牙,不吐痰,不漱口,不吃辛辣的,不吃颗粒状的,不吃发物,如豆芽、豆腐、海鲜等”曹大夫说,“医生和教育一样,是个良心活,先解决牙患者的痛苦为主,然后根据医疗规定,合理收费,这才是有良知的从医之道。”
哈,我们的好牙医曹国磊大夫,不愧为像自己常说的:“在部队多年接受党的教育,这份初心是不敢忘记,亦是自始至终坚守的。”
不曾想今天竟然是入伏第一天,又是一次巧合。据说,今年暑天是母伏。在母伏第一天,我做了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事。
俗语说“公伏凶,母伏爽”。如果当年的三伏天是公伏,那么在入伏以后,天气会特别的炎热,如果当年的三伏天是母伏的话,在入伏以后天气并不会变得特别炎热,反而会特别的凉爽,是一个凉爽的三伏天。
对于公伏母伏,老人们还有这样的一句俗语,“雨打公伏头,晒破狗舌头;雨打母伏头,炕头长蘑菇”,意思就是“公伏头”下雨,容易干旱,“母伏头”下雨,容易有连阴雨。这也是人们以天气情况来描述“公伏头”与“母伏头”所带来的天气变化。六月(阴历)连阴吃饱饭,看来,我无意中选的这个日子非常好。接受母伏的洗礼,牙齿身心更健康。
有口好牙口,活到99岁,呵护口腔健康,方能尝的人生真滋味。无需查得多少颗,32颗诺媚牙自始至终美不胜收。明目皓齿书写人生。

王晓瑜,祖籍,山东临沂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副会长。出版散文集《杏坛拾穗》、长篇报告文学《拓荒者的足迹》《尚金花》《奋斗燃亮的岁月》等专著。多篇作品在《时代文学》《齐鲁晚报》《职工天地》《山东工人报》《齐鲁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一树栗花秀忠魂》、《沂蒙山小调诞生记》、《瞻仰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入选《巍巍青山抗日丰碑》。中篇纪实文学《大刀壮歌》入选《中国名人杂志》。报告文学《山城起舞金凤来》《拓荒者的足迹》分别获山东省、莱芜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奖,散文《香山牡丹》被中国作家网推荐为阅读文章,散文《我与父亲》获首届吴伯箫散文奖等。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